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职寺沟文化的历史渊源

欢迎赐稿,赐稿邮箱scgsjzb@163.com

贺职村的由来

贺职村小西沟是寺沟靠近沟口的一条较大的沟叉,有清泉一眼,可谓'神泉’,不论旱涝,不涸不溢,泉水汇成小溪,从村中穿过,注入朱家川河,古村俗名叫“河池”,后人根据其谐音更名为贺职。

山西省神池县贺职村坐落在朱家川南边普明山下寺沟沟口,该村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贺职寺沟和本县境内前窑子万家卯就有人类活动、聚居。在唐宋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的,原始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村庄周边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树木参天,药材遍地,菌菇满山,珍禽翩翩,猛兽奔逐,流水潺潺,人口稀少,村庄掩映在山间绿树丛中,庙宇坐落在山顶古柏之间。

后来,由于战火和人为砍伐,原始森林逐渐退缩,普明山周围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以内树木罕见,普明山变成了“和尚头”。黄土丘陵出现了无数个象寺沟一样的鸡爪形沟岔,气候也变得干旱寒冷了,随之,天灾人祸不约而来,久久考验着苦难的晋西北人。“神池五寨地,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曲心酸的民谣真实地描绘出贺职一带人的苦难生活。一曲二人台《走西口》唱遍口里口外,诉不尽山西忻州西八县人满肚子的苦水,剧中人物大春、玉莲就是的典型缩影。

(贺职普明寺遗址)

贺职村很早以来是周围几十里最大最好的村庄,村南有普明山、鸡叫山两座小山,两山相夹的寺沟纵深四五里,沟里条条鸡爪形沟叉里有许多清泉涌出,汇成潺潺溪流从南向北流出来,千百年来寺沟溪水滋养了一代代贺职村的人们。小河两岸的滩地寸草丛生,寺沟的河水一到沟口在南洞那儿转弯向西流去,到了村庄西南角又拐弯向北汇入朱家川河,流经五寨、河曲、保德注入黄河。

贺职村很早以前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周围上百里无人不知。旧中国穷人走口外的人多,在口里口外说起神池县有不知道的,可是说起贺职村了如指掌,要是说起贺职村寺沟里的普明寺更是津津乐道。据说庙里神神灵,保一方平安谁求谁应。每一个遭难要走口外的人都会在临走前上庙烧柱高香,以求神灵的保佑。贺职村因普明寺寺沟水而闻名,贺职人因普明寺寺沟水而平安。

(贺职寺沟小溪千百年流淌着)

从神池县城驱车向西行70华里,就到了贺职村,村中有条十字大街,把村庄分成大致均等的四片。南北大街南边有南洞,北边原来有北洞,都是青石璇成的。老人们说,两洞都有三百多年了。粗崭青条石砌的,洞深两丈,宽丈余,高丈八。上面南北两边有石栏板,稳栏板的望柱上有雕刻精致的石狮子。南洞东边是龙王庙,负责管住寺沟的洪水。西边是观音庙,负责保全村人的平安。观音庙前是戏台子,年年岁岁都要在这儿唱大戏。龙王庙和观音庙东西两边是高大坚实的堡墙,寺沟的山洪爆发时,堡墙挡住山洪,保护了村子不被水淹。兵荒马乱的年代,还可以抵御兵匪。南北两洞相距约二百丈,这就是两个进村的村门。十字街中间有两亩大的一块街场,买卖人做买卖,正月里闹红火,都在这儿。东西街的西口,有座娘娘庙,庙修的非常别致。呈六边形,上下三层。下层供着不知哪路神娘娘,她给家家送来贵子,同时也保佑小孩子们的平安。哪家小孩子耍麻麻,得麻疹,天花,无名高烧,只要给娘娘庙上供送小花鞋鞋,就可平安无事。东边的村口,立着一座雕刻得非常粗糙的很大很威武的石狮子,一人多高,是护村保平安的,有了它,什么凶神恶鬼也进不了村。

(贺职普明寺石碑)

