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裤子不认人,仅此一例|宰相|韩琦|太后|司马光|英宗|仁宗

  文/李江东

  

  01

  公元1062年,北宋嘉祐七年八月,中过一次风的仁宗皇帝宣布立再堂侄赵宗实为皇子,并为他改名赵曙,成为大宋江山社稷名义上的合法继承人。

  (仁宗的父亲真宗和赵曙的祖父是亲兄弟,都是太宗的儿子,仁宗和赵曙的父亲濮王赵允让是堂兄弟。)

  赵曙很早就作为备选人进宫生活,中间历经仁宗生子而子亡,自己离宫又回宫的反复,此时已经三十二岁了。

  满怀惊恐的他此后没有更进一步被正式立为皇太子,直到嘉祐八年三月仁宗突然去世。

  仁宗其实并不想认这个和自己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儿子。

  他太不甘心了,作为九五至尊,作为一个父亲,他竟然没有儿子。

  实际上仁宗生过三个儿子,一个也没能活下来,可见当时的医疗水平确实不咋地。

  一想到日后必须把皇位传给别人的儿子,仁宗死不瞑目!

  可是不管他暝不瞑目,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半夜,仁宗突然驾崩,第二天四月初一,宰相韩琦宣读大行皇帝遗照,宣布皇子赵曙即位,尊曹皇后为皇太后。

  赵曙做了皇帝,史称英宗。

  提心吊胆了二十多年,终于坐上龙廷,按说此时的英宗应该志得意满,笑傲天下。

  可天不遂人愿,他病了,从嘉祐八年四月初四到二十四日,整整二十一天,都没有离开病榻。

  好了几天,又开始断断续续地休起了病假,于是曹太后顺理成章出来主持局面,时隔四十一年,大宋王朝再一次出现了太后垂帘听政。

  不久宫里传出闲言闲语,英宗讳疾忌医,拒绝吃药,“传闻太医所上汤剂,鲜用服饵”。

  宰相韩琦进宫探望,英宗躺在榻上,后背对着一旁劝药的曹太后,紧闭双唇。

  韩琦无奈,只得“亲执药杯以进”,想喂英宗吃药,不想被粗暴地推开,药汤洒了韩琦一身。

  看着恼羞且怒的英宗,韩琦瞬间明白了——皇帝不敢吃太后监制的药,他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仁宗和曹太后对英宗的猜忌与嫌隙,在开封城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幸有那帮饱读圣贤文章,奉圣贤之礼为圭臬的大臣们如履薄冰、小心维护,终于使得英宗有惊无险,顺利接班。

  

  韩琦

  02

  韩琦何许人也,当年和范仲淹并肩战斗,一起在陕西抵抗党项人的侵扰,又曾经一起主持庆历新政,能文能武,是不折不扣的老牌政治家。

  1056年仁宗中风的时候,为了防止仁宗突然驾崩可能造成后继无人的恐慌。

  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富弼、刘沆私下准备好可以让英宗继位的一切文件。

  一旦仁宗离世,便拿出所谓“仁宗的遗愿”,即刻拥立英宗接掌大位。

  仁宗病情好转后,这个计划无人敢再提起,但谁能保证仁宗和曹太后会毫不知情,心中会毫无芥蒂?

  韩琦心中雪亮,面对曹太后喋喋不休的哭诉和抱怨。

  他与另一名宰相曾公亮、副相欧阳修、赵概等,联合掌管军事的枢密院高层,坚决表示支持英宗,皇帝不可动摇!

  曹太后不愧是女中豪杰,她手中还握有另一张牌,一个宣称怀有仁宗龙种的卑贱女人。

  这个女人是宫中贵妇永昌郡夫人翁氏的“私身”(女奴)韩虫儿。

  据她自己描述,一次她去井边打水,正好仁宗路过,看到有一条小龙顺着栓水桶的绳子攀缘而上,爬进了她的肚子。

  仁宗觉得这是要生儿子的吉兆啊,头脑一热,不管不顾就临幸了韩虫儿,并按照宫中规矩,留给她一个金钏做表记。

  然后,韩虫儿就宣布怀孕了。这个故事或者事故,仁宗的《起居录》里应该没有记载。

  曹太后闻讯后立即将韩虫儿保护了起来,派了宫女专门照顾,每天拨款两千铜钱(大致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到两千元)供她好吃好喝。

  这好比是悬在英宗头上的一把利剑,万一这个女人真的生出了男孩,那就是仁宗的独生子,是仁宗当之无愧的继承人!

  试问英宗焉能不病,又焉敢吃药!

