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经典100
作者: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他1881年10月25日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父亲是美术教师,他7岁开始学习学院派油画,8岁时完成第一件油画“斗牛士”。1895年,他的父亲受聘于巴塞罗那隆哈美术学校,全家迁居到那。当年14岁的他被当地美术学院录取。1896年4月,他在自己的画室里完成了三幅油画作品,其中《科学与仁慈》在马加拉省美术展上获得金奖,这时他才15岁。1897年10月,16岁的毕加索考入西班牙最高美术学府圣菲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对学校教育感到失望,经常不去上课,时间都花在各地写生上。1900年,他在“四只猫”俱乐部举办了首次画展,展出150多幅作品,可惜出师不利。同年10月,他与一个朋友远走巴黎,为艺术梦想开始了艰苦的自食其力的奋斗。从这时起,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1904年春,他在巴黎蒙马特尔遇见了第一个女朋友菲尔南德,他的创作进入了“粉红时期”。1906年开始了“黑人时期”以及以后的立体主义、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毕加索的艺术风格永远在变,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1、留平头的自画像毕加索 西班牙 1896年 布面油画 32.7x23.6cm 西班牙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
这是毕加索的第一幅自画像,那时他只有15岁。毕加索一生画过无数自画像,但大多人最喜欢的还是这幅。毕加索的名字很长的,全名是:巴勃罗·选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罗·让·尼波穆切诺·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路易斯·毕加索。然而,这一大串姓名除了在马拉加市政厅的出生登记簿上出现过以外,大部分在他的生活中自行消失了。世人永远记住的只是一个名字: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7岁开始学画,8岁完成第一幅油画,14岁时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15岁的作品获全省美术金奖,16岁考入西班牙最高的皇家美术学院,1900年19岁的他举办了首次画展,不被赏识,失望之下,远走巴黎。从此,他的创作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直至晚年的田园时期。他一生创作的作品达3.7万件,其中油画1885幅,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2、赤脚的女孩毕加索 西班牙 1895年 布面油画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赤脚的女孩》(The Barefoot Girl),是毕加索在14岁时的作品。画中的女孩是一个普通的邻家姑娘,她随意地坐在一堵墙壁前,乌黑的大眼睛凝视前方,衣着朴素,不太干净的围巾胡乱地搭在肩上,粗糙的大脚显示出家境的贫寒。与粗手大脚相对应的是姑娘纯净的眼神、匀称的脸庞,以及忧郁、娴静的神情。从绘画技巧上来说,毕加索让人物正面坐着,却隐藏了椅子与地面的空间关系;在对女孩衣裙的处理上,他利用光的明暗突出层次感,裙子颜色从红色到暗红色渐变起伏,使得二维画面具有了一种三维透视效果。当然,《赤脚的女孩》这幅画并不纯粹以技法取胜,难得的是毕加索在那样一个年龄却着力捕捉同龄模特儿的内在气质和生命,从结果来看他的努力亦非常成功。所以,表现在画中的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对比才是这幅画引人入胜之处。毕加索本人对《赤脚女孩》也相当满意,一直将它保留在身边。
3、第一次圣餐毕加索 西班牙 1896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毕加索的这幅《第一次圣餐》(First Communion),是毕加索在进入美院之后完成的第一张大幅油画创作。描述的是罗马天主教的一个仪式。在仪式上,穿着白纱的小朋友第一次领圣餐。这个仪式标志着小朋友被天主教会正式接受,可以说是一个身份转变的象征。尽管这件油画的题材和形式都说不上是什么创举,但是就其完成度而言,已经足以和经过多年训练的成年艺术家相提并论。画面左侧的那位成年男子的模特其实是毕加索的父亲。看着寄托了自己厚望的儿子在外人面前初次展露出超人的艺术才能,其内心恐怕是像画面中看着自己孩子初领圣餐的那位父亲一样吧。这幅画参加了巴塞罗那的美术和工业展,陈列于第一展览室,与该市的一些名画家的作品并挂在一起,同时展出,标价1500比塞塔,立刻吸引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1896年5月15日的《巴塞罗那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对这次展览的综合评述,其中也提到了这幅画,称其“画中人物富于感情,线条明快”。从这件作品开始,就像这件作品的题材一样,毕加索可以算是结束了和父亲在家“闭门造车”的阶段,正式以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身份出现于艺术界。
4、科学与慈悲毕加索 西班牙 1897年 布面油画 197x249.5cm 西班牙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科学与慈悲》高近2米、宽约2.5米的巨幅创作是毕加索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画面上,左边的医生为垂死的母亲把脉,修女抱着幼儿在为母亲祈祷,母亲弥留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孩子,那种眷恋和难舍难分真是令人肝肠寸断。毕加索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室内场景,将代表科学的医生和代表宗教的修女并置,巧妙地表现出了19世纪末科学大发展时期,人们在信仰上的摇摆不定,也就是人的生老病死,是信科学呢,还是信宗教?作品当中有场景、有情节、有对比,表现了时代的困惑。《科学与仁慈》参加了“1897年马德里全国美术展”,使毕加索第一次受到社会瞩目和公众的赏识,后来又在“马加拉省美术展”上获得金奖。这幅画先在他的叔叔兼赞助人萨尔瓦多的寓所挂了许多年,又转移到妹妹劳拉的寓所之中。
5、艺术家的母亲毕加索 西班牙 1895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位是毕加索的母亲,毕加索外貌和性格都与母亲十分相像。毕加索给母亲画这幅画时才14岁,用学院派的画法创作的,其构图、线条、用色以及人物外表的描绘和内心的揭示都算是非常成功的,不像出自一个少年笔下的作品。也许伟大艺术家最经典的作品,往往是他们母亲的肖像。母亲在画家眼里永远是最伟大的!毕加索的母亲一生都支持儿子的事业,并给儿子传递了乐观向上的精神。毕加索是感恩的,在自己42岁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又毕恭毕敬地将母亲画成漂亮的贵妇人,永传于世。
6、父亲肖像毕加索 西班牙 1896年 布面油画 存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画是毕加索15岁时为他父亲所绘的肖像。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时,他的父亲当年31岁;母亲26岁。毕加索的父亲名叫唐·何塞·路易斯·布拉斯克,又高又瘦,端正的脸上有些稀稀拉拉的黄胡子。马拉加市民都很熟悉这位美术教师兼画家,亲切地把他称为“贝贝”。毕加索父亲除担任马拉加市公立圣台尔摩美术学校的素描教师外,还兼任市立博物馆馆长。上课之余,他要在博物馆负责各种美术作品的陈列、保管、复制和修补等维护工作。步入中年的父亲虽然画技不凡,但已无心在这一领域中一争高低出风头了,他只想默默无闻地工作来养活一家人。毕加索3岁那年,西班牙发生了大地震,为了维持生活,他的父亲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给人画画。毕加索小时候常常站在父亲的身后,惊奇地看着父亲用画笔将五颜六色的颜料涂抹到画布上,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父亲手中的画笔,给毕加索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他的整个一生。毕加索在成为画家后,曾深情地说:“每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想到父亲。对我来说,男人就意味着唐·何塞……”。
7、卡萨吉玛斯肖像毕加索 西班牙 1899年 布面油画 存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毕加索与卡萨吉玛斯相识于1899年的春天,他比毕加索大一岁,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兼画家,自称是无政府主义者。在诗人的介绍下毕加索加入了“四只猫”现代艺术团体,两人很快成为创作伙伴,整整18个月,他们几乎形影不离,每天都在一起谈论艺术、诗歌和女人。1900年10月15日,他两结伴前往巴黎,卡萨吉玛斯到巴黎后爱上了一位有着西班牙血统的模特儿杰曼·卡加罗,却由于自己生理的缺陷遭到杰曼的拒绝。心灰意冷后,1900年12月,他与毕加索回到了西班牙。这一次,卡萨吉玛斯没有全程与毕加索在一起,而是自顾自地又去了巴黎。没有了毕加索,仅仅两个月后,1901年2月17日晚,卡萨吉玛斯便在一家咖啡馆求爱不成后开枪自杀。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给还在西班牙的毕加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自责,毕加索认为,他正是在卡萨吉玛斯苦恋无望时抛弃了他的朋友,让这个颓废主义者走上了绝路。
8、带猫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00年 布面油画 存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画《带猫的女人》(Woman with Cat),创作于1900年,是毕加索早年时期(1889-1900)的作品。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倾心于凡高的作品和劳特累克画的蒙马特场面。在他这一时期以及“蓝色时期”(1901-1903)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劳特累克明显的影响。他关心的对象是穷人、病人和生活中的可怜人。他重新拿起西班牙最珍视的题材--贫穷、孤独、悲哀,但指导思想却是要用他在与蒙马特素描画家接触中加以单纯化的手法去影响法国绘画。这时的毕加索只有19岁,但名气已不仅只限于他的朋友们这个小圈子了。
9、蓝色房间毕加索 西班牙 1901年 布面油画 美国菲利普斯博物馆藏
毕加索这幅《蓝色房间》描画了一个裸体模特在他的画室中洗浴的情景。1901年毕加索重返巴黎,此时的他已有足够的实力支付路费了。到巴黎后他的情绪趋于平静。随着风格的突破,创作数量巨增。在巴黎,他感觉到创作裸体画的自由,绘制了一系列的作品,以体现出在西班牙时受到压抑的性解放。这一次,他住在克里希大街的寓所里。陋室太小,生活起居和工作都在其中,而他的灵感却没因此消失。这幅《蓝色的房间和洗澡的人》就在这间屋里诞生的,和其他几幅相同色调的油画一起揭开了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序幕。当时,蓝色是他的最爱,不仅衣着,甚至连思考事物与观察外界都是蓝色;毕加索更认为蓝色是“颜色中的颜色”。日后艺术史家统称他这一时期绘画作品为“蓝色时期。”
10、手捧鸽子的孩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01年 布面油画 73x54cm 阿联酋卡塔尔博物馆
这幅《手捧鸽子的孩子》(Child With a Dove),描绘了一个站在彩球旁边手捧鸽子的孩子,是毕加索“蓝色时期”开始的标志。童年时代,毕加索的家正对着梅塞德广场。广场上种满了梧桐树。成百上千的鸽子在树上安家落户。这些鸽子成了小毕加索的玩伴,陪伴他走路和说话。鸽子也自然成了他写生的对象。鸽子在他的速写中生动逼真,安静祥和。他的父亲对鸽子也充满了感情,鸽子似乎成为毕加索家族审美观中的一种象征。在毕加索成年后,父亲所画的一幅生动活泼的鸽子图一直成为他对童年的回忆。这幅画始藏于英国国家画廊,现藏于卡塔尔博物馆。2012年3月的时候,这幅画是威尔士贵族持有的,估价约为5000万英镑(折合8000万美元),委托佳士得拍卖行为其寻找买家进行私人洽购,后来就归Aberconway家族所有,再后来就到了阿联酋卡塔尔博物馆。
11、戴帽子的女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01年 布面油画 美国圣安东尼奥市麦尼艺术博物馆
这幅画的模特奥德特,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恋爱式或情人式的第一位女友,他们是在巴黎夜总会认识的,毕加索的情感生活从此拉开序幕。1900年10月,毕加索和好友卡萨吉玛斯结伴来到巴黎,在这个艺术之都,除了梵高、高更、德加那些艺术家的作品触手可得外,夜生活也异常丰富,素不相识的人们在舞池中相互拥抱,甚至女人也可以亲吻女人。对当时才19岁的毕加索来说,太自由、太新奇了。纵情声色,仿佛是每个处在巴黎的艺术家们都会经历的一段青葱岁月。毕加索和好友卡萨吉玛斯也不例外,一位有着西班牙血统的模特奥德特·卡加罗(Odette Gargallo))和她的妹妹杰曼·卡加罗(Germaine Gargallo)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卡萨吉玛斯疯狂地爱上了妹妹杰曼,而姐姐奥德特则成了毕加索的情妇,共度一段浪漫时光。
12、海滩上的母亲和孩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02年 布面油画 美国私人收藏
这幅《海滩上的母亲和孩子》(Mother and child on the beach),是毕加索蓝色时期创作的一幅比较温馨的画。这幅画的归属颇为传奇,1964年在纽约的麦迪逊大道,一个咖啡馆里坐着一个艺术经纪人迈克尔,以及他的客户,一位扎马尾,穿牛仔的青年女子。他们二人正守在咖啡馆的唯一一部公用电话旁边,等着迈克尔远在英国的同事大卫的消息。受这位女子的委托,大卫将在伦敦的苏富比拍卖行上为她尝试竞买一幅画。“我们买到了!”电话传来大卫的声音。“多少钱买的?”迈克尔问。“19万英镑,差不多53万美元吧”。“这可真是一大笔钱。”同年一辆法拉利330 GTS敞篷跑车售价约为1.5万美元。这幅竞拍到的画就是毕加索的《海边的母爱》,竞买人是个谜,只知道她的外号是“索尼娅”。后来才知道,这是美国纽约的一个女子,祖父留给她一笔巨款,她觉得这笔人生中只有一次的意外之财,理应用来去换一个同样对她整个人生有着独一无二意义的物件伴随一生,因此选中了这幅画。她结婚后在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买了个农场,带着这幅画,在那里过着平静的乡村生活。
13、杰曼的画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02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杰曼的画像》(Portrait of Germaine)中的模特杰曼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二个女友,短暂的情人。1900年毕加索好友卡萨吉玛斯到巴黎后爱上了一位有着西班牙血统的模特儿,她叫杰曼·卡加罗(Germaine Gargallo),他不断向杰曼示爱,却由于自己生理的缺陷而迟迟无法迈入下一步,被拒绝后开枪自杀。1901年5月,毕加索在好友死后三个月后,回到巴黎,他和杰曼,成为了情人。他们的这段“情史”一直延续到1901年末而告终。毕加索占有了杰曼,占有了他挚友的所爱,他成全了卡萨吉玛斯的爱欲,却有着挥之不去的罪恶感。她把他最好的朋友毁了,那他也要她有所补偿。甚至,毕加索此后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占有更多女人,但总是无法填补那个空洞。60多岁的毕加索,在某一天忽然带着他当时的情人吉洛,一起造访了病重的杰曼。据吉洛回忆:我们一路走去蒙马特山上,我们看到一个年迈而瘪嘴的老女人,病怏怏地在床上躺着,毕加索跟她轻声聊了几句,然后把钱放在了桌上。我问他,为什么要带我来见她?他平静地说:我想让你知道什么是人生。她现在老无所依,但当年她曾倾国倾城,让我有一位画家朋友为她自杀了。原来因为杰曼的身上,还残存着毕加索的青葱过往,和他的敏感、他的脆弱。
