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乡和榆社发现了两处金代“文殊殿型”减柱造实例
大家都知道五台佛光寺的文殊殿为金天会15年(1137)重建,是金代目前体量最大的悬山顶建筑,它面阔七间、进深八椽。有阑额与普拍枋,檐下斗拱柱头为五铺作,各补间为出斜拱五铺作。内部梁架应该是四椽栿接前后乳栿的结构,如果按梁栿交点应该立有12根金柱,但是其前后槽纵向均施大额枋下面由粗壮的立柱和绰木枋承载,在不同位置都作了相应的减柱处理。前槽用2柱将殿内长度分割为中间三间,左右各两间之距离;后槽也是用2柱仅立于当心间佛龛左右的平柱位置,而左右各分为三间之长的距离。整座大殿将柱子用到最少,共减柱8根。文殊殿结构因内柱的减少,增加内额的净跨,从而产生特殊的构架。我们将具有此特征的结构称为“文殊殿型”减柱造。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当年梁思成先生将此例说成是宋金时期的孤例。
在走访晋东南的过程中,看到有不少使用减柱造的做法,但大都是单槽减柱,如都是面阔五间进深六椽的武乡东良侯洪济院后殿(金)实施后槽减柱、屯留姬村宝峰寺正殿(元)为后槽尽间减兩柱等。此次出行中发现了两处与“文殊殿型”结构完全一致的金代建筑,都是悬山顶,前后槽纵向均施大额枋。它们是武乡故城大云寺(金.国5)和榆社岩良福祥寺(金.国6)的两个正殿。
大云寺位于武乡县故城镇故城村中,原为东汉涅氏县治所,后为岩静寺,北宋治平元年改称大云寺。现存正殿为金代建筑。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悬山顶。檐下施阑额与普拍枋,斗拱仅有柱头铺作而无补间,为单抄单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内部梁架结构为“文殊殿型”,结构是四椽栿接前后乳栿,但是前后槽纵向都施大额枋减柱,下面立柱粗壮绰木枋承载。前槽只立兩柱,将当中分为三间,左右分为各一间;后槽只在明间位置立兩柱将左右各分为两间距离。整个大殿应该有8根金柱,但总共减柱4根,也是将柱子减到了极致。此殿与文殊殿区别在于只有面阔五间而文殊殿是七间,另外,由于文殊殿跨度更大,纵向使用的是大额与由额之间加入斜撑、蜀柱等的复合形式来加大额枋应力的强度;而大云寺正殿内只是使用粗大的内额,神奇的是大云寺的额枋下至今并没有加入维护性的附加立柱。
福祥寺位于榆社县河峪乡岩良村的云竹湖畔的梨园半岛上,始建于大晋开运三年(946),金代重修,现存正殿为金元时期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悬山顶。檐下有阑额与普拍枋,斗拱铺作柱头和补间各一朵,均为单抄单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耍头昂形。内部梁架结构也为“文殊殿型”,结构是四椽栿接前后剳牵,但前后槽纵向均施大额枋减柱。前槽只立兩柱,将当中分为三间,左右分为各一间;后槽只在明间位置立兩柱将左右各分为两间距离。整个大殿应该也为8根金柱,但总共减柱4根,也是将柱子用到了最少。与大云寺正殿相比,面阔都是五间,只是进深是三间(六椽)小了一点。
以上两例,都产生于金代,可以说都是佛光寺文殊殿的缩影,当时这像是一种流行趋势,将柱子用到最少,使大殿内极度宽敞,增加了信众的祭祀空间。也反映出金代的工匠们别出心裁,开大额减柱的先河,使用最少的材料来干大工程。从此之后,减柱造在金元风行一时,特别是后人还将内部施大额枋的手法使用到大殿外部的前后檐中。到元代将移减柱运用发展到了最高峰,直至明代仍有同样手法的遗存,这也在中国建筑史中划上了里程碑式的浓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