  所幸后来的事实证明,韩虫儿得了幻想症,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肚子依然波澜不惊,所有的事情都是想象而来。

  忙了几个月,曹太后竹篮打水,只得将永昌郡夫人降级处罚,韩虫儿发配到尼姑庵带发修行。

  在诈孕案之后,英宗与曹太后之间的矛盾公开了。

  韩琦、欧阳修等早已表明态度,皇帝是绝对不能更换的。

  而英宗在获得士大夫集团的明确支持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转,不久就出来上班、主持工作了。

  

  曹太后

  03

  经历了一系列阴谋阳谋和坚持不懈地斗争后,韩琦入宫强逼曹太后撤帘,迫使她交出仁宗传下来的皇帝符宝,黯然退入深宫,从此告别政治舞台。

  只是她没有想到,两年后又出来露了一次脸,而且是为了迎合英宗和逼她离开的宰相们。

  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英宗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实现了对皇权的全面掌握,而此时,距离他即位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两个月。

  英宗坐在大殿上,俯视着下面唯唯而应的文武大臣,意气风发地问道:“积弊甚众,何以裁救?”

  这一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让很多人以为,长期压抑的皇帝终于要大干一场,清除积弊,锐意革新了!

  英宗是智慧的。治平二年(1065年)四月,韩琦提议,礼官、文学侍从集体讨论,应当给予英宗去世的生父濮王什么样的名分和待遇。其实,韩琦首建此议是在治平元年五月太后撤帘之后。

  英宗看清了韩琦等人的阿谀谄媚和其中的政治风险,没有批准;而目前政局稳定,大权在握,是合适的时机了。

  讨论进行得很顺利,这群饱学之士先后出场,经过一番引经据典的论证后,在司马光等人的主导下很快达成一致:维护仁宗的宗法地位,反对过度尊崇濮王。

  司马光亲自起草了讨论报告上报英宗,特别指出“圣人制礼,尊无二上”,历史上,那些自旁支人入继之后尊生父为帝、生母为后的皇帝,都遭人耻笑。

  对于这样的结论,英宗和宰相们当然不会满意。讨论组收到公文,要求他们明确,英宗在任何场合提到濮王的时候,究竟该用怎样的亲属称谓,能不能直呼其名——“当称何亲,名与不名”。

  经过再次讨论,又很快达成一致,按照本朝崇奉尊属的先例,法律上英宗只能是仁宗的儿子,濮王是仁宗的堂兄。

  所以英宗对濮王“合称皇伯而不名”,只能称呼皇伯,不能直呼其名以示尊重。

  也就是说,英宗不被允许管自己的亲爹叫“爸爸”,而要称作“大爷”。

  英宗愤怒了,提心吊胆了二十多年,终于坐稳了朝堂,结果亲爸爸给弄没了。

  韩琦的盟友,一代文豪欧阳修亲自执笔,洋洋洒洒一篇奇文,提出出继子保留对生父母的“父母”称呼,符合天性,是一种诚实的行为,所以是高尚的,是值得推许的,因此英宗应该称濮王为父。

  这篇文章引起全城哗然,甚至惊动了久未露面的太后,相信太后的心里在滴血。

  濮王的尊崇问题,史称“濮议”,最核心的议题就是英宗该怎样称呼他的生父濮王,也就是说是该称呼“父亲”还是“皇伯”。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更是一个法统的问题。

  

  04

  围绕“濮议”,大宋中央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一场有关皇帝父亲名义的争夺战。

  论战的一方是韩琦、欧阳修等宰相中书大臣,称作“皇考派”;

  一方是司马光领衔,以台谏官为核心的礼官、文学侍从,称作“皇伯派”。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每天吵架,搞得朝堂乌烟瘴气,谁也说服不了谁。

  濮王的称呼问题真的这么重要吗?

  英宗为什么就不能管自己亲爹叫“爸爸”?

  不要去理会儒家那些冠冕堂皇的经典语录和刻板枯燥的说教,让我们驱散遮挡眼前的迷雾,剥去英宗以及各位辩友的伪装,去探寻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吧。

  濮王的父亲名义争夺战,从表面上看有关礼义的学术争论,实际上是政治事件,是权力斗争。

  英宗想借“濮议”打破礼义秩序,树立威权,操控群臣,获取不受约束的最大权力,达到皇权专制;

  宰相们迎合皇帝,借机排除异己,巩固势力,为自己谋求政治利益。

  这点心思谁不明白?

  司马光振臂一呼,带领台谏官、礼官侍从轮番上书,雪片般的奏章递进皇宫,堆满了皇帝的御案。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英宗决定暂时收队,凉一凉再说。

  到了八月,开封遭遇了罕见的水灾,导致上万间军营和民房倒塌,“死而可知者,凡千五百八十八人”。

  而在去年夏秋之际,开封东南的十几个州县已被大水淹没,灾民遍野,卖儿鬻女;

  到了冬天,气温高得离谱,又刮起了黑风;

  今年夏天又爆发了瘟疫,街头田间几乎每天都有长长的送殡队伍。

  英宗慌了!

  他陷入深深的恐惧和自责当中,他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警告。

  英宗立即下了罪己诏,揽下了所有的责任。

  但那颗骚动的心怎么会停息?