14、男子肖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02年 布面油画 90x78cm 存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男子肖像》(Man in blue)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男子的面部具有明显的阴影,呈现出立体感,带有典型的传统西班牙学院派的画风。然而不同的是,毕加索开始追求以平面和线条为主的装饰主义风格,背景和头发几乎接近于平面,取得类似版画的效果,这是缘于画家受到了法国装饰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男子苍白生硬的面庞和突兀的眼睛,像是在质问什么,然而却又带有无限的伤感,而他的身体则隐匿于大批空荡荡的蓝色色块之中,显得静穆却又不安.这也是画家内心深处的最为真实的写照。
15、母亲和孩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02年 布面油画 112.3x97.5cm 西班牙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母与子》(Mother and child),是毕加索蓝色时期(1901-1904)的作品,是毕加索绘画生涯中一幅重要的作品,其不单标志着毕加索迷人的“蓝色时期”风格萌芽开始,而且还是画家著名的“母与子”系列中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画作流露出一种既温柔又脆弱、情态交融的韵味,是毕加索该时期展现的新风。此画作于1902年,正值毕加索第二次旅居巴黎,是画家绘画生涯的关键时期。就在著名的画商安布瓦 · 弗拉尔(Ambroise Vollard)为他筹备画展的一个月后,毕加索刚刚进入不久他划时代的“蓝色时期”创作阶段,画风蕴藏着朴实肃穆而内省的基调,这正代表画家从此告别曾激发他无数重要创作、充满声光与色彩的夜总会歌舞表演风格的重大转变。蓝色时期开始的确切时间据推测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年在巴黎的日子。在这段时间,毕加索创作了许多描绘著骨瘦如柴的母亲与孩子的作品,用色阴暗,并有时以娼妓与乞丐作为主题。“母与子”系列深远的影响力及重要性,在毕加索的艺术创作里,非可等闲视之,这主题跨越他整个绘画生涯,详细标识毕加索与情人、甚至最后与儿女之间的关系。
16、抱膝而坐的女孩毕加索 西班牙 1902年 布面油画 存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抱膝而坐的女孩》(Sitting girl),又称《蓝色的裸体》(Blue Nude),是毕加索的一幅杰作,创作于1902年。毕加索无疑的拥有一种天赋,因为它强调了最深的感觉而只使用一种颜色来有效地表达出来。毕加索这幅画凸显了裸体女人,拥抱她的膝盖就像试图寻找安全和舒适。尽管使用了简单的画法难以表达复杂的想法,但毕加索还是有效的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了,并收获了最期望的影响!
17、人生毕加索 西班牙 1903年 布面油画 196.5x128.5cm 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博物馆
这幅《人生》( La Vie),又译《生命》,包含了毕加索对青年好友的痛苦回忆,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1903年,他画下了这幅《人生》,短短两字,却浓缩了太多感慨和伤痛。这幅画左边站着的两个人,就是卡萨吉玛斯和杰曼。右边站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喻示着爱而无果的结局。整个画面充盈着让人窒息的蓝。毕加索在以此祭奠这段友情的终结,但或许,也在懊悔:通过现代X光照射,研究者们发现,左边站着的男人原先画的是毕加索自己。毕加索在这一时期,目击贫困、绝望与孤寂的人们,加上好友卡萨赫马斯因失恋而自杀的影响,其作品常以蓝色为主调,加强了忧郁和悲哀的气氛。
18、弹吉他的失明老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03年 布面油画 121.3x82.5cm 美国芝加哥艺术协会
这幅《弹吉他的失明老人》(The old blind guitarist)是毕加索“蓝色时期”时期的作品,画面上老人贫穷、孤苦、抑郁,修长的手指艰难地弹奏着。在画《弹吉他的失明老人》一画时,毕加索想到了自己,如果在这一艺术领域走下去,那么自己,就会像画中的老人一样,潦倒贫困,无人可知,即便艺术成就再高,也会无人问津,孤苦街头。瘦骨伶仃的老者屈膝埋头,沉浸在自己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和对生活的抗争无奈中。然而,毕加索毕竟是毕加索,他不会这样了却一生的。
19、悲剧毕加索 1903年 布面油画 105.4×69cm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
这幅《悲剧》(The Tragedy)创作于1903年,是毕加索忧郁时期的作品,描绘的是一家三口的生活困苦、无家可归的悲剧。这是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社会动荡生活贫穷落后的悲剧,是世纪交替时期一代人痛苦沉沦的象征。1902年至1903年冬末,毕加索的画卖不出去,生活艰苦异常。雅各布就邀他来自己在伏尔泰大街上的顶楼同住。两人只有一张床、一顶礼帽,只好轮流使用。晚上毕加索作画,雅各布在床上睡觉;白天雅各布到商店去当装卸工,就轮到毕加索休息。身无余钱,一日三餐都变成生活中的大事。1903年的冬天,寒气逼人,毕加索连取暖的钱都没有。为了抵御夜间的寒冷,毕加索不得不烧画取暖。熊熊的火焰吞噬了毕加索的素描和水彩画,也吞噬了毕加索的自信。尽管雅各布看了毕加索的手相并断言命中注定他有灿烂的前程,但美好的预言丝毫不能减除毕加索极度的绝望,他曾怀疑自己作品的价值,怀疑自己所走的道路。幸好这种悲观情绪很快就被接连不断的画展的好消息所代替。
20、一个盲人的早餐毕加索 西班牙 1903年 布面油画 95.3x94.6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一个盲人的早餐》(Breakfast of a Blind Man),创作于1903年,是毕加索蓝色时期(1901-1904)的作品。毕加索曾说“吾绘所知,非绘所见”,正如其画。毕加索在描绘盲人进餐的情景时,是以心来表现的。用餐的盲人呈现出悲观主义的强烈情绪,毫无造作之感。一位盲人坐在桌前,眼窝深陷,毫无生气,枯瘦如柴的手摸索着桌上的水壶和面包。在巴塞罗那期间,毕加索画了一系列关于盲人的作品。盲者最能体现人类的困境 ——盲目的,不仅是看不到光明,而且根本就没有光明的概念。沉于黑暗的深渊,它的尽头依然是黑暗。爱情是盲目的,幸福是盲目的,只有苦难永远睁大着狞厉的眼睛。
21、索勒一家毕加索 西班牙 1903年 布面油画 150x203cm 存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毕加索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也是法国现代派艺术的主要代表。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人,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而且有着不息的探索精神。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1901-1904年初的作品多表现饥饿的穷人形象,并主要以蓝色调加强孤独和失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这一时期为他创作上的“蓝色时期”。这幅《索勒一家》(Soler family)虽然色调也是蓝色的,但画中裁缝索勒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的幸福温馨的画面,是这一时期少有的格调。
22、穿无袖衬衫的女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04年 布面油画 72.5x60cm 英国泰特美术馆
这幅《穿无袖衬衫的女子》(Girl in a chemise),是毕加索的人体模特玛德琳,在1904年夏天成为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三个女友,短暂的情人。在毕加索找到新的情人费尔南多的时候,她悄悄地离开了毕加索。遗憾的是,她来自哪里,离开毕加索后去了哪里,人们所知甚少,死了甚至连姓氏都被历史遗忘了。据毕加索称,她怀孕了并且堕胎,与玛德琳的关系似乎对毕加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他在这段时间开始画母亲和婴儿的图像,仿佛在反思发生的事情。玛德琳的形象只出现在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一些作品中,全部创作于1904年。
23、熨烫衣服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04年 布面油画 116.2x73cm 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这幅《熨烫衣服的女人》,画面描绘的是一个下层的劳动妇女熨烫衣服的情景。画面上的线条多是向下的,无论是她手臂的线条还是呆滞的眼神,都是向下整理流动的。毕加索在他漫长而多产的艺术生涯中,经常对他的前辈作出回应,“引用”著名的作品,比如对伦勃朗、德拉克洛瓦、马奈等。特别是德加,当毕加索于1900年10月抵达巴黎时,他刚19岁,德加66岁,而德加在那个城市,已是在市民中名声赫赫的艺术家。在毕加索青年时代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德加作品留下的烙印,如卡巴莱和咖啡馆、肖像、浴女和芭蕾舞演员等等。从这幅作品上来看,毕加索似乎也被德加对工人阶级女性的同情所感染。1904年,继德加的《熨烫的女子》问世之后,毕加索亦推出一幅姐妹篇《熨烫衣服的女人》,将其早期作品中颇为硬朗的巴黎洗衣工改造成了瘦骨嶙峋的劳苦之人。
24、戴头巾的费尔南多毕加索 西班牙 1905年 布面油画 存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画中的女模特费尔南多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四个女友,同居关系维持了6年,她被作为毕加索“初恋的女人”被人铭记,她曾是他的缪斯、情人、姐姐,他的脸庞为全世界的收藏家所熟知,通过毕加索的六十多幅作品成为不朽。费尔南多·奥利维尔(Fernande Olivier 1881-1966),出生于巴黎,与毕加索同年,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从小就不受家庭喜爱,生活的小心翼翼。更不幸的是她在18岁时遭到熟人强暴,她的娘家为了摆脱责任,竟然强迫她嫁给那个强暴她的男人。她实在没活路了,就从家里跑了出来,在巴黎的艺术区找到了份当模特的工作。1904年春,毕加索迁居巴黎,住在蒙马特尔拉维南路13号,当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毕加索在住所“洗衣船”附近遇到了费尔南多,见到她时毕加索惊呆了,这是一位美丽的少妇,一双杏眼,高高的鼻梁,丰满的嘴唇,沉思的女人。和费尔南德在一起之后,毕加索迅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毕加索给她画了几幅肖像画,他的笔触开始从抑郁的、冷冰冰的蓝色调逐渐变成娇滴滴、暖洋洋的玫瑰色。这幅画也是极暖的调子,用浅黄、粉红色来表现画家内心的满足感。
25、拿烟斗的男孩毕加索 西班牙 1905年 布面油画 100x81cm 德国犹太富商格奥尔格先生收藏
这幅《拿烟斗的男孩》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一位表情有点忧郁的青春期男孩。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这幅画中年轻的巴黎男孩被毕加索称为“小路易”,他常到毕加索的画室消磨时光,画中的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左手拿着烟斗,头戴花环,背景是两大束色彩艳丽的鲜花,全身散发出温暖稍显冷淡的气息,看上去颇有几分中国画的味道。2004年5月5日,这幅画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416亿美元的天价被德国的犹太富商格奥尔格先生收藏,在当时这个价位创造了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纪录。
26、马戏演员之家毕加索 西班牙 1905年 油画 212.8x229.6cm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马戏团是毕加索绘画的主要题材,在“粉红时期”也戏称“马戏团时期”。当时毕加索正在“洗衣船”,附近有个马戏场,里面的流浪艺人和他们的动物成了他的创作模特。这画是这一系列题材的总结。穿红衣,戴红色无边软帽的年老的丑角,尚未成年的杂技表演者,两个孩子,一个戴帽子的漂亮的芭蕾舞蹈演员肚子坐在一遍。蓝天、白云、茫茫的荒野,烘托了流浪艺人的漂泊无依、没有目的和居无定所。这幅画看起来很有立体感。 这幅《马戏演员之家》是画家毕加索于1905年在其艺术生涯的“玫瑰色时期”所画的重要作品,小丑的形象被毕加索所钟爱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很多人相信小丑充满了毕加索自身的写照。《马戏演员之家》中一共6个人,其中的4个男子是“毕加索团伙”的4位核心代表:毕加索、阿波利奈尔、雅各布和萨尔蒙。第一个小丑背对着观众,可以看出这是毕加索的身影;而阿波利奈尔则是以小丑兼智者的身份出现的,可见其在毕加索心中的地位。画面右下角的女子,则如幻象一般。这幅《马戏演员之家》被看作是画家毕加索对自己当时环境的一种寓言性的描述,就像流浪的小丑,毕加索被踏上了一条不知前景怎样的艺术之路,虽然有着智者的指引,但内心的不安还是时常隐现。
27、在狡兔酒吧毕加索 西班牙 1905年 布面油画 99.1x100.3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幅描绘巴黎波希米亚式生活的绘画可以说是这一题材中的标志性作品。画面右边的毕加索将自己描画成一位身穿橙褐色质朴上衣的小丑,正在狡兔酒吧喝酒,狡兔酒吧是位于巴黎蒙马特波西米亚街区附近的著名酒馆。画作中毕加索身边的女郎名叫杰曼·皮绍特,是一位艺术模特。1904年, 毕加索搬到巴黎居住, 他那时生活在一批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中间,他的注意力也开始转移到一些专在狂欢节上演出的演艺者的身上,流浪汉和劳动者开始从毕加索的画布上消失。他的画风也由忧郁风格的蓝色调转向更为浪漫的红色和橙色,这一时期亦被称为“玫瑰时期”。尽管玫瑰时期的毕加索在创作时所使用的色调和主题偏向暖色,但他在这一时期的某些作品依然散发出忧郁的气息,《在狡兔酒吧》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是应狡兔酒吧老板弗莱德·吉哈德要求所作,也就是那个在画作背景中弹奏吉它的人。