寺沟是新石器遗址,现在还随处可见新石器时期遗留下来的石刀石斧陶片瓦块,特别是寺沟里的普明寺,虽然庙宇不见了,可是倒在淤泥里的石牌还露着半边脸,好像在呼喊着他的后人来救救他。散乱的唐砖宋瓦碎块真叫人心酸呐,昔日的辉煌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村民口口相传的地名:寺沟,寺庙,庙地,和尚坟。据老人们说,寺沟普明寺最初是唐朝时修建的,后来多次毁于战火天灾匪祸,也多次修复重建。洗净倒在淤泥里的石碑从那斑驳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是在清朝末期。民国时期庙宇还完好无损,整整齐齐一座四合大院。庄严雄伟的正殿,供奉着西方三圣,东西偏房是僧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山门也建的非常气势,斗拱飞檐,紫红色的建筑掩映在唐松宋柏之中。古松上吊着一口大钟,每天清晨,浑厚悠扬的钟声传的很远很远。早晚僧人的功课不曾中断,无数善男信女随僧人跪在大殿唱诵经文。那时的人们心里有神灵,知道有报应,个个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世代和谐相处,过着不算富裕但也温饱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寺沟新时期时期残存的陶片)

普明寺东边东沟口的南面有座山头叫和尚坟,那是普明寺历代僧人的最后归宿地,原来有塔林 ,周围古松掩映,走进寺沟到东沟门口抬头一望,在黑森森的松林之中有灰色的砖塔露着犄角。寺沟西边的普明山上原来也有一座寺庙,叫水神庙,供奉着龙王爷。现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还经常说起这庙的神奇。提起水神庙,老人们都有说不尽的话头和兴致。

明末清初普明山一带原始森林茂密,和现在的管涔山原始森林连成一片,那时这儿是人间仙境。可是到了清末民初,家乡的树木成了稀罕物,大黄风一年刮到头,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普明山上出现了黄土高坡,南边还出现了沙哇梁,昔日的人间仙境变成了半沙漠地区。这儿十年九旱,人们吃尽了苦头。遇上旱天,村里人就要上水神庙祈雨了。村民在乡绅的带领下宰猪杀羊,起米起面做准备。那时的善雨都是群困的孤老头子担当的,只见善雨赤着膀子,脖子上架上两口大草刀,不吃不喝,上香磕头,众人敲锣打鼓,呼天喊地,抬着龙王出了水神庙,经普明山进入寺沟的小西沟神泉旁边摆上八仙桌,让龙王爷爷入坐,敬上猪头、全羊以及馍馍、大贡,上好三尺高的高香,把红布包好的水瓶放在神泉边上,求雨的仪式开始了。善雨长跪在地,不停地磕着响头,还有人在他们的膀子上用香火不停地灸着,血红的水泡起来一个又一个,要是一时取不下雨来就会不停地灸,大水泡一排排,排满臂膀。只要水瓶里有了水珠就是龙王给雨了,就可以把龙王送回山上,人们开始大吃大喝庆祝了。可是,最有功劳的善雨却不能吃不能喝,他伤了元气需要静养,只能慢慢地恢复。说来也真灵,老人们说就没有取不下来得时候,最多三天,或大或小总会下雨的。

寺沟东边的鸡叫山上的杨家坟,几里开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圆蓬蓬大坟树就像鸡叫山上的迎客松,林立的明葬石牌气势不凡,坟里的石供桌、石牌、石牌楼均雕刻精美,让人想起当年杨家的显赫家世,只可惜前几年盗墓贼多次盗窃。

(贺职寺沟参天杨树林)

贺职村也是周围几十里村落的中心,过去每年二月十九的人口戏那是必唱的,四月二十还有牛俱戏,也是年年唱。人口戏是按人口摊消费,牛俱戏是按牛俱摊销费。王家的铺子、油坊、缸房更是远近闻名,盛极一时。

(贺职村南门洞依然屹立)

(0)

相关推荐

  • 淇县轩辕坟

    凤凰宅主 石门村是淇县已经消失了的一个古老村庄,从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从建筑遗存可以追溯到秦汉,是一个为看守陵墓而专门设立的小村庄,三户神秘的守墓人由谁委派?他们究竟为谁而守? 一 清光绪二十六年 ...

