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川芎
川芎我们前面介绍过,
超链接:川芎的产区,
这次咱们说一说古人对他的认识。
川芎,原名芎藭,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活血行气,驱风止痛的功效。
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来源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根状茎。
至今并没有川芎野生来源的报道,其通常被认为是一园艺品种,为同属植物藁本(L. sinense)的近缘类型。
(芎藭)其出关中者,呼为京芎,亦曰西芎;
出蜀中者,为川芎;
出天台者,为台芎;
出江南者,为抚芎,皆因地而名也。
“号山,其草多芎藭”的记载。
南北朝以前,芎藭形成两大产地,一西一东。
西产为秦地和蜀川,
东产为长江中下游的历阳。
(芎藭)今出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
其人间种者,形块大,重实,多脂润。
山中采者瘦细,味苦、辛。
以九月、十月采为佳。
历阳出者,今不复用。
可见属于秦地的秦州出现了栽培芎藭,
并由于栽培而形块变大,与
野生品细瘦者有了明显的区分。
生川蜀名雀脑芎者,圆实而重,状如雀脑,此上品也,用治凡病证俱优。
产历阳属庐州府,名马衔芎者,根节大茎细,状如马衔,含止齿根血独妙。
京芎关中所种,关中古西京多种莳,因而得名,功专疗偏头疼。
台芎出台州,属浙江,只散风去湿;
抚芎出抚郡,属江西,惟开郁宽胸。
民国时期,基本上延续了明清的情况,仍以蜀产者为佳,但此时,江南的抚芎出现了一时的兴盛。
如1920年张山雷《本草正义》在“抚芎”一项中指出:
芎藭,古书皆谓川产者良,然近今则赣产甚多,大约江浙间药肆所备。
其大者,形色与古书之所谓川产无所区别。其小者,则质较空松。
闻赣人种此,亦非一年即采,则多年宿根,得气者厚,自然形巨而质坚。
若其小者,历时未久,则物质空松,亦固其所,则石顽所谓抚芎形小中虚者,固即指此。
《浙江植物志》将野生藁本叫做山芎藭,湖南则称土川芎或野西芎,可见在芎藭的基原最早应为藁本。
《本草纲目拾遗》:“殊不知西芎与川芎,性不甚远,俱为血中理气之药,西产者不及川产者力厚而功大”。
从芎藭的演化来看,栽培是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
栽培即古代药农对中药进行“野生变家种”的过程,这个过程中。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栽培方式的不同,芎藭不管是地上、地下部分的形态还是功效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他中药亦有类似情况,如一些学者对乌头的本草分析指出,栽培是乌头分化出川乌头与草乌的主要原因。
因而,必须重视中药栽培对品种演化的影响。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川芎(芎藭)的本草源流考 单锋 郝近大 江西中医学院 江西南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2011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