28、拿扇子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05年 布面油画 100.3x81.2cm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这幅《拿扇子的女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于1905年创作的一幅油画。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如《扇子女人》,毕加索借鉴了安格尔作品中雕塑般的宁静,并在这位蒙马特女子身上赋予了国王般的权威气质,画面上的蓝色大面积褪去,一种近于赭石的色调开始显现,并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
29、斯坦因的画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06年 布面油画 99.6x81.3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幅独特惊人的肖像人物是,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 1874-1946),犹太人,美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理论家和收藏家,毕加索的挚友和赞助人。这幅画创作于1906年,这一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吸收其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将调色板上的胭脂洗掉,换上灰褐色的颜料,为文学家斯坦因画肖像。这幅《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黑人时期”和“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即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画中的手是写实的,而脸却似土著面具式的形象,两者相结合,整个画面非但不冲突反而觉得协调,视觉冲击较强。画面中人物表情严肃,眼神与模特斯坦因及其神似,内在气质也与模特一致。毕加索画画一般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但这幅画画的很慢,据模特斯坦因本人的说法,她给毕加索做做模特去了接近九十次,有没有夸张,我们不得而知。
30、拿着调色板的自画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06年 布面油画 39x30cm 美国费城美术馆
这幅《拿着调色板的自画像》创作于粉红时期(1904-1906)的最后一年,画像中毕加索俯视向前,右手浅插在裤袋上,眼神中充满了幻想和自信,这与他在1901年创作的自画像的颓唐忧郁大相径庭。这幅自画像可能是毕加索几十幅自画像中最酷的一幅。
31、亚威农少女毕加索 西班牙 1907年 布面油画 244x233.5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1907-1909)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可以说,《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没有它,也就不会诞生现在的立体主义。所以,人们往往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这幅画的题目是诗人萨尔蒙所起的。当时,青年时代的毕加索生活比较贫困,住在“洗衣坊”大楼。而“亚威农大街”当时是巴塞罗那的一条“烟花巷”。这幅画中的女人原型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所以也有人把这幅画称为《青楼少女》。这幅画,作者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把立体要素全部转化为平面性。画中少女们的身体并不肉感、丰盈,反而突出了她们变了形的脸。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似乎刚从帘幕后面要出来看一看。下方摆放着葡萄等一堆水果,在西方寓意中葡萄往往是性爱的象征。
32、母与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07年 布面油画 存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母与子》(Mère et enfant),创作于1907年夏,是一幅耶稣与圣母的世俗肖像,欧式绘画传统与非洲部落面具式面孔相结合,可以看到毕加索试图用不同灵感创作的痕迹,也成为他之后风格的转折点。1907年是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创作的开始,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绘画首先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因为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诉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立体主义绘画以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情调,代替传统的明暗、光线、空气、气围表现的趣味。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在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33、三个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08年 布面油画 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这幅画《三个女人》创作于1908年,是继《亚威农少女》之后的黑人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一时期,也称为原始立体主义时期(1907年-1909年),始于他的画作《亚威农少女》,毕加索以伊比利亚雕塑为灵感创作了这幅作品,但在他于1907年6月在特罗卡德罗宫(Palais du Trocadero)的人种学博物馆(ethnographic museum)里看到的非洲艺术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他又重新画了右边那两个人物的脸。当他在自己的画室里向熟人展示这幅画时,几乎所有人的反应都是震惊和反感,马蒂斯愤怒地将这幅作品斥为一场骗局。毕加索直到1916年才公开展出《少女》。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包括《裸举臂》(1907年)和这幅《三个女人》(1908年)。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形式思想直接导致了随后的立体主义时期。
34、桌上的面包和水果盘毕加索 西班牙 1909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静物画《桌上的面包和水果盘》(Pain et fruits sur une table),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毕加索的立体主义(1907-1916)分为三期,一是原始立体主义时期(1907-1909),也称黑人时期,二是分析立体主义时期(1909-1911),三是综合立体主义时期(1912-1916)。这个时期毕加索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在这幅静物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
35、弗拉尔肖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10年 布面油画 92x65cm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
这幅《弗拉尔肖像》(Portrait de Ambroise Vollard),是毕加索分析立体主义时期(1910-1911)的作品。毕加索这时期的绘画,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对应物。被分解的形体与背景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呈现出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感觉上,形象是慢慢地浮现,却又即刻间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画面的色彩变得逾发单一,已经变成了其中不重要的一部分。当这幅画完成后,表示不解的观者一时占据上风,但当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经过这幅画时,一眼便看出了画中人是谁。他叫道:“弗拉尔在画里面”。弗拉尔(Ambroise Vollard)是巴黎的一位画商,早在1902年6月,弗拉尔在其艺廊六月档期中安排了一次毕加索个人画展。
36、弹曼陀铃的少女毕加索 1910年 布面油画 100.3X73.6cm 美国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弹曼陀铃的女孩(范妮·特利尔)》(Muchacha Con Mandolina),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画面上没有鲜艳突出的色彩,裸体少女的头转向左侧右边轮廓俯视着曼陀铃。毕加索摒弃了透视法,将其分解成许多方块,立方体,矩形和其他无名几何形状。排列形状来显示模特身体的不同部位,放弃预先的参照物将视点考虑进去,浅棕色褐色黄色调橄榄绿色平淡深沉,彼此接近过渡自然又似乎在演奏着构成了立体主义作品。曼陀铃的声音如银铃滚动一般,清脆美妙空灵细碎干净。古振音弹法最能带给听众特别深刻的印象。它常与吉它等低音乐器合奏,独奏典味道更浓厚。
37、椅子上的静物毕加索 西班牙 1912年 布面油画 29X737cm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椅子上的静物》( Nature morte à la chaise canée),是毕加索画出了第一张拼贴画,标志着画家对立体主义的探索从立体分析时期(1910-1911)走向了立体综合时期(1912-1916)。他在画布上粘帖一块印有藤椅纹路的画布,并用一节真正的绳子装饰,画面上有一片柠檬、一只杯子、一个烟斗和一扇贝壳,左边是三个大写的字母:JOU。毕加索打破了油画固有的神圣感,背叛了传统的美术媒介,是为了纯粹的“艺术”而艺术。
38、安乐椅上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13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成交价为2475万美元
这幅《安乐椅上的女人》(Femme Assise dans un Fauteuil)中的模特,伊娃·古埃尔(Eva Gouel 1883-1915)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五个女友,短暂红颜。伊娃在1911年28岁的时候认识了30岁的毕加索,她娇小美丽,温柔可爱,很快就吸引了毕加索的心。那时毕加索还在和费尔南多在一起,伊娃也有伴侣,伊娃还是费尔南多的闺蜜,可是什么都不能阻止他们在一起,于是他们离开了各自的伴侣,1912年开始同居。可惜仅仅三年之后,1915年伊娃不幸患上癌症,住院几周就去世了。毕加索绝望地说:“你们不知道,伊娃对我有多好。”那段时间毕加索给朋友的信中说,他的生活就像“地狱”一般凄惨。
39、少女肖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14年 布面油画私人收藏
这幅《朱恩·菲勒肖像》(Portrait de jeune fille),创作于1914年,是毕加索综合立体主义时期(1912-1916)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色彩重新被重视,出现灰色、黄绿色和淡黄色之间的色调,并采用拼贴法,把照片、报纸、墙纸、木纹纸,纽扣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在立体分析时期中的一些几何小块面被艺术家用报纸、照片等实物来代替,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一张灰红色的纸,稍作裁剪,贴到画面上就成了一只乐器,一缕头发,一只表链,即勾勒出一个人的形象,所以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制作过程更趋向于概括和简洁,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是综合立体主义绘画的主要标志。
40、画家与模特毕加索 西班牙 1914年 油彩铅笔 58x55.9cm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画家与模特》(Le peintre et son modèle),创作于1914年,是毕加索综合立体主义时期(1912-1916)的作品。但这幅未完成的画显然属于古典主义风格,这在毕加索当时众多的立体主义作品中甚是少见,但它也是毕加索当时曾涉及写实主义的古典画创作的佐证。
41、盖比·德佩尔毕加索 西班牙 约1916年 布面油画 存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个盖比·德佩尔,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六个女友,短暂情人。她的照片和资料传世甚少,根据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约翰·查理森在《住宅与庭院》杂志上披露说, 毕加索在1915至1916年间, 曾与一位巴黎妇女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查理森曾是毕加索的好友,他说, 这位妇女名叫加布里埃尔·德佩尔·莱斯皮纳斯, 她遇到毕加索时27岁.查理森说, 最令人惊奇的是在一幅素描的镜框底部夹着一张小纸片,毕加索在上面写道: “我已请求善良的上帝允许我向你--莱斯皮纳斯求婚”。毕加索在这之前从未表现出对结婚感兴趣,尽管他后来有过两个妻子和许多情妇。此事证明,毕加索一生中究竟有多少情妇,无人知晓。据知情人透露,在伊娃·古埃尔的最后几个月里,德佩尔和毕加索在法国南部共度了一段时光,这场幽会发生在1915年1月或2月,可能是伊娃在手术后在养老院里的时候开始的。德佩尔最终于1917年嫁给了在法国度过一生的美国人莱斯皮纳斯,他以版画而著称。德佩尔与毕加索的恋情直到她丈夫1972年去世后才公开,当时她的侄女决定出售毕加索的画作,拼贴画和素描。根据作品的主题,有证据表明毕加索要求德佩尔与他结婚,她拒绝了。
42、戴着头纱的奥尔加毕加索 西班牙 1917年 布面油画 存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戴着头纱的奥尔加》,标志着毕加索的画风由立体主义转向新古典主义(1917-1924)。1917年春天,在浪漫的罗马,毕加索结识了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奥尔加·柯克洛娃(Olga Khokhlova)。那一年,毕加索36岁,奥尔加26岁。此时,毕加索已经成名,但还没成为大师,他情不自禁地为奥尔加画像,但奥尔加不理不睬的。有一天,奥尔加对毕加索说,“你画的画,我压根看不懂,如果你画我,我想认出我的脸”。毕加索恍然大悟,不就是学院派那一套嘛,这有何难,于是一口气画了一沓给她,你看,这样行吗?奥尔加乐了,两人恋爱开始。奥尔加便离开了芭蕾舞团,跟随毕加索一起回西班牙。毕加索带奥尔加回家,介绍给他妈妈认识。一开始,他妈妈并不希望他娶一个外国人为妻,于是毕加索把奥尔加画成一个西班牙女孩,就是这幅《戴着头纱的奥尔加》,送给他的妈妈,希望能得到她的祝福。毕加索的妈妈真诚地告诫奥尔加说:“我的儿子生来就只会为自己,而从不会为别人,没有女人和他在一起会得到幸福的。”不幸言中!