  治平三年(1066年)正月,随着“皇伯派”的主力选手司马光和范镇等人的相继离职调岗,宰相们采取了一个极度耸人听闻的方法:

  请皇太后出面写一封信,充分体现她的顾全大局,建议英宗称呼濮王为“父亲”,提议尊濮王为“皇”,尊濮王的三位夫人为“后”。

  可能还是强硬的韩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或许就是太后想平安度过余生,这封信公开发表了。

  同时发表的还有英宗的感谢信:

  “我刚继承大统,唯恐我的德行与地位不能相配。

  称濮王为'亲’,应当谨遵皇太后的慈训。至于其他要求,就诚惶诚恐,无论如何不敢从命了。”

  

  05

  英宗胜利了。

  他凭借至高无上的皇权,圆满地(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解决了濮王称呼的难题,找回了亲爹。

  更重要的是,通过“濮议”事件,他学会了政治斗争的手段,不管是高尚的还是肮脏的;

  他看清了“皇考派”和“皇伯派”的真实面目,挑拨和操控这班大臣,让皇权愈发坚固牢靠。

  英宗舒了一口长气,他决定彻底告别因“濮议”给朝廷带来的纷争与破坏,准备上下团结,“洗心自新”,裁救积弊。

  三月,英宗发布诏书,其中“四海之内,狱讼冤烦,调役频冗,而与夫鳏寡孤独死亡贫寒,甚可伤也。

  转运使、提点刑狱分行省察而矜恤之,利病大者悉以闻。”

  五月,英宗命令中书(即宰相办公厅)变为纯粹的议政及决策机构,只需要把握大的方向,那些琐碎的、可按章办理的政务由相关部门具体执行。

  他已经露出爪牙,开始运用手段,削中书的权了。

  英宗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可惜到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初八,却撒手尘寰,享年三十六岁,给继承者神宗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同时,英宗又种下了一粒“专制独断”的种子,它会在神宗的心里生根发芽,成就了日后与“拗相公”王安石的风云际会,造就了那段让后世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变法传奇。

  那个伟大的时代终于要来了,它却注定与英宗无关。

  老王:可怜宋仁宗的政治遗产被赵曙继承,义务却被他甩锅,责任还要自己背,实在太倒霉了!

(0)

相关推荐

  • 韩琦真的爱惜苏轼吗?两次阻止其升职,宋英宗十分着急

    宋仁宗时期,北宋王朝一片呈平,人才辈出,文有晏殊.欧阳修,武有范仲淹.狄青,外交上更有韩琦等人,其实还有不少宋代名人曾生活在仁宗时期:柳永.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司马光-- 宋仁宗景祐三年农历十二月 ...

  • 提起裤子不认人,仅此一例

    文/李江东 01 公元1062年,北宋嘉祐七年八月,中过一次风的仁宗皇帝宣布立再堂侄赵宗实为皇子,并为他改名赵曙,成为大宋江山社稷名义上的合法继承人. (仁宗的父亲真宗和赵曙的祖父是亲兄弟,都是太宗的 ...

  • 主持老好人提起裤子不认人?

    Hello,婊贝萌好! 时隔数日,你们的快乐又回来了!扒叔又来给大家送瓜吃啦- 本期扒文,咱们来深挖一下地方台主持老好人这些年来豢养小鲜肉,肆意开后宫团养男宠的故事- 喜欢这个瓜的朋友,看完记得在看转 ...

  • 提起裤子就不认人的星座男,太渣了!

    双子座. 双子座的男生其实特别会哄女生,尤其是为了某些目的,甜言蜜语一套套,还装的自己是正人君子的样子. 他们是那种特别耐不住寂寞的男人,一寂寞就容易出来作妖.一旦把女孩哄上床,他们的目的就此达成,立 ...

  • 当她脱掉裤子,所有人都惊呆了

    来源:网络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她叫Paola Antonini (宝拉·安东妮妮),22岁 是一位来自巴西贝洛奥里藏特的 ...

  • 当她褪去裤子,所有人都震惊了

    洞阅千千 公众号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她叫Paola Antonini ( 宝拉·安东妮妮 ),22岁 是一位来自巴西贝 ...

  • 车撞高速隔离带腾空飞起!4人仅受轻伤,多亏了它!

    "五一"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选择驾乘车辆出游无论你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请系好安全带! 5月1日,江苏扬州 一辆奥迪车撞上收费站隔离带, 腾空而起翻倒在地. 事发后, 交警和急救人员抵达 ...

  • “硬币悖论”原理是什么?出现在美国高考题,30万人仅有3人答对

    1982年美国高考数学卷上学有这样一道题目,说小圆的半径是大圆的三分之一,小圆绕着大圆滚回原来的位置需要滚多少圈 ?这道题目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30万人中只有三个人答对了题目,就连出题人也不会 ...

  • 做人,要想出人头地,就需要懂得对这4种人翻脸不认人

    <周易>是中国智慧的宝典,是群经之首.<周易>长久以来被以为是一本关于封建迷信的书,那一些老祖宗们居然利用八卦就能预测未来,最邪乎的是能预测人的命运,还能传授给你如何做出选择, ...

  • 婆婆要求儿媳净身出户离婚,儿媳看似同意了,实则决定翻脸不认人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人都有理想,或大或小,或多或少.至于理想能否实现,简单来说是因人而异,复杂点来说,取决于理想是否切合实际. 不切实际的理想就只是空想,在稳住生活的同时做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