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法惹争议

2019年12月,印度《公民身份修正议案2019》(The Citizenship Amendment Bill, 2019, CAB)在印度人民院和联邦院顺利通过,总统拉姆·科温德正式签署,标志着该议案正式成为一项法律。

然而,由于该修正案给予因受“迫害”逃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来到印度的“非穆斯林”宗教少数群体印度公民身份,而在印度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有反对党议员指出:新公民身份法是莫迪对印度的二次分裂。在邦一些邦,有人烧火车抗议;在邦一些邦,有人切蛋糕庆祝。

此时的印度,真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违宪法原则和精神

这次引发骚乱的公民身份修正案,实际上从2016年已开始着手进行,后几经周折,于前不久终获议会通过。

新修正法规定,截至2014年12月31日,凡是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三个国家的因受“宗教迫害”的移民,且早前因印度《护照法1920》或《外国人法1946》的相关条款被划归为“非法移民”的群体,现在可以合法申请获取印度公民身份。不过,这些“非法移民”只涵盖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和天主教在内的6个宗教群体。此外,该法案将来自上述6个群体的归化入籍条件从早前的在印居住总时长11年的标准降低为5年。

从表面来看,这份修正案对非法移民更加友好,更加宽松,但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会注意到,法案“刻意忽略”了来自这些国家的穆斯林难民。有评论人士指出,该法律不仅不符合印度所秉持的世俗化和多元化的传统,从本质上来看,该法律也是对宪法所维护的平等和宗教非歧视原则的冲击。

印度宪法第十四条至十八条为宪法的平等权原则部分,也是宪法赋予印度公民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其中宪法第十四条规定,“在印度领土范围内,国家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法律上之平等,或法律上之平等保护”;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不得仅根据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或其任何一项为由,对任何公民有所歧视。”显而易见,修正案不符合印度宪法中规定的宗教平等原则,其涉嫌歧视穆斯林的意图昭然若揭。说穿了,该法案仅给予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遭受“迫害”的非穆斯林教徒以公民身份。

印度人民党高级官员辛格·楚欧汗就曾指出,对于那些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非穆斯林难民来说,“莫迪就是上帝”,“这些人目前犹如生活在地狱中,是莫迪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该法案一经推出,印度东北部地区、首都德里、孟买、海德拉巴德以及加尔各答等地区先后爆发了激烈的游行抗议,招致穆斯林群体和世俗主义者的强烈愤慨。在德里和西孟加拉邦,穆斯林群体担心他们未来将不得不生活在怀疑与恐惧中。宵禁、互联网和电话通信服务中断、警方闯入大学校园等情况屡见不鲜,上百人在示威游行中受伤。

国大党领导人、西孟加拉邦教育部长帕莎·查特吉说:“我们希望立即废除这项带有分裂国家性质的公民法。我们的邦政府已经表示将不会在西孟加拉邦实施该修正案。我们呼吁人民以和平方式进行抗议。”据印度News Nation电视台报道,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国大党主席马玛塔·班纳吉在呼吁和平示威的同时,公开反对中央政府推行《公民身份法修正议案》,称其为“对人性的折磨”,并走上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街头,领导反对修正案的和平抗议游行活动。

对此,莫迪严词否认了这些指控。据印度《论坛报》报道,莫迪在贾尔坎德邦东部举行的一个集会上说:“为了给予那些逃往印度并被迫以难民身份生活的人以尊严,两院均通过了《公民身份法修正议案》。国大党及其盟友却以《公民身份法修正议案》为由到处煽风点火引发暴力事件。东北各邦人民不希望诉诸暴力,他们(国大党支持者)到处纵火就是因为没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的行为正说明通过修正案的决定是百分之一千正确的。”

莫迪政府意欲何为

分析人士指出,新法案通过之前,莫迪政府在议会中连威慑带恐吓,凭借各种手段大力推动《公民身份法修正议案》。那么,在当前应将提振印度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紧要关头,莫迪亲手酝酿政治危机并将全国“拖下水”,莫迪政府这样做,意欲何为?