43、坐在扶手椅上的奥尔加毕加索 西班牙 1918年 布面油画 130x90cm 法国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画《坐在扶手椅上的奥尔加》(Portrait of Olga in an Armchair)中的模特奥尔加,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恋爱式或情人式的第七个女友,第一任妻子。奥尔加·毕加索(Olga Picasso 1891-1955),是乌克兰血统的俄罗斯芭蕾舞蹈家,毕加索原配夫人、早期的艺术缪斯之一和他的儿子保罗的母亲。她出生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父亲是将军,但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凭着她对芭蕾舞的热爱,毅然成为一位舞者。1917年5月,奥尔加在罗马出演爱森斯坦的芭蕾舞剧,当时,毕加索为这部舞剧设计戏服和布景,他们就这样认识并恋爱。奥尔加便跟随毕加索回西班牙,一起去看望毕加索的妈妈。1917年秋天,他们回到法国后,居住在位于巴黎郊区的一个名为蒙鲁日的地方。在那里,毕加索又继续疯狂地工作,常常没日没夜地画画,这幅画就是在这里创作的。1918年7月12日,毕加索和奥尔加在俄罗斯东正大教堂结婚,他们在结婚契约上签署:“所有夫妻双方的财产是共同的,包括所有的画。”毕加索的母亲曾告诫奥尔加:“我的儿子生来就只会为自己,而从不会为别人,没有女人和他在一起会得到幸福的。”奥尔加不以为然,结果,过了几年好日子后,性格不羁的毕加索不再适应奥尔加那种奢侈高雅和循规蹈矩的生活,1927年婚姻出现裂缝,1935年开始分居,虽然没有正式离婚,但不再见面,1955年2月,经受了病魔长期折磨的奥尔加去世了,而毕加索终究没有出现在她的葬礼上。
44、沐浴毕加索 西班牙 1918年 布面油画 26.3x21.7cm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沐浴》是毕加索新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4)的作品,画面有着具像的视觉效应,但是,还保留着立体主义画风的痕迹,人物没有被彻底解构,这时的画家深受非洲木雕面具等民间艺术品的影响,特别是在获得了宝贵的形式灵感启示后,潜移默化地构成了立体主义绘画的征兆与重要因素。我们从画中沐浴的少女圆锥体的体态中,可以看到这种立体因素。画家倾向于把人体作为圆柱体、圆锥体与圆球体的结构关系组合,来表达一种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说,这是一幅新古典主义和立体主义融合的画作。下图为速写《沐浴》。
45、母子在海滩上毕加索 西班牙 1921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母子在海滩上》(Mère et enfant Année),毕加索创作于1921年。1921年2月4日长子保罗出生。那年,毕加索在枫丹白露租下一栋宽敞舒适的别墅。虽然他疼爱妻子,却太不适应小康家庭之父的新角色。为奥尔加喂乳或优雅弹琴的素描中,仍显示他对妻子的爱并未减少,私下却仍忍不住向好友们倾吐,提及想去订购街灯和尿壶放置家中的冲动,摆脱眼前高尚体面的生活,置身在绿色大草坪上。自然,毕加索十分宠爱儿子,欣慰地看着儿子成长、陪他玩耍。有次他兴致勃勃地替保罗的迷你小车着色。他在车底绘上炫丽多彩的棋盘图案,却惹得小保罗哇哇大哭:“车哪有像这样的车底?”令毕加索尴尬不已。保罗的出生使得毕加索这个时期的风格和情调发生了变化,作品明显显得宁静了,并且带着梦幻主义的色彩。在创作手法上依然承袭古典主义的路线,但是舍弃了古希腊雕塑的粗旷风格,转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秀美格调。画中的女人不再是怪诞的身材,让人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提香画面中的女子形象。
46、沙滩上奔跑的两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22年 布面油画 32.5x41cm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这幅《沙滩上奔跑的两女人》是毕加索古典主义时期(1917-1924)的代表作。画面中丰满、活跃的两位女性展示出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同时,其雕塑般的人体形象是毕加索在“古典时期”的一大创新,这既不同于“蓝色时期”佝偻瘦削的人体,有不同于“玫瑰色时期”纤弱修硕的人体,而是一种粗大宽厚到不能转肘屈膝的夸张人体形象。这样,整幅画看上去极其稳定,体积感十足。另外,毕加索这一时期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较厚重绚烂,尤其是多用黄色及棕色,大大提高了画面温馨怡人的生活气息。毕加索转向新古典主义创作,很大程度上缘于他的意大利之行及跟奥尔佳的相识于随后的结合,不过,当时社会在一战后出现的复归传统的潮流也是原因之一。
47、奥尔加毕加索 1923年 布面油画 130x97cm 私人收藏
这幅《奥尔加》(Olga)肖像画,毕加索以更纯熟的手法描绘着仿安格尔写实主义学院派风格的作品,是他为夫人画的几十张画像中最受观众喜欢的一幅画。1918年毕加索与奥尔加结婚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为他赚了不少钱。婚后,奥尔加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她常常买昂贵的服饰,去高级的餐厅用餐,每天参加各种由社会名流举办的晚会,舞会。受奥尔加的影响,毕加索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为自己定制高级的礼服套装,在口袋里放一只金表,伴随着奥尔加,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晚会或派对。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巴黎的上流社会。但好景不长,毕加索发现不管自己怎么伪装,面对乐于交际应酬的妻子,他还是越来越厌烦这种奢侈的生活,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危机应“运”而生了!
48、沉思的奥尔加西班牙 1923年 粉彩蜡笔画 105x74cm 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
这这幅《沉思的奥尔加》(Olga pensive)毕加索作于1923年,毕加索与奥尔加的婚姻已过了甜蜜期。1921年,孩子保罗(Paul Picasso)出生,40岁的毕加索第一次成为父亲,心情激动又兴奋。往后,毕加索创作了大量母亲和孩子的画作。奥尔加疼爱孩子接近疯狂的地步,因为当时,她已经感觉到她和毕加索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毕加索已经慢慢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他原来的精神世界,在他们之间似乎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希望孩子的出生,可以修补这个家庭的点点裂缝。即使毕加索因为孩子的降生感到十分愉快,他们的关系却已经回不去从前的模样了。面对着已经改变了的丈夫,奥尔加失去了耐心,她变得焦躁,常常无休止地喝咖啡,生毕加索的气,就像这幅画一样沉思着她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危机来临了!
49、恋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23年 布面油画 130.2x97.2cm 存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恋人》(Lovers)中的女模特艾琳·拉古特,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恋爱式或情人式的第八个女友,两度情人。在被盖比·德佩尔拒绝之后,毕加索疯狂地爱上了艾琳·拉古特。拉古特在遇见毕加索之前,她曾在莫斯科被俄罗斯关押,毕加索和他的朋友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将她解救到巴黎附近的别墅中。从1916年春天开始,她与毕加索的恋情断断续续,直到他们商议结婚时,拉古特决定重返巴黎的前任情人身边。7年后,两人在1923年重新建立联系,拉古特终于成了毕加索的情人,她也成为了他的画作《恋人》的主角。
50、穿小丑服装的保罗毕加索 西班牙 1924年 布面油画 130x97.5cm 巴黎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穿小丑服装的保罗》(Paul as harlequin),毕加索把自己的儿子画得一脸严肃相,但“小丑”的形象毕加索总是难以丢弃的,在这里,他又为其儿子披上小丑的外衣。保罗出生于1921年,是毕加索和第一任妻子奥尔加的孩子,也是毕加索绘画中常见的模特儿。初为人父的毕加索,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细心观察小保罗的一举一动,创作了一系列的保罗肖像。
51、三个舞蹈者毕加索 西班牙 1925年 布面油画 215x142cm 伦敦泰特画廊
毕加索的画风从1925年开始从新古典主义转向超现实主义,这幅《三个舞蹈者》(The dance)就是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1925-1937)的转型代表作。说来有趣,毕加索每次画风的转变总是跟女人有关。这一年,面对毕加索的冷暴力,他的妻子奥尔加从恼火到发泄,她的出气筒也包括毕加索珍爱的事业,她破坏他的画。渐渐地,毕加索笔下的奥尔加开始变的扭曲、丑陋,充满暴力,这幅画就是影射他与奥尔加的紧张关系。画中三个纤细的舞女正在狂舞,其中中间的舞女张开双臂,扬起头,挺着胸,像十字架一般;左边的舞女则头向后仰,而右边的人则像一个男人的侧面,钉子般纤细的手正拉着对面女人的手不停旋转。被欲火与死亡蛊惑的舞女疯狂地扭动自己畸形的身体,透出一种撕心裂肺的极端情绪。狰狞的面孔,扭曲的舞姿,鬓毛般的头发,都显示出所谓的“痉挛之乱”,是一切人类悲观情感的总爆发,是活生生的世界末日的巨大梦魇。从中可以曲折看出画家在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
52、坐在红椅子上的大裸妇毕加索 西班牙 1929年 布面油画 195x129cm 巴黎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坐在红椅子上的大裸妇》(Large nude in red armchair)是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1925-1937)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通常是,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笔触的变形、扭曲和夸张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如这幅画中柔软流动的肉体令人想起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不过这幅画在用色及粗朴的线条上更接近野兽派的风格。整幅画表现出梦一般的意境,色彩绚烂且对比鲜明的色块皆聚于上部,似是展示人物梦境之斑斓。
53、自我陶醉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32年 布面油画 130.2x97.2cm 伦敦泰特美术馆
这幅《自我陶醉的女人》,原名《坐在红扶手椅的裸女》(Female nude sitting in red armchair),画中的模特玛丽,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九个女友,最美的情人。玛丽·特雷莎·沃尔特(Marie Therese Walter,1909-1977),来自西班牙的一个美丽、单纯、柔弱、温顺的少女。1927年初,毕加索路过巴黎豪斯曼大街的一家商店,被橱窗前站着的一位少女迷住了。她棕色的皮肤,挺直的希腊式的鼻子,灰蓝色的眼睛,高高挺起的胸脯,有一种北欧女子特有的魅力。这位姑娘就是玛丽·特雷莎。当时她只有17岁,毕加索46岁,她身上勃发着的青春和活力使毕加索无法抗拒。在玛丽刚过完18岁生日的时候,毕加索就背着奥尔加开始了与她的秘密交往。毕加索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无节制、最无顾忌的生活,而玛丽对毕加索绝对服从,是他独占的一件物品,是他力量和性吸引力的证明。这期间,毕加索用华丽的色彩,梦幻般的调子创作了许多幅玛丽的肖像画,《自我陶醉的女人》是其中一幅。1935年玛丽为毕加索生下一女玛雅。1936年,当毕加索遇到新的情人朵拉·玛尔时,他们的关系就结束了 。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她也于四年后自杀。
54、梦毕加索 西班牙 1932年 布面油画 130x97cm 私人收藏 成交价1.55亿美元
这幅《梦》(The Dream),创作于1932年1月24日,是毕加索重要作品之一,是毕加索一次感情经历的写照。1927年初,46岁的毕加索与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17岁少女德雷莎偶然相遇,从此,这位少女便一直成为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又过17年,虽然两人已经分开,但64岁的毕加索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可以说《梦》这幅画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就平面分解特点来看,《梦》很简洁,只用线条轮廓勾画女性人体,并置于一块红色背景前,女人肢体没有作更大分析稍作夸张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但肖像和线描却充满性感。毕加索用最简单的绘画表现出了一个在梦境和现实中的少女,他独特的表现手法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自由性。1997年,毕加索《梦》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840万美元成交。2013年3月27日,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史蒂文科恩以1.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3亿元)的天价,从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史蒂夫永利手中买下了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梦》。
