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李大人,时代变了!就算有这些练兵诀窍,还是只有我才能救淮军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395,阅读时间:约8分钟

袁世凯老家是河南不假,但他的家族关系网都在淮军系统,是地道的淮军子弟。作为淮军子弟,袁世凯对李鸿章并不忠心,甲午战争前后,袁世凯就上蹿下跳,一度给翁同龢当过说客,要求李鸿章走人,后来还跟过荣禄。但李鸿章对袁世凯却容忍再三,不但要求清廷免除袁世凯的责任(在甲午战争以后,很多人认为他是挑起事端的元凶),还把淮军大量人马送到他麾下,甚至交出了淮军的800万两银子小金库。李鸿章真不是袁世凯亲爹,他这么维护袁世凯就是看中了袁世凯的练兵才能,要保全淮军。
在甲午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袁世凯就发现了淮军的问题,提出了“李大人,时代变了”的质疑,在三个方面开始编练新军。他首先提出淮军练兵的西法不得要旨,认为淮军平常练的队列不错,但打仗还是剿匪那套,要淮军变排队枪毙为散兵战术。(“洋人用兵 , 概分四排 。队前一排散打 , 败则退至第三排后整队 。以二 队按步散进接应轮流不断 。后排亦可防抄包 、 傍击又后队数十里 驻兵设防 , 遏退兵 , 整残卒 , 虽败不溃 。各军平时操练亦有此法 , 然临阵多用非所学 , 每照击土匪法 , 挑奋勇为一族 ,马 奔直前 , 宛同孤住 。喘息未定 , 援后不敢放枪 ,恐自击 。只恃襄前数十人乱打 。且援拥易中弹 , 因难制胜 。⋯ ⋯ 请禀帅饬 各军均照西人用法认真领略 , 应免溃乱 。挑奋勇只可出奇旁击 , 未可对敌 。现枪炮甚利 , 必须分排散打 , 否则战无不濟 。”)。
为了改变战术,他首先从编制入手。袁世凯的新军和淮军不同,不是传统的五百人一营(加上长夫180人,总兵力为680人),而是1000人的步兵营。新军一个步兵营分成4队(一队250人;淮军的队有12人,是基本作战单位),每队分成三哨(一哨80多人,这个和淮军传统编制相当,淮军前后左右四个哨人数是100人,亲兵哨的人数是72人),每哨兵又分成六棚(每棚有十几名战士)。新军作战中以队为基本作战单位,相对于全营行动的淮军是一大进步。
在具体战术安排上袁世凯新军以纵队行军作战为主,采取德式一连三排前后叠列纵队队形 (每营分为四队 , 每 队分为三大排 , 每大排分 为 二小 排 , 均有弁目层层 节 制 ),完全抛弃了淮军“以五哨为 一 营”分成四队的横排战术。在军官层面上袁世凯更是远比李鸿章大方,新军作战的核心就是有众多的低层军官按照既定的作战目标小编队纵队进军,因此新军五个步兵营就需要180名军官,是传统淮军的三倍以上。新军一方面从学堂里要洋学生,一方面又从淮军旧官兵中大力选拔军官。
最后淮军还有上万人的军事合练,在集体作战方面也超过了常年只以营为单位作战、训练的淮军.新军从基层到集体,从火力到战术配和都超过了旧淮军,李大人要不想淮军被彻底淘汰就只有把大量部下都送给袁世凯,以实现淮军基团的权力交接,把淮军的种子打进了北洋军的体内。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