公募基金收拢战线意图明显,新选股模式开始流行
公募基金收拢战线意图明显
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共持有2047只股票,与2020年四季度末持有的3703只股票数量相比,减少45%。这个很符合之前文章反复提到过的,经历2019-2020年的机构大年之后,2021年是收敛战线,迎接“小年”的策略。这也是值得投资者思考的,尤其是很多投资者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个因素,导致策略上的失当,这才是关键。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3.10万亿元,相比2020年末的持股市值减少1.72万亿元,缩水比例近36%,这里面扣除春节后市场调整因素,实际上,也印证了基金收拢投资品种的行为。从目前来看,基金持股依然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和电气设备行业,持股数量均超100股。尤其是相比2020年报,东方-雨虹、卓-胜-微、荣盛-石化、美年-健康和北方-华创这5股新进成为重仓股,而通威-股份、芒果-超媒、恒生-电子、康泰-生物和保利-地产则退出榜单。
基金持仓揭秘投资者的错觉
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公募基金抱团50强持仓总市值近1.67万亿元,占持仓总市值的54%,与年报50强的持股市值相比,减少了4966.25亿元。按照常理推算,应该是对于重仓品种减持所致,但我们发现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这个阶段明显是下跌的,结果一季度基金逆势增持,分别达到了0.14和0.43个百分点;因此,很可能是基金总持仓没动,而是单纯调整导致的减值,而非大规模的减仓。
2021年春节后大市值股,白马股等回来,但即便如此,整体依然实现了平均上涨5.66%,仍然跑赢大盘指数约6个百分点;为何与很多股民感受不同?因为,年初到春节前,这一波不少品种是大涨的,而春节后调整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如果是春节附近高位追涨的,自然会感觉调整很大,而若是年初或更早布局的,整体还是上涨的。其中,智飞-生物、卓-胜-微等还创了历史新高。
公募基金尝试布局新兴行业次新股
除了传统模式之外,震荡市周期中,为了提升博弈利润,公募基金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在2021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新进增持的85只个股中,机械设备、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的新进股数量居多。这个相对常规,但这里面,有一些品种是次新股,其中有科创板的,有创业板的,都是注册制下,不少新兴行业品种,如医疗器械行业的海泰-新光、信息技术行业的中望-软件、极米-科技等,以及化学新材料领域的联泓-新科等。
单纯从业绩角度,它们显然都还没有进入到绩优股阶段,而是快速成长期,有风险(有不少品种甚至尚未盈利),也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浩-欧-博、青云-科技-U、海泰-新光、华锐-精密、四方-光电、传智-教育等都是处于这样的阶段,不过这些品种大多数是中小市值品种,公募基金占比流通股份额已经超过了15%,看上去很高,但实际上整体纷纷占比公募基金总份额较小;对股民来说,如果贸然重仓单一品种,反而容易有很高风险,这才是值得投资者注意的门道。接下来,换一个思路,巴菲特和盖茨基金会博弈A股股票时,一些好的经验和思路,值得投资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