55、镜前的少女毕加索 西班牙 1932年 布面油画 162.3x130.2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幅《镜前的少女》(Girl in front of mirror)是毕加索以立体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杰作,作于1932年3月14日。少女画面复像恰现其琳镜转侧之态,而其身体侧,衣服半掩,双乳若隐,肋骨显露,这种现象依毕加索自述,为一个少女“同时着衣、裸体、且受X光透视”的三种态势。正一艺术2020年5月26日解读。主画面是一位金发少女,她的两只手分放在镜子的两边,半边脸上好似染上了太阳的光晕,亮黄又带着一点微红。镜中的背景不再是愉快跳动的亮黄色,改成了充满忧郁的紫色;少女的眼睛没有直视镜子,反而瞥向一旁;她的眼神里没有了娇嗔和天真,充斥着无以复加的悲伤,就连眼光投下的淡淡光晕都好像是她脸上的泪痕;她微微翘起的鼻子都好像是生气时的模样。再看画的图案,画作以线条和拼接的扭曲的图案为主,背景采用了阿拉伯式的菱形中间带圆点的重复图案,而少女的脸庞、胸部、臀部以及镜子则采用了光滑的圆形,少女的手臂、头发是柔顺华润的线条组成。画面以红、黄、紫为主,一半明媚:那是少女的青春;一半是忧伤:那是青春独有的伤痕。粗黑的线条描绘一个少女倒是少见,可也增添了一点属于西班牙人的狂野。
56、写信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34年 布面油画 80.9x64.7cm 私人收藏 成交价3488.5万英镑
这幅毕加索为玛丽-德蕾莎所作的肖像《写信的女人》(Woman writing),在2017年6月27日佳士得伦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以3488.5万英镑(3.04亿元)成交。那幅著名的《梦》也是以玛丽为原型,在1997年在佳士得拍出1.55亿美元,而同样创作于1932年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在2010年5月4日的伦敦佳士得拍出1.064亿美元的高价,毕加索目前最贵的10件拍品中,有半数是为玛丽-德蕾莎创作的肖像。在这幅《写信的女人》中,玛丽坐在一张华丽的棕色椅子上,正在写一封信。窗外淡蓝色的天空淹没在幽静的房间里,照亮了她的细腻特征。布瓦热卢古堡侧面的百叶窗与本画中的窗格相同,表明创作地点位于二楼的工作室里。这幅画毕加索1934年3月26日创作于布瓦热卢古堡,这座城堡位于巴黎西北部诺曼底的村落吉索尔,宁静清幽、风景如画,1930年夏季买下这座古堡后,一旦妻子奥尔加离开,毕加索就与玛丽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
57、 坐着的特雷莎毕加索 西班牙 1937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坐着的女人》(Marie Therese)中的模特玛丽-特雷莎,是毕加索众多情人之一,当时画家46岁,少女17岁。《坐着的玛丽·特雷莎》是两人相遇十年后完成的作品,当时毕加索与奥尔加名义上还是夫妻,并和年轻的玛丽·特雷莎同居并有一女,同时又开始对女摄影师多拉·玛尔产生爱慕之心,这情形那个乱啊!当时玛丽无奈地选择急流勇退,在她离开毕加索之后,她30年如一日地给毕加索写信。68岁时为了毕加索的去世而选择了自杀,她的女儿解释其原因:“她唯恐父亲忍受不了一个人的寂寞生活。
58、朵拉·玛尔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37年 布面油画 92x65cm 法国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画中的模特朵拉,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十个女友,红颜知己。朵拉·玛尔(Dora Maar,1907-1997)是法国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曾就读于法国美术学院,并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1936年,55岁的毕加索遇到了29岁的朵拉,同为艺术家的两人相知相惜,度过了最放纵的快乐时光。二战时期,毕加索是和朵拉一起度过的。与毕加索一起生活的朵拉,虽然满足,但缺少安全感,她发现了他的秘密情人玛丽,内心却充满了焦虑。两个有才华的人都很有个性,只是在经历了那么多女人之后,毕加索越来越不会怜香惜玉。他火爆的脾气与朵拉的桀骜不驯难以相容,他们时常发生争执,甚至打架,毕加索笔下的朵拉变成了《哭泣的女人》。1943年,62岁的毕加索又结新欢,对象是比朵拉小十多岁的年轻漂亮的画家,朵拉精神崩溃,时不时想要自杀。毕加索不得不把她送进精神医院,对她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电击治疗。出院后,朵拉再也没有回到毕加索的身边。1943年他们正式分手,没有生育子女。
59、两个女人的组合左:朵拉·玛尔 1937年 ,右:玛丽·特雷莎,1937年
画中的两个女人画像毕加索都创作于1937年,特雷莎和朵拉是毕加索一群情人中最漂亮的两个,毕加索同时拥有了这两个美人,自然高兴,但两个女人就不乐意了。有一次,他的小女友玛丽·特雷莎闯到毕加索的工作室,看到毕加索亲密地与朵拉在一起,非常生气,让毕加索在新欢朵拉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毕加索却说:“我不选,你们为我而战吧。”完全失去理智的玛丽·特雷莎竟然真的跟朵拉·玛尔扭打了起来,而毕加索却在她们身后安详作画。毕加索后来回忆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记忆。”为毕加索生下一男一女的第十二个毕加索情人吉洛说:“毕加索需要一个缪斯,一个能启发他灵感的女人,一个在他的生活里走来走去的生命。正是这个人的存在,使他找到了色彩的和谐、光与影的对比以及线条和符号等等一切自然的魔力,并以此来展现身体和灵魂的联系。也正是这些联系,促使毕加索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创新。”
60、椭圆形戒指中的肖像毕加索 西班牙 约1937年 戒指鑲画 4x2.5cm 私人收藏
这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具浪漫的爱情纪念品,椭圆形戒指中的朵拉·玛尔肖像。谁说毕加索不浪漫?谁说毕加索不用情?世界上著名画家多了去了,有谁能够像毕加索那样,他身边的一个个女人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他,这一定有他超常的魅力。这枚戒指记录了毕加索与他的第九任女友之间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件往事。正一艺术2020年6月25日解读。有一次,毕加索和他的女友朵拉因为口角,弄丢了一个戒指,毕加索不想惹女友生气,异想天开地设计了一款椭圆形戒指送给他的女友作为道歉。这枚戒指由毕加索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以墨水和彩色铅笔在纸上绘制的朵拉·玛尔肖像,镶嵌在装饰有珐琅花的微小金属框架中。充满感情的令人回味的作品一直保留在朵拉的个人收藏中,直到她于1997年去世的那一天。
61、哭泣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37年 布面油画 82x60cm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这幅《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不朽巨作之一。在毕加索的一生中,不同时期的恋人都曾激发过他的创作灵感,这幅画就是以与毕加索保持了长达9年情人关系的著名的摄影师朵拉·玛尔为原型创作的。多年来,强烈的灵感冲击着毕加索画了许多流露着痛苦表情的朵拉的形象,《哭泣的女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毕加索更多地采用三角形和锐劲的折线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手,鼻子、嘴巴、牙齿、眼泪,使女人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她张着血盆大口,号啕大哭,珍珠大小的眼泪和牙齿从脸上直落到身上,同时又在她的头上插上花朵,使其更显得滑稽。那红、绿相间的上衣,带着粗黑的直条,颇像监狱的铁栏杆,锁住了一个哭泣的女人。这是毕加索与朵拉恋爱后期矛盾不可调和的真实写照。
62、格尔尼卡毕加索 西班牙 1937年 布面油画 305.5x782.3cm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格尔尼卡是二战时期遭到纳粹疯狂轰炸的一个西班牙小镇。毕加索这幅《格尔尼卡》(Guennica),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致使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的场面。《格尔尼卡》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毕加索仅用黑、白、灰三色来表现,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画的中央是一匹受了重伤将死的马,象征着无辜的垂死的受难者。马头的上方是一只眼睛,发出不规则的光,象征光明与希望。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最让人不可理解并引起争议的就是左上角的那头牛了。有人说,这是西班牙的标志,可是它的表情为什么那么冷漠无情,所以有人说它是代表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形象。
63、梳妆台前的女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38年 布面油画 299x448cm 法国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梳妆台前的女子》(Women at their toilette),创作于1938年,是毕加索抽象主义时期(1938-1945)的作品。这件作品是毕加索为爱人玛丽·特蕾莎创作,宽3米,长4.5米,是毕加索作品中尺幅最大的拼贴画。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变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问起他创作的秘诀时,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64、玛雅和水手娃娃毕加索 西班牙 1938年 布面油画 73x60cm 巴黎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画《玛雅和水手娃娃》是毕加索女儿的肖像画,玛雅是毕加索和情人玛丽·特雷莎在1935年生的女孩。毕加索以画玛丽·特雷莎时的轻松自然的风格画出这幅画,虽然在这个时期,画家身边已有新情人朵拉.玛尔,但毕加索还是很喜欢这个小玛雅,为她画了好多画,而且和女儿的妈妈还藕断丝连的。这幅画曾经被偷过,2007年2月的一个夜里,两幅总价值约五千万欧元的毕加索作品在位于巴黎第七区的毕加索外孙女戴安娜·毕加索家中被盗走,其中一幅就是这幅《玛雅与洋娃娃》。2007年8月8日法国警方表示,被盗走的毕加索名画已寻回,丝毫无损。1989年时毕加索另一个外孙女玛丽娜·毕加索的家也曾被小偷洗劫,偷走了总价值达870万英镑的12幅画,后来被找回。这两个失窃名画的戴安娜·毕加索和玛丽娜·毕加索,都是玛雅的女儿。玛雅生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玛雅的儿子奥利威尔·维德迈尔·毕加索还出版了外祖父传记《毕加索:真实的家庭故事》。
65、戴草帽吃冰淇淋的男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38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戴草帽吃冰淇淋的男子》(Man with a straw hat and an ice-cream),创作于1938年6月30日,是毕加索抽象主义时期(1938-1945)的作品。这时期的作品,其艺术特点是,画作多为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以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抽象来表现痛苦、受难等感觉。所以这时期又称变形时期,或蜕变时期。
66、杰米 · 萨巴提斯肖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39年 布面油画 70.5x90.5cm 西班牙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杰米·萨巴提斯肖像》(Portrit of Jaime Sabartes)是毕加索1939年10月22日为好友画的肖像画。1960年,这位毕加索的秘书兼密友杰米 · 萨巴提斯(Jaume Sabartes)将自己收藏的毕加索作品捐给了巴塞罗那市政府,政府遂将这栋14世纪建筑物改建成毕加索博物馆,1963年对公众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毕加索博物馆。1970年,毕加索向博物馆捐了一千七百多件作品,于是市政府又拿出其相邻建筑,来扩充博物馆,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毕加索博物馆。这位秘书兼密友萨巴提斯为毕加索艺术的保存和展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毕加索和萨巴提斯相识于1899年的4月里,那时他和家庭闹不愉快,在外有个小画室。也就是在这个小房间里,萨巴提斯这位年轻的作家及诗人被一位学雕刻的同学带进屋子来时,《科学与慈悲》正立着靠在墙上,毕加索正忙着作另一幅油画。在互道再见的时候,萨巴提斯恭恭敬敬地对毕加索鞠了一个躬,这就是他们友谊的开始,而这份友谊一直持续到萨巴提斯于1968年去世为止。画中的萨巴提斯歪戴着一幅深度近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7、穿黄衬衫的朵拉·玛尔毕加索 西班牙 1939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穿黄衬衫的朵拉·玛尔》The yellow shirt (Dora Maar),是毕加索为朵拉画的肖像画。朵拉是法国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曾就读于法国美术学院,并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她于1935年遇到毕加索,并在大约七年的时间里成为他的缪斯和灵感。她为他在他的工作室工作拍摄了照片,还记录了他创作了著名的反战画作《格尔尼卡》的过程。后来朵拉变成了《哭泣的女人》,他们的恋情在1943年结束,朵拉患上了神经衰弱症,此后成为隐居者。这幅画创作于1939年10月31日,这时期(1932至1945年)可称为毕加索创作的蜕变时期,其艺术特点是,画作多为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应该是毕加索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创作,基本上以柔和的“圆”线条来表现朵拉的沉思,给人以知性睿智的印象。