不少人注意到,内政部长阿米特·沙在阐述政府推动该议案的理由时,将整个背后的逻辑起点放在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因采取宗教标准而造成印巴分裂后的惨痛结果,鉴于此,印度人民党政府为弥补常年在巴基斯坦等穆斯林国家受宗教迫害的非穆斯林群体,于是力推该项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对于此种观点,人民院议员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认为,内政部长“没有好好上历史课”。事实是,最新通过的公民身份法案以正式法律的形式创造了一个“受迫害的外来移民群体”,并且以宗教为划分标准明确了法律适用的范围,其本质是一种区别对待。

《印度时报》进一步指出,新法案不仅仅服务于那些受到宗教迫害的6大宗教移民群体,该法案“在莫迪第二个任期内推出,更大程度上为了短期内引导社会舆论焦点,尤其避免过度关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乏力的现实困境”。自从印度2015年修改了GDP的计算方式,其随后成为了世界GDP增速“最快”的国家。媒体报道,在莫迪第一个任期内,虽然印度6.6%的经济增长势头还不错,甚至2016-2017财年GDP增长率更是达到了8.2%,但是其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私人投资乏力、金融体系不稳定、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

早在2014年,莫迪承诺,他将大兴制造业,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然而,据印度政府一项调查显示,2017年至2018年印度失业率攀升至6.1%,失业率已经达到了45年来的峰值,而农业收入跌至18年来的新低。从国内摩托车、汽车销售增长率、零售贷款增长率、航空客运量和铁路客运收入、水泥生产量、钢铁消耗增长率等传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来看,莫迪第一任期的实质表现都不如上一届辛格政府。目前来看,经济下滑已经成了印度人民党再次当选的最大风险。

公开数据表明, 2019-2020财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跌至5%,2019年印度失业率再创新高。其它民生类议题例如雾霾、河流的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公共医疗投入以及教育支出等方面,莫迪政府更是表现平平。印人党政府显然并不希望这些话题成为选民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他们更希望传统的“印-穆”话题继续占据大众关注的视野,于是就有了《公民身份修正议案2019》接连闯关夺隘。

印度教民族主义有所抬头

在甘地和尼赫鲁眼里,印度应该是一个世俗国家:在印度,多种宗教、语言应该共存,人人平等。显而易见,莫迪的观念与主张和甘地和尼赫鲁格格不入。

莫迪长期以来是极右翼团体“民族卫队”的活跃分子,该团体认为印度应该成为以印度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印度教徒的权利应该优先于穆斯林和基督徒,他们将异教徒视为对印度教社会的威胁。事实上,此次《公民身份修正议案2019》的颁布,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在莫迪第一次竞选总理的时候,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并没有“锋芒外露”。在社会治理方面,莫迪政府充分利用了公众对腐败的愤怒情绪;在发展经济方面,莫迪扬言要实现“印度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然而,从目前来看,莫迪政府的这些努力,似乎正在化为泡影。由于经济方面的不景气,莫迪政府希望放手一搏。当前,面对印度经济近期持续低迷,印度财政、货币政策频频刺激又无法奏效的情况,印人党亟需新的与印度教民族主义相关的议题。

从表面上看,公民身份修正案是为一部分外国难民分忧解难,并包含慈爱之心、恻隐之心的法案。为什么这一旨在为国际难民简化归化程序的“包容和慈爱”法案反而引发了巨大争议和暴力?“人权观察”的南亚观察员Meenakshi Ganguly曾经指出,“穆斯林要担心的不仅仅是骚乱,还有许多其他荒唐事。比如有穆斯林吃牛肉而被暴徒杀害。”这是指在2015年9月,50岁的Mohammad Akhlaq因谣传他吃过牛肉,因此被殴打致死。因为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而数百万穆斯林和其他少数群体则以牛肉为蛋白质来源。从这一事件不难看出,越发激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恐对穆斯林造成更大的压力。

果不其然。4年后,《公民身份修正议案》强行闯关,并最终成为法律。该法案的颁布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抬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印度时报》指出,事实上,示威者反对修正案的核心原因,正是抵制修正案中含有的“宗教歧视”元素,担心印度偏离世俗主义的立国传统,而走向印度教民族主义极端。该修正案不仅完成了莫迪将印度变为“印度教徒天然家园(Natural Home)”的承诺,成功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内涵延伸覆盖到其他国家,还意味着印度将是“所有印度公民的祖国”,同时也是“所有印度教徒的祖国”。

从某种角度看,该修正案加上“国民身份认证制度”将有可能成为印人党剥夺印度穆斯林公民身份的武器——但这却有利于印度教民族主义极端分子将印度打造为“印度教徒之国”,并用以宗教身份为标志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取代以公民身份为标志的印度民族主义。

“莫迪的经济许诺没有完成,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来转移视线,这使得印度民族主义转向为印度教民族主义。”分析人士早就指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