  • 卢氏县有个红石谷

    红石谷 位于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文峪乡庙沟村,距县城10公里.尽管从30年前就陆续去卢氏出差多次,但一直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前几日再到卢氏便抽空去参观了一下.驱车10多分钟便来到了庙沟村,从村南头的 ...

  • 白水 杜康墓 杜康庙 杜康泉

    杜康,字仲宁,相传是夏代人,为酿酒之祖,称酒圣,他造的杜康酒名扬华夏,死后葬杜康镇康家卫村.当地都称杜康坟,因是平民出身,也没有的到历代官方封号,所以当地村民一直延用至今.杜康可以准确的说是一民间圣人 ...

  • 五台人忆 | 过年回家,往事记忆

    作者简介:张柱章,东雷乡宝穑村人,先后在五台.忻州.太原等地工作,喜爱文字写作,现已退休. 回家 我的家乡宝穑村,地处偏僻,属山区中的山区. 从1961年我到台中上学起,到1986年前,在五台学习.工 ...

  • 上党区全部村名

    太行明珠长治县,山川秀美好风光. 五乡六镇三百村,村村都有好名堂. 东故县,西故县,一河相隔东西悬. 南仙泉,北仙泉,两眼仙泉竞甘甜. 王坊李坊和经坊,三坊村民好街坊. 郝店苏店和韩店,文明村镇三家店 ...

  • 东邑

    沟东村简介 沟东村位于潞城市东南部四公里处,全村62户,220口人.村党支部党员16名,支村两委班子5人.今年以来,沟东村紧紧围绕潞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六村联创"竞赛目标,结合沟东 ...

  • 两处意外的发现

    两处意外的发现 文/李宏如 我年已80虚岁,心脏还有点毛病,但仍有一点精力.于是找到一项既是游玩又是工作,既能健身又利于保护林木的事情--帮助县林业局调查百年以上的古树.没想到在调查中有些意外发现,使 ...

  • 从古罗马到十字军,西餐始祖香草王国:意大利美食文化的历史渊源

    提起文明古国意大利,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毁于火山大爆发的庞贝古城.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还有拉 ...

  • 贺职乡寺沟的传说

    欢迎赐稿,赐稿邮箱scgsjzb@163.com 贺职村地处神池县的西南角,贺职寺沟在村南普明山.山鸡叫山两山相夹之中,因沟内寺庙众多而得名. 据考证寺沟是新石器遗址,寺庙最初为唐朝时修建的,后来数毁 ...

  • 解密中国传统数术文化的三大绝学,太乙、六壬、奇门的历史渊源

    解密中国传统数术文化的三大绝学,太乙、六壬、奇门的历史渊源

  • 姜晓云 | 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演进(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这个一体化,既是一个历时性的进程,也是一个共时性的展开,更在当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纵深推进:既包括区划管理的因素,也包括经济地理的因素,当然也包括文化等因素. ...

  • 当代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当代千家姓之章姓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章 章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二位,在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分布最广.当今章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总人口大约有157万. 得姓始祖齐太公.名尚,字牙,后世尊称子牙,( ...

  • 著名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当代千家姓之庄姓的历史渊源

    庄 庄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位,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台湾.当今庄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总人口大约有162万. 得姓始祖楚庄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旅.吕),春 ...

  • 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百家姓之易姓的历史渊源

    易 易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四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当今易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性的0.13%,总人口大约有175万. 得姓始祖中山武公,名窟,西周桓公之子.东周时期中山 ...

  • 著名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百家姓历史渊源之齐姓

    齐 齐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直一十三位,河北.河南,山东和东北三省是齐姓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当今齐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大约有176万. 得姓始祖姜太公,姜姓,吕氏 ...

  • 文化学者冯志亮先生解析邢氏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传承

    邢 邢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一位,在山东.河南.河北分布最集中.当今邢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人口大约有192万. 得姓始祖周公旦.姓姬,名旦,又称叔旦,周文王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