68、朵拉·玛尔与猫毕加索 西班牙 1941年 布面油画 128x95cm 私人收藏 9520万美元成交
这幅画《朵拉·玛尔与猫》,是毕加索长达10年之久的情妇朵拉最杰出的肖像画。这位多才多艺的摄影师曾是超现实主义圈子里的重要人物,朵拉以其出众的野性美及富有魅力的智慧深深吸引了毕加索。毕加索在画中精心地描绘了椅子的每个转角以及朵拉裙子上的图案。最具象征意味的是朵拉头上戴着的那顶帽子,这曾是朵拉最著名的饰品。这顶帽子在画面中显得更像是一顶王冠,上面插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帽沿有一圈红色。画面构图把朵拉的身体画得更大,让观众对画外的景象产生各种联想,朵拉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头戴王冠的女神。她像国王般坐在高大的木椅上,她的身后趴着一只黑猫,表情有趣又狡诈。这只猫事实上是具有更深层次的隐喻的。这幅画2006年5月以9520万美元的价格,由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成功。
69、水手毕加索 西班牙 1943年 布面油画 129.3x80.7cm 私人收藏
这幅《水手》(Le Marin)是毕加索的自画像。据毕加索本人所述,他较早时于1938年所绘的肖像《穿水手服的玛雅》(Maya in a Sailor Suit),亦为自画像。那件作品如同此作,原名也是《水手》。有人问他为何把自己画成水手。他说,因为我总是穿水手衫嘛,你看,他当场拉起上衣,扯出内衣,上面正是蓝白相间的条纹!这绘于1943年,即法国被德国占领最水深火热的时期,作品极为深刻地展现了毕加索在战争时期的情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当时有人愿意协助毕加索迁往墨西哥和美国,他仍选择留在法国。他说:“我十分肯定,现在不是一个有创意的人失败、畏怯或停止工作的时刻。”毕加索虽为西班牙公民,他选择留在法国仍需要莫大的勇气。1944年,他曾表示:“毫无疑问,战争就在我的画中。”或许,没有其他任何一件作品能比作于法国被占领期间的《水手》更能直接传递出他的这种感受。这幅画原定在于2018年5月15日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估价7000万美元,后因画作有点损坏而撤拍。下图为毕加索1938年的作品《穿水手服的玛雅》。
70、水壶、蜡烛和锅毕加索 西班牙 1945年 布面油画 82*106cm 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
这幅静物画《水壶、蜡烛和锅》(La casserole émaillée),创作于1945年,是毕加索抽象主义时期(1938-1945)的作品。画静物画是毕加索调节心态的最好方式。满屋子的松节油气味,画静物画是一件可以让心情平静下来的好方法。如果因为怒火想要去揍一个人,那就请拿起画笔先画一张吧。当画作完成之时,相信怒气早已不在。以一颗跃动的心来完成一张静物,心跳频率渐渐地慢下来。幸福的液体如烛泪般熔入松节油,随画笔上的油彩缓缓滑落。每一个快乐的小细节被反复地涂抹着。默默等待这份记忆被风干,尘封在画中。
71、弗朗索瓦·吉洛画像 毕加索 西班牙 1946年 布面油画 存法国毕加索美术馆
这幅《弗朗索瓦·吉洛画像》(Buste de Francoise),创作于1946年,画中的模特吉洛,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十一个女友,这一年他们开始了同居,标志着毕加索创作也开始了新的阶段,从抽象时期进入到晚年时期(1946-1973),又称田园时期。弗朗索瓦·吉洛(Franoise Gilot 1921-),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学习绘画,17岁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士,18岁获得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做过时装设计,还是一名美女画家。1943年的一天,毕加索与吉洛在巴黎的一个餐馆吃饭时遇见,这时毕加索62岁,吉洛22岁。大师心动,拿着一碗樱桃,走到她身旁,邀请她和另一个同伴去参观他的画展,由此开始了漫长的追求。有一次大师很神秘的叫她来看一样东西,原来是毕加索给吉洛的画像。大师深情地说:自从看到你,我啥也画不下去,只能天天画你。妹子一感动,1946年终于同意和毕加索一起生活,心花怒放的毕加索为她画了这幅油画《吉洛画像》。画中的吉洛被描绘成温柔可爱的女人,她半身像,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圆圆的手,整个画面都是圆圆的。毕加索有个习惯,如果是他喜欢的人,就会画的比较“圆”;一旦不喜欢了,就会画的比较“尖”。
72、戴黄项链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46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戴黄项链的女人》(femme au collier jaune,Franoise Gilot),创作于1946年,这一年毕加索几乎每天都在画这个女人弗朗索瓦·吉洛,她像太阳一样的圆脸成为她的肖像画中最醒目的标志。吉洛原是一名艺术系学生,一位不知名的画家。1943年她与毕加索相识,1946年他们开始同居, 当时毕加索65岁,吉洛25岁,他们保持着秘密的地下情关系,因为这时毕加索跟妻子奥尔加的关系已经破裂但并没有离婚。1947年,他们的儿子克劳德(Claude)出生,儿子非常可爱。1949年,在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开幕的那一天,他们的女儿出生,毕加索给女儿取名为帕洛玛(Paloma),就是西班牙语的“鸽子”的意思。这样,毕加索共有两男两女。在这之前,1921年他的妻子奥尔加生了个男孩保罗,1935年他的情人特蕾莎生了个女儿玛雅。毕加索是很难相处的,时间久了吉洛开始不能忍受毕加索的家暴和偷情。1953年,经过慎重考虑,吉洛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毕加索,成为了毕加索身边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女人。十一年后,1964年她写的《毕加索的生活》出版,书中大胆披露了她与大师的隐私,毕加索生气极了,作为报复他拒绝再见她及他两的孩子。
72、戴黄项链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46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戴黄项链的女人》(femme au collier jaune,Franoise Gilot),创作于1946年,这一年毕加索几乎每天都在画这个女人弗朗索瓦·吉洛,她像太阳一样的圆脸成为她的肖像画中最醒目的标志。吉洛原是一名艺术系学生,一位不知名的画家。1943年她与毕加索相识,1946年他们开始同居, 当时毕加索65岁,吉洛25岁,他们保持着秘密的地下情关系,因为这时毕加索跟妻子奥尔加的关系已经破裂但并没有离婚。1947年,他们的儿子克劳德(Claude)出生,儿子非常可爱。1949年,在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开幕的那一天,他们的女儿出生,毕加索给女儿取名为帕洛玛(Paloma),就是西班牙语的“鸽子”的意思。这样,毕加索共有两男两女。在这之前,1921年他的妻子奥尔加生了个男孩保罗,1935年他的情人特蕾莎生了个女儿玛雅。毕加索是很难相处的,时间久了吉洛开始不能忍受毕加索的家暴和偷情。1953年,经过慎重考虑,吉洛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毕加索,成为了毕加索身边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女人。十一年后,1964年她写的《毕加索的生活》出版,书中大胆披露了她与大师的隐私,毕加索生气极了,作为报复他拒绝再见她及他两的孩子。
73、怀孕的情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49年 布面油画 60x80cm 私人收藏 成交价855万英镑
这幅毕加索名画《怀孕的情人》(Femme Assise),在2012年6月21日,以855万英镑的价格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这幅画创作于1949年,是毕加索为情人弗朗索瓦·吉洛(Francoise Gilot)所作。1943年,年已62岁的毕加索认识了22岁的年轻女画家吉洛,并开始长达11年的爱情。二人没有结婚,但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克劳德(Claude)于1947年出生,女儿帕洛玛(Paloma)1949年出生。这幅画即为吉洛身怀女儿帕洛玛时所作。
74、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毕加索 西班牙 1950年 速写加彩 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毕加索从小喜欢鸽子,他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名字就叫“鸽子”。毕加索一生创作过无数以鸽子为主题的作品,1949年,毕加索向国际会议,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捐献了一幅石版画,画上是一位俊秀美丽的少女头像,边上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鸽子。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又欣然挥笔画了这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被人们称为“和平鸽”,毕加索则被称为“和平鸽之父”,鸽子才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由此作诗一首:毕加索的和平鸽展开翅膀,翱翔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止它的翱翔。
75、杰奎琳和花毕加索 西班牙 1954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画中的杰奎琳,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恋爱式或情人式的第十二个女友,第二任妻子,陪伴到老。1953年,毕加索在一家陶器厂遇见了杰奎琳,他又恋爱了。那一年,毕加索72岁,杰奎琳26岁,刚好三倍。杰奎琳·洛克(Jacqueline Roque 1927-1986),是个苦命的姑娘,两岁时,父亲抛弃了母亲,母亲靠做裁缝养活她和哥哥,生活十分艰难。在她18岁时,长期操劳的母亲因中风去世。好在杰奎琳出落的十分漂亮,她找了份秘书工作,嫁给了一位工程师并生下女儿,后跟随丈夫去非洲开拓事业。本以为可以幸福的生活,可才过了四年,她就发现丈夫出轨了,杰奎琳愤而离婚,带着女儿回到法国,在毕加索经营的陶瓷厂找了一份销售员的工作。毕加索第一次见到她,就发现她有一双漂亮的绿色大眼睛,也许是一眼的缘分,毕加索一见钟情,开始对她展开追求。杰奎琳不是傻瓜,她明白自己和毕加索的处境和差异,一口给予回绝。毕加索越挫越勇,不断送玫瑰,写情诗,画白鸽,就这么追了六个月,后来,在前任吉洛离开后一个月,她就搬进大师家与他同居了。大师开始为她画像,比他一生中与其他任何女性的创作都要多,共画了70多幅肖像,杰奎琳是他生命中最后17年唯一的肖像。1955年,大师第一个妻子奥尔加病逝,毕加索获得自由。1961年,80岁高龄的大师与杰奎琳秘密结婚。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去世时,杰奎琳阻止他和吉洛的孩子克劳德和帕洛玛参加葬礼,因为毕加索在吉洛出版了《毕加索的生活》一书后取消了他们的继承权。1986年,杰奎琳在法国里维埃拉曾与毕加索住到他去世的城堡自杀。
76、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毕加索 西班牙 1954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中的模特西尔韦特,是毕加索有名有姓的第十三个女友,灵感缪斯。从时间上看,毕加索猛追西尔韦特的时候,正是刚刚搞定杰奎琳但还不很稳定的时候。1954年春天,毕加索在蔚蓝海岸遇见了19岁的西尔韦特,他被她迷住了,不由自主地画下了这幅《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西尔韦特·戴维(Sylvette David 1935-),从小失去父亲,性格羞涩、内向、不自信,喜欢梳着高耸的金色马尾辫,喜爱画画,但她从来不敢把自己的画拿出来给人看。那时她与毕加索都住在尼斯的蓝色海岸的一个小镇瓦洛里,她的男友托比是一个先锋派家居设计师,开了家自己的工作间,离毕加索的画廊并不远。她第一次正式遇见毕加索,是毕加索向托比订购了一组椅子,随后她和托比一起把这些椅子送到毕加索简朴的瓦洛里山间别墅。几周后,她无意中看到在毕加索画廊隔壁的墙上悬挂了数幅画作,其中有一幅十分简洁,画着一位梳着穗刘海和马尾辫的年轻女人,正是她自己的肖像,是毕加索凭记忆画的。接着她和朋友们去敲了毕加索的门,毕加索见到她简直欣喜若狂,立刻上前拥抱了她。西尔维特身上非比寻常的美给了毕加索无限的灵感,他以她为模特创作了六十多幅肖像画。西尔韦特从未为毕加索做过裸体模特,他们也从未真正在一起过。毕加索遇见西尔韦特的时候,是前一年夏天与他育有两个孩子的伴侣吉洛离开了他的时候。在毕加索与杰奎琳1955年新一段感情渐入佳境之后,西尔韦特也就淡出了毕加索的创作。由于西尔韦特抵抗住了诱惑,因此她的系列肖像总是被视为一首蜻蜓点水般的小插曲,缺少毕加索的个人色彩。后来,1968年当西尔维特移居英国的时候,她改名为莉迪亚·科伯特(Lydia Corbett),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画家。
