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搞笑的文理之争,看学习的四种结果
经常有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对掐,这几天还看到了专门的文章。有理科生自信地说:很多文科生缺乏逻辑能力,经常误民误国。文科生则回击说:理科生普遍缺乏人文常识。从我的所见来看,理科生这方面的攻击更多一些。
不得不说,上面的这些互怼,说是都是事实。可惜,上面结论暴露的,是这些“理科生”“文科生”的常见逻辑谬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从局部的事实推理出来的,只能是荒唐的结论。我再补充几条:
很多理科生同样有深度的人文认知。
很多理科生同样缺乏逻辑能力,特别是在复杂的人文领域。
很多文科生有相当强的逻辑能力。
很多文科生满脑袋的错误人文知识,还特别自信。
上述都是事实。再问一句:
我先学理工后学文科,有人先学文科再学理工,应该划入哪类?
文科理科
文科理科,是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某些教育家把课程细分为文科和理科,然后让学生作出选择后分别进行重点教育。
~文科提供什么:对人和社会的认知
~文科基础:超验概念和逻辑
~文科思维方式:超验--逻辑--观念
~理科提供什么:对自然的认知
~理科基础:公理和逻辑
~理科思维过程:假设--逻辑--观点
不难得出结论:
①逻辑很重要。无论文科理科,都需要通过逻辑形成观点。
②文科是基础。文科解决的是人类的精神问题,正确的人文观念通向幸福,错误的人文观念通向灾难。
③理科是方法。再强大的逻辑,与善恶无关,与对错无关。
四种脑子
用个简单的电脑比方,人文观念就象软件操作系统,理工知识就象电脑硬件。我们都生活在社会里,每个人脑袋里:
都有一定的文科知识,这些认知形成道德观的差异。
都有一定的理科知识,这些知识与对错善恶无关。
如果脑袋里只装了理科知识,那人就成了机器。
按照文科理科的分类,一个人(群体)脑子里面的知识有四种组合:
A、错误的文科知识+一般的理科能力。低智低能,愚蠢但武力一般,比如二战中的意大利。
B、错误的文科知识+良好的理科能力。低智高能,愚蠢且强大武力,对世界的危害最大。比如,二战时的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
C、正确的文科知识 良好的理科能力。高智高能,对世界的贡献越大。比如二战时的美国盟军。
D、正确的文科知识+一般的理科能力。高智低能,对世界有贡献,至少无害。二战中的瑞士/现在的阿米什人。
除了上面的逻辑推理,我们更可以从文科的一个重要词汇----集合概念,加以定性判断。集合概念的意思,就是某个特定群体,事实上并不存在一致的思维、利益和诉求。比如黑人、亚裔、人民、穷人、富人,都是常见的集合概念。
很明显,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的说法,都是一个集合概念,内部的分化差异巨大。所以,任何冠以文科生理科生的简单结论,都很难成立。
学习之道
从上面的简单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以文理科名义进行的批评,各自都犯了概念不清和逻辑混乱的问题,就象两群自以为优越的斑马互相吐口水,得出毫无价值的结论。
分文科理科的教育方式,其目的并不是把人教育成对立的文科生和理科生,而是先基于一个通识教育,然后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偏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无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有着相同的学习目标,就是建立良好的观念和逻辑。这就延伸出了一些有趣的见解:
①建立良好人文观念,是决定人生质量的关键,也是建设文明社会的核心问题。比如,近五十年欧美科技快速发展,但白左观念泛滥,其实文明是倒退的。如果科技停滞在五十年前,很可能现在人们的幸福度更高。再举个例子,美国阿米什人拒绝现代科技坚持三百年前的生活方式,但他们的幸福程度,很可能高于外面生活在高科技环境的人们。
②人文(观念)是基础是目标,理科(物质)是方法是双刃剑。如果具有错误观念的一个人或群体侥幸提升了理科能力(获得财富),这反而会强化原有的观念问题,人们的精神下行,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③人文课程的质量,与人格的成长密切相关。如果人文课程质量低劣,成绩很可能与健康人格呈现负相关。这方面,需要家庭付出更大的关注,引导孩子保持兴趣,学会提问,并自己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