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眼里的世界第一,外地人眼里的毒药,豆汁都不算啥
作为首都的北京,除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外,特色的美食小吃也是非常的多:
咸有爆肚、茶汤、炒肝、豆汁、灌肠、焦圈、三鲜烧麦、馓子等,甜有艾窝窝、糖卷果、豌豆黄、蜜麻花等,不到北京吃这些小吃,怎么算是到了北京呢?
不过总有这么几样东西让外地人摸不着头脑,时时刻刻敬而远之,而北京人却视其如命,几顿不吃就“浑身难受”!
这些“别人的砒霜”究竟都是什么呢?
豆汁
说起豆汁儿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可以说是一道非常著名的北京美食。
但问题是,很多外地人喝上一口就会吐,因为这种豆汁儿主要是用豆渣发酵而成的,所以喝起来有一股非常浓郁的酸臭味。
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
传说,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实喜欢喝豆汁的并不局限于民族,也不拘贫富。
旧时,有穿戴像是显贵样子的人,如果坐在摊上吃灌肠或羊杂汤,就会被人耻笑,但在摊上喝豆汁却不足为耻。
卖豆汁的也不在乎来的客人是什么地位,只顾从粉房将生豆汁挑来,在庙上就地熬熟。
摊位前面会设个长条案,上摆四个大玻璃罩子,一个放辣咸菜;一个放萝卜干;一个放芝麻酱烧饼、“马蹄”;一个放“小焦圈”的油炸果。
说起来这豆汁不仅味道独特,还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
可往往外地人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呢!
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其实是老北京人非常爱吃的一种咸菜美食,而它主要是用白菜和芥末腌制而成的,所以口感算是比较爽脆的,但如果是不爱吃芥末的人,吃上一口就会被刺激哭。
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
众所周知,北京人冬天爱吃萝卜白菜,这道菜可是老北京年夜饭里必须的,满族人尤其喜欢吃这道凉菜,在冬季和初春时盛行。
这道菜的灵魂黄芥末是芥菜的种子研磨而成的,呈黄色,多用于辛辣凉拌菜。
除调味外,芥末还可以用来食疗风湿性疾病。北方冬天,人们减少了活动,身体僵麻,芥末墩儿中的大白菜和黄芥末有助人体“通络”。
说起这芥末墩,还有个坊间趣闻——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老舍是满族人,小时候家里穷,难沾荤腥,改善生活就是吃“芥末墩儿”。
后来他有钱了,最喜欢的还是这一口。与胡青结婚的时候,他没别的要求,就希望夫人会做“芥末墩儿”。这可难不倒胡青,因为她也是吃“芥末墩儿”长大的。
卤煮
卤煮可是一种在北京随处可见的具有老北京特色的风味小吃,北京人对卤煮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
虽然逐渐食物的多样化致使不是每天每顿都要吃上一碗卤煮,但一定会时不时的想起那熟悉的味道。
出门在外的游子一定会在饿肚子的深夜第一时间想起卤煮那浓浓的家乡味。
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的时候,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于是经过民间百姓的相传,就流传了下来,成了今天的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的食材都很普通,没有什么名贵的食材,主要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然后再放入炸豆腐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等辅料。
这卤煮出来的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深受大家的喜爱。
发展至今,卤煮已经不再是那个代替“苏造肉”的“穷人专属”,而是深深融入了北京人血脉的乡情和慰藉,是老北京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见证!
炒肝
“浓稠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 《燕都小食品杂咏》。
这是描写炒肝的竹枝词,所谓竹枝词,记述的是旧日京城内景致和百姓生活,从字面上就能让读者感受到炒肝的模样,汤汁厚芡,肥肠块夹在其中。
炒肝的主要食材就是肝脏、大肠等,然后用蒜等为辅料,再用淀粉勾芡而成。很多人因为它的卖相不太好,都不喜欢吃这道菜肴,
不过近几年社交媒体捧火了炒肝和卤煮,昔日只有北京人才喜欢的本地味道,竟取而代之炸酱面的地位,成为京味小吃的代表。
老北京人对“炒肝”情有独钟,早年达官贵人也不乏其人,甚至诞生了前面的竹枝词,这足以见得老北京人对“炒肝”的喜爱程度,充满了赞誉的情怀。、
不过,北京作为六朝古都,虽然商业繁荣由来已久,但很多百年老字号还是逃不过历史的变迁,比如这炒肝的“创始者”会仙居,如今就早已没了踪影,让人惋惜不已。
麻豆腐
麻豆腐本尊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来它跟这“麻”没有一点关系,倒和豆汁有点亲缘。
做豆浆剩的黄豆末是豆渣,这绿豆末就是大名鼎鼎的“麻豆腐”了。
麻豆腐是出自旧京的粉房,粉房原来是出产粉皮淀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随碾随加水,同时这豆子就分成了三种东西。
顶细的成了豆浆,是正品,用来做淀粉;顶稀的成了汁儿,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份,就是麻豆腐。
它的颜值和味道都非常奇怪,这种麻豆腐主要是用羊油、黄酱、辣椒和豆渣一起炒制粘稠的,所以看起来脏兮兮的,而且味道也非常酸臭刺激。
不过别看它样子不起眼儿,那也在京城里“摸爬滚打”了好几百年了。
据说京城的国粹名角都好这口儿,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夫人陈慧琏做的麻豆腐在梨园就非常有名,梅兰芳的夫人也很爱吃炒麻豆腐——怎的炒好吃、怎的绝配吃法——都门儿清!
这就是北京最“另类”的五大美食了,北京人当个宝,顿顿离不了,咱大家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