77、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毕加索 1955年 布面油画 114x146.4cm 私人收藏 成交价1.79亿美元
阿尔及尔女人是毕加索创作的油画系列,总共创作了15幅名为《阿尔及尔女人》的油画,并从A到O分别为它们进行编号,O版是该系列的最后一幅。《阿尔及尔女人》是他根据德拉克罗瓦同名画作绘就的。毕加索的情人弗朗索瓦·吉洛曾在她1964年出版的回忆录中描述了艺术家创作的情形:毕加索常同她讲起他改编《阿尔及尔女人》的事,大概每个月都会带她到卢浮宫一次去研究原画。经过两个月间成百次的纸本探索和14幅其他油画作品的铺垫,《阿尔及尔女人》(O版)在1955年2月创作完成。这幅作品构图密集,展示了立体主义、透视和激烈的色彩,是毕加索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它也同《亚维农的少女》(1907)和《格尔尼卡》(1937)一起,成为毕加索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在2015年5月11日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天价1.79亿美元价格成交。
78、画家和模特儿西班牙 毕加索 1963年 布上油画 130x162cm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这幅画《Painer and his model》描写了画家在画女模特儿的情景。右侧的裸女坐在地上,画家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作画。毕加索在这里采用的是立体主义风格和全新的绘画视角,使他得以用自己的感觉去描绘这里的人与物,将人体拉长、压扁、扭曲、调位,虽然,形象怪诞不可理解,却符合立体主义的原则,从而获得了令人惊骇的艺术效果。背景简略,结构清晰,具有实在感和厚重感,并以几何化的手法处理画面中的人与物,展示了画家的热情、智慧和创造力。难能可贵的是82岁的毕加索除了这幅画外还绘制了多幅“画家与模特儿”:
78-2、画家和模特儿 1963年 130x162cm 纽约苏富比2016.11 成交价1290.6万美元。
78-3、画家和模特儿 1963年 195.5x130cm 西班牙巴萨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78-4、画家与模特儿 1964年 巴黎苏富比2016.6 估价280万欧元。
79、红色杰奎琳毕加索 西班牙 1965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杰奎琳肖像》(Portrait of Jacqueline huile sur toile),毕加索创作于1965年,主角杰奎琳穿一件红色衣裳,画面上看上去一片红色,非常难得。她脸上和眼中都充满了幸福的表情,充分表现了她对毕加索的爱与信任。翻开毕加索的情史,传记作者们一般都认为他有7个情人,但人们都觉得事实上远不止7个。在这一点上,杰奎琳提前定下了自己的原则。她曾警告毕加索:“如果有一天你有了另一个缪斯,我会恭喜她,向她献上鲜花,但是我会离开这里。” 杰奎琳并没有嫉妒毕加索的旧爱们。杰奎琳说,她与毕加索认识的时候,毕加索已经72岁了,自己又怎么能够嫉妒她们呢?每个月杰奎琳都甘心乐意地为毕加索准备支票,寄给他以前的女友们。 从毕加索与杰奎琳刚开始交往起,毕加索就创作了许多以杰奎琳为原型的作品,但是杰奎琳从来没有为他做过模特。她只是自然地和毕加索待在一起。杰奎琳是唯一能在毕加索作画时留在画室的情人。毕加索作画时精力专注,紧盯作品,眼神如同激光一般,没人能在他和画布中间穿过。
80、吻毕加索 西班牙 1969年 布面油画 97x130cm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这幅画《吻》,创作于1969年10月26日,这是毕加索和杰奎琳正在享受接吻的甜蜜,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毕加索乃很注意保护杰奎琳。求婚时,毕加索告诉杰奎琳,未来可能会牵扯到遗产纠纷,遂以杰奎琳的名义购置了建于14世纪的“沃韦纳格堡”和大房子。杰奎琳几乎没有对毕加索生病后面临的冲突做好准备。毕加索与前妻的子女控告她胁迫父亲作为人质,让司法官来登记杰奎琳名下的房产。毕加索在病床上对杰奎琳喊:“把他们轰出去!”还有3名子女试图控告毕加索,以确保能够继承遗产。根据当时的法律,这3名子女都是非婚生子,没有继承权,于是,他们坚持让毕加索立定遗嘱,以遂其愿。毕加索拒绝了,决定永不与他们相见。在毕加索生命的最后两年内,杰奎琳夜以继日地陪伴在床前。同时,她开始酗酒,不光是因为目睹丈夫将不久于人世,也因为自己与女儿卡茜的关系恶化。1973年4月,毕加索去世前夜,他和往日一样喝了些茶,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对杰奎琳说:“画布和画笔还够吗?明天我要画画。”第二天中午,医生给毕加索注射了帮助呼吸的药剂。他问医生有没有结婚,医生说没有。毕加索说:“你犯了个错,婚姻很有用,你应该结婚。”
81、拿剑的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69年 布面油画 145.6x114.3cm 私人收藏 成交价2256.5万美元
这幅画《拿剑的人》(Homme à l’epee)毕加索画于1969年7月25日,在纽约佳士得2015年11月拍卖中以2256.5万美元成交。这个守卫大门的剑客很可能是大师,他对自己的红色和黄色表示尊敬,这是一种标准的颜色;他那把巨大的柄剑握在他卷曲的爪子上;他火辣辣的嘴,黑黝黝的胡须和头发,一缕一缕的灰白和紫色。一只眼睛高而另一只眼睛低,紧紧盯着,刺眼,致命,只能与画家的瞳孔相提并论,从戴着白色镶边的超大帽檐的歪帽子下凝视,一道白光,波光粼粼,照亮了他的脸,顺着他的肩膀直奔那只可怕的自由垂着的手,然后又直奔另一只眼睛。他的姿势、手势、面容都很特别。
82、坐着的年轻女孩毕加索 西班牙 1970年 布面油画 130.3x80.3cm 私人收藏
这幅《坐着的年轻女孩》,创作于1970年11月21日,是毕加索晚年时期(1946-1973)的作品。毕加索晚年的作品混杂了多种风格,并开始使用丰富鲜艳的色彩作画,不再刻意追求超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反倒使画作充满了野兽派的风格。这幅《坐著的年轻女孩》画中,画家以平面的装饰画法描绘女孩的衣帽,而在其右侧脸部却抹上了暗部阴影。同时,并未对人物五官进行扭曲变形。可以看出,女孩睁着惊恐的双眼,神情呆板,身体僵硬,但微微翘起的双唇却显现出些许俏皮,这一点睛之笔霎时间令作品散发出孩子般的稚趣。
83、斗牛士毕加索 西班牙 1970年 布面油画 146x114.3cm 私人收藏 成交价1652.15万英镑
这幅《斗牛士》在2018年2月伦敦苏富比拍卖中以1652.15万英镑成交。这幅油画绘于1970年10月23日,是毕加索在同年9月下旬开始创作的斗牛士系列作品的最后一幅,也是这个使他一生着迷的主题的巅峰之作。毕加索在八岁时被父亲带到斗牛场,这段经历无疑在年幼的毕加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斗牛后来成为他最重要的题材之一,他在不同创作时期以各种形式反复创作。在1970年的9月至10月,他于弗雷瑞斯看过一场斗牛后,最后一次重拾其著名的斗牛士主题。与他在同一时期其他配以简洁单色背景的斗牛士作品不同,本作将斗牛士与竞技场结合,独树一帜。背景的下半部分代表斗牛场的沙地,上半部分则代表观众。尽管观众的形象以快速笔法刻画,近乎抽象,但此手法不仅令人联想起毕加索早期对此主题的描写,还有前人如戈雅与马奈的早期作品,以标志性的明暗手法划分斗牛场景。阳光和阴影形成斗牛场内的两个座位区域。斗牛在午后时分上演,炎热的天气令人难以忍受,因此那些能买得起靠门座位的观众就以阴影标示。斗牛场较暗的一边是公牛本身的颜色,而坐在阳光下的人则与斗牛士身穿色彩斑斓、刺绣繁丽的“光明战衣”连在一起。《斗牛士》精彩地呈现毕加索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并糅合了毕加索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和艺术元素。
84、裸体、绿叶和半身像毕加索 西班牙 布面油画 1932年 中国买家收藏 1.06亿美元成交
2010年5月4日,毕加索名画《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出1.06亿美元的天价,被一位中国买家买走,刷新了毕加索画拍卖的最高价格。画中人物是毕加索情妇玛丽·德蕾莎·沃尔持(Marie-Therese Walter)。熟睡中的玛丽,身体虽已扭曲变形,却显得青春丰美且充满吸引力。女体的上方,是玛丽的石膏头像,散发温柔的光芒。画面左方有一株从女子身上长出象征青春活力的三叶草。头像与绿叶背后,悬挂着蓝色布帘,布帘围绕着熟睡的玛丽,形成一个安全的空间。沉浸在爱情里的毕卡索,将心中所感受到的欢愉与柔情蜜意都表现在画里,赋予玛丽爱神般美丽的形象。此幅油画是由洛杉矶慈善家弗朗西斯·布鲁迪(Frances Brody)夫妇自1950年代起一直收藏,仅于1961年作其唯一一次的公开展览。弗朗西斯于2009年11月去世后,佳士得获得这幅画的拍卖权。
85、阅读的妇女毕加索 西班牙 1934年 布面油画 中国买家收藏 2130万美元成交
2011年5月3日,纽约苏富比春拍夜场上,一位中国买家以21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2亿元)买走了毕加索这幅《阅读的妇女》(Femmes lisant,Deux personnages)。画中的女人玛丽-特蕾莎成了毕加索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个首要主题,她被描绘成阅读或睡觉,最常见的是在阅读时睡觉,就像这幅画。对毕加索来说,这是最亲密的描绘。从前额到鼻子,一条连续的拱形线条勾勒出了她的轮廓,这成为毕加索作品的象征,与其说是玛丽-特蕾莎这个人的画像,不如说是毕加索对他年轻的缪斯女神抽象而富有诗意的敬意。
86、坐着的男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69年 布面油画 中国买家收藏 1153万元成交
2013年9月26日,晚上6点,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世界艺术市场顶级拍卖行佳士得在中国内陆的首场拍卖,近千位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参加活动,现场座无虚席。点燃全场的无疑是商业性拍品最后亮相的毕加索《坐着的男人》,现场共有5位买家竞相出价,最终以960万落槌,1153万元成交,远远超过此前450万至620万的估价。这也标志着毕加索作品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拍卖会中售出。这幅《坐着的男人》,创作于1969年,是毕加索晚年时期(1946-1973)的作品,色彩丰富,风格抽象,看不懂就对了。下图为佳士得拍卖现场。
87、两个孩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50年 布面油画 中国万达集团收藏 2816.5万美元成交
2013年11月4日,在佳士得纽约举办的克鲁格珍藏晚间拍卖会上,中国商人王健林(万达集团)以281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2亿元)拍得了毕加索这幅《两个小孩》,并创造了当晚的最高拍卖价。《两个小孩》原名称为《Claude et Paloma》(克劳德和帕洛玛),是毕加索1950年69岁时为其三岁的儿子克劳德和一岁的女儿帕洛玛创作的一件油画作品。画中的人物一个坐姿,一个站姿,眼光直视画外观众,脸部表现带有明显的立体主义风格,造型虽有夸张,但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并不算是最激烈的变形,笔触运用也相对精致周到。画面没有强烈、跳跃的色彩对比,棕褐色的调子在视觉感受上统一和稳定,而画面底部的一排圆轮,又使整体宁静的气氛中产生了运动感。毕加索一生创作作品数万件,这件《两个小孩》可以说是以其儿女为模特精心创作的代表作品,画面的线条组织、色块布局都有着事先的精心安排。这幅画是毕加索风格成熟期典型的代表作,是毕加索本人非常心爱的作品,《两个小孩》从完成到毕加索去世,一直悬挂在毕加索工作室的显要位置。
88、戴帽的女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65年 布面油画 中国买家王健林收藏 274.1万美元成交
2013年11月5日,在佳士得纽约举办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中国商人王健林以274.1万美元的成交价购得了毕加索的这幅油画《戴帽的女人》(Tete de Femme au Chapeau)。正一艺术于2020年6月27日解读。在毕加索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在不同时期都创作过以戴帽女子为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绘画阶段,相同题材的作品各自呈现的却是不一样的表现面貌。1965年的这幅《戴帽的女子》,画的是毕加索第二任妻子杰奎琳,他信任和爱的女人。此时毕加索逐渐步入了其创作生涯的晚期,这期间他的作品无论是笔触挥洒,还是色彩涂抹,已完全达到了自由的境界。画面中,如中国水墨大写意般的酣畅淋漓笔墨跃然在画布上,松动而自如的大笔触充满着激情,画中女子头像是毕加索典型的“侧脸正眼”的立体主义造型风格,寥寥数笔,已神形具备。大块绿的脸部、大块蓝的背景、黄黑相间的帽子,以及和一抹露颈红衣的色彩搭配,让画面中的人物典雅而高贵。
89、头盘发髻女子坐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48年 布面油画 中国王中军收藏 2993万美元成交
2015年5月5日,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豪掷2993万美元(折人民币1.85亿元)拍得这幅油画 ,据说就摆放在他洛杉矶的家里。《盘发髻女子坐像》是毕加索于1948年创作的油画,画中的女子是美女画家弗朗索娃·吉洛,从1946年开始与毕加索同居,并生下一男一女,1953年吉洛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毕加索,成为了毕加索身边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女人。20世纪50年代早期,毕加索曾向欧洲多个博物馆为其举办之个人回顾展出借此作,直到1956年戈德温家族通过贝莱画廊将其购得。这次王中军喜得此宝后表示,“一开始我就爱上了这幅画,然后我爱上了它背后的故事。戈德温家族是电影界的传奇。在这幅作品中我不仅能够欣赏到画家巴勃罗毕加索的天赋,也能够看到塞缪尔戈德温老先生的创见。”
90、静坐的蓝袍女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39年 布面油画 73x60cm 中国买家私人收藏 成交价4504.75万美元
2017年5月15日,在纽约佳士得举行的“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拍卖会上,一位中国买家以4504.75万美元拍走了这幅画。《静坐的蓝袍女子》是毕加索最出色的朵拉肖像画之一,该作绘于1939年10月25日毕加索生日的当天,亦是二次大战爆发后艺术家的首个生辰。画中人物的面容扭曲,占据作品的大部分空间,充满了张力;与此同时,脸孔的自然曲线又透露温柔性感的特质,反映出毕加索与朵拉之间的关系。这件作品集中展现了朵拉为毕加索作品所注入的种种精彩元素:强烈的色彩,精致的帽子,以及通过扭曲五官所展示的复杂内心。毕加索十分迷恋朵拉的秀发,在画中他以回旋而浓厚的油彩描绘她的秀发,画中俏皮的帽子则为作品平添活力与热情。毕加索笔下的朵拉经常戴着帽子,既反映她的衣着风格,也成为毕加索朵拉肖像画的一大特色。在此作中,多拉戴着紫色条纹帽子,饰以类似绿色羽毛或叶子的装饰。帽子不但令画作更添趣味,也平衡了朵拉画中扭曲而脆弱的五官。《静坐的蓝袍女子》背后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作品原由毕加索的画商保罗-罗森伯格(Paul Rosenberg)所拥有,但在完成后不久便于1940年被纳粹掠夺,并试图偷运回德国,却在运输途中幸运地被法国反抗军截获,这次行动在1964年被改编成电影《战斗列车》(The Train)。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保罗的儿子亚历山大·罗森伯格恰恰便是当时法国反抗军中的一员。
91、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毕加索 西班牙 1937年 布面油画 55x46cm 中国买家收藏 6900万美元成交
2018年2月28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中,一位中国买家以4982.7万英镑,折合6900万美元成交了这幅画。《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是毕加索1937年12月4日创作的,画中的女子是谁呢?她微侧脸庞,其容貌特征却以毕加索在早期的玛丽·特雷莎画像中首创的风格正面展露出来,他采用大胆的原色,并对颜料运用加以强调,使本作与其1930年代早期的作品与众不同,也示意毕加索及其缪斯之间关系的转变,画中女子无疑是特雷莎。但是某些元素却暗示了毕加索新恋人朵拉·玛尔日渐明显的介入。1936年初,毕加索在双偶咖啡馆(Café des Deux Magots)首度邂逅朵拉,随后数月的相处让画家对她的美貌、机敏及独立倾心不已,使复杂的情况更加千绪难理,毕加索曾经创作一系列画作探索他对这两位女子的感情。毕加索画朵拉,然而德雷莎作为毕加索爱女之母,仍然常常与艺术家相见,并出现在其画作之中。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情,在这幅画中也可见一斑。
92、流泪的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39年 布面油画 55x38cm 中国买家收藏 916万美元成交
2018年6月2日,日本拍卖公司在东京涉谷区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位中国买家以916万美元,折合5861万人民币,拍下了毕加索的画作《 流泪的女人》。这幅画创作于1939年10月16日,是毕加索抽象主义时期(1938-1945),又称变形时期的作品。这时期毕加索画过多幅“哭泣的女人”,都是指向他的女友朵拉·玛尔。1936年,55岁的毕加索遇到了29岁的朵拉,同为艺术家的两人相知相惜,度过了最放纵的快乐时光。但是两个有才华的人都很有个性,毕加索火爆的脾气与朵拉的桀骜不驯的性格难以相容,他们时常发生争执,甚至打架,毕加索笔下的朵拉就变成了《哭泣的女人》。1943年,62岁的毕加索又结新欢,朵拉精神崩溃,被送进精神医院,出院后她再也没有回到毕加索的身边。画中可以看出这是个很可怜的女人,绝望的纯色,脸上被分割的支离破碎,赤面獠牙,眼中滴泪,绝望的气息,心理的压迫,奄奄一息,惨不忍睹。
93、鱼毕加索 西班牙 1956年 中国画临摹 私人收藏
这幅《鱼》是毕加索临摹的中国画,这位70多岁的老爷子还会画中国画?原来,1956年,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到法国访问,中国著名画家张仃在法国坎城的海滨别墅拜访毕加索时送给他一套水印的《齐白石画集》,结果给毕加索带来极大的震撼。时隔不久,另一位绘画大师张大千也去拜访毕加索,毕加索就捧出5大本画册给他看,每册有三四十幅,张大千打开一看,全是毕加索用毛笔水墨作的中国画,而且都是仿齐白石的笔意和画。毕加索很认真地对张大千说:中国画很神奇,齐先生画中的鱼,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后来,又有画家邀请毕加索访问中国,毕加索率直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上图是毕加索的《鱼》,下图是齐白石的《鱼》。
94、西班牙牧神像毕加索 西班牙 约1920年 炭笔素描中国张大千夫妇收藏
这幅《西班牙牧神像》是毕加索送给中国绘画大师张大千夫妇的画,一幅毕加索青年时代的炭笔素描。此画变形剧烈,方形人头,大嘴嘻开,眼睛一大一小,鼻子歪在一边,满头蝌蚪似的须发。毕加索怎么会拿这么个画送人呢?说来话长,1956年张大千在法国巴黎举办画展,闲暇之余想拜访毕加索,经过沟通后如愿以偿。1956年7月29日中午11点30分,毕加索居住的法国尼斯港别墅的大门为张大千和年轻貌美的太太徐雯波敞开了。平时在家里从不穿上衣的毕加索很破例地穿了件条子衬衫,还穿上了很正式的长裤和皮鞋,整场会面十分友善而热络,午餐、参观、拍照,井井有条,还不是正式夫人的杰奎琳也露了一面。重点是赠画的过程,张大千后来是这样叙述的:“我们看毕加索的画册这段时间里,翻到这幅画时,我当时无以名之,只觉得是鬼脸壳子,足见画得很怪,我太太忍不住要问:’这张画是啥子哟?’毕加索说:’画的是西班牙牧神。’他见我太太发问,总以为她对这幅画感兴趣,毕加索反问了一句:’画得好不好?’我太太当然只有说很好很好。他认为我们最欣赏这幅画。”不料毕加索一高兴,当场取下此画慷慨相赠,还挥笔题款“D.C.Chang”及画家签名。后来,张大千则回赠了一副《墨竹》。
95、人物形象毕加索 西班牙 1967年 毛笔画 52.8x74.5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人物形象》,创作于1967年,是毕加索晚年时期(1946-1973)的作品,收藏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什么时候花巨资购买西方名画?当然不是,这是有人捐赠的。德国著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彼得·路德维希教授(1925—1996年)和他的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1927—2010年)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几十年来,他们向世界各地的几十家博物馆捐赠了收藏。1996年3月27日,路德维希夫妇在自己丰殷的艺术收藏中精选82位欧美艺术家的89件117幅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毕加索的4幅晚年的作品,《人物形象》是其的一幅。
96、抽烟斗的男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69年 布面油画 130x97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抽烟斗的男人》,创作于大约1969年,是毕加索晚年时期(1946-1973)的作品,收藏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什么时候花巨资购买西方名画?当然不是,这是有人捐赠的。德国著名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彼得·路德维希教授(1925—1996年)和他的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1927—2010年)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几十年来,他们向世界各地的几十家博物馆捐赠了收藏。1996年3月27日,路德维希夫妇在自己丰殷的艺术收藏中精选82位欧美艺术家的89件117幅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毕加索的4幅晚年的作品,《抽烟斗的男人》是其的一幅。
97、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毕加索 西班牙 1970年 布面油画 116x89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创作于1970年,是毕加索晚年时期(1946-1973)的作品,收藏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什么时候花巨资购买西方名画?当然不是,这是有人捐赠的。德国著名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彼得·路德维希教授(1925—1996年)和他的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1927—2010年)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几十年来,他们向世界各地的几十家博物馆捐赠了收藏。1996年3月27日,路德维希夫妇在自己丰殷的艺术收藏中精选82位欧美艺术家的89件117幅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毕加索的4幅晚年的作品,《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是其的一幅。
98、带鸟的步兵毕加索 西班牙 1971年 布面油画 146x114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带鸟的步兵》,创作于1971年,是毕加索晚年时期(1946-1973)的作品,收藏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什么时候花巨资购买西方名画?国家财政部肯出这份钱?当然不是。这是有人捐赠的。德国著名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彼得·路德维希教授(1925—1996年)和他的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1927—2010年)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几十年来,他们向世界各地的几十家博物馆捐赠了收藏,1996年3月27日,路德维希夫妇在自己丰殷的艺术收藏中精选82位欧美艺术家的89件117幅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包括毕加索的4幅晚年的作品,《带鸟的步兵》是其的一幅。
99、最后的杰奎琳毕加索 西班牙 1971年 布面油画 146x114cm 私人收藏
这幅《妻子杰奎琳》Femme assise(Jacqueline),创作于1971年,这时的毕加索已是90岁的老人了,这是他为杰奎琳画的最后一幅正式的画像。晚年的大师对杰奎琳非常依赖,他画画时不喜欢被人打扰,但她是唯一可以站在他身边的人。也许知道自己的生命快到尽头,毕加索时常焦躁不安,但他依然坚持创作。1973年4月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喝了药,然后长时间拿着镜子看自己,他对杰奎琳说:画布和刷子还够用吧,明天我要开始画画了。第二天中午,医生来了,给他注射了一针镇定剂。他问医生:外面都知道我结婚了吗?医生说:不知道。他说:他们弄错了,我已经结婚了。然后转向杰奎琳:这是我妻子,她一直对我很好,很好。这是他最后的话。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去世,享年92岁。杰奎琳伤心极了,为他的灵柩守了六天六夜,把他葬在他们的家门口。在葬礼的那天晚上,她穿着白色睡衣,靠着他的坟墓睡了一夜。丈夫的离世和遗产之争使杰奎琳沉溺于酒精和安眠药中,1986年10月15日凌晨3点,杰奎琳把毕加索临终所盖的毯子盖在自己身上,用手枪对准太阳穴,扣下了扳机,黯然离世,年仅60岁。杰奎琳生前的愿望大多没有实现,这一次她的意愿被满足了,她的遗体被黑色的西班牙斗篷包着,和毕加索一样;被葬在他们曾经住过的“沃韦纳格堡”前,紧挨着毕加索的墓地。
100、最后自画像毕加索 西班牙 1972年 蜡笔画 145.6x114.3cm 私人收藏 成交价4980万美元
这幅《最后自画像》毕加索作于1972年6月30日,时年91岁,是在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完全不同于他那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这是毕加索对其内心的刻画,那是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毕加索当然知道他在自己走过的路上留下了许多情感的碎片:死亡和离异,被遗弃的爱人们和孩子们,诱惑和自杀,创作和毁灭的一生。毕加索曾把这幅令人生畏的肖像画给他的朋友皮埃尔·戴克斯看。他拿起那幅画,举至面前,然后又把它放下,什么也没说。戴克斯后来解释说:“我突然之间的感觉是:他是在直面自己的死亡,就像个勇敢的西班牙人。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勇气,而是一种用信念驱使的勇气。由于他的作品与日常生活相似,对他死亡的预感在画面中有所反映也是意料之中的。”1973年4月8日,一代天才大师毕加索在法国去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