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战争史上,战场溃散的败军很少敢攻击督战队,这是为什么?

督战队古已有之,到底出现在什么年代,最先出现在哪个国家的军队里,已经无法考证。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督战队”一词,不过中国古代中的监军,跟督战队的职能相似。
《新唐书.宦者传.刘贞亮》记载说:"出监宣武军,自置亲兵千人……高崇文讨刘辟,复为监军。"
土木堡之变后进行的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最高军事统帅于谦也使用过督战队。面对士气高昂的瓦剌军队,于谦不得不向明军下了死命令:
“有盔甲军士但今日不出城者斩” 。
谁斩谁?怎么斩?
明军开到北京城外列阵后,于谦随即让士兵把城门关上,再次下了一道命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谁来执法(斩),史书描述的很清楚了,他们当然就是督战队,如果没有督战队,命令就是一句空话。
之所以要督战,就是防患于未然,处置个别逃兵,防止士兵的恐慌情绪在军中蔓延,形成一发不可收的局面。
一旦这个局面已经出现,兵败如山倒,谁也阻挡不住。
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都有督战队,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督战队。
日俄战争时期的203高地争夺战,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躺下了将近10万具尸体,“血肉横飞,伏尸累累”,“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是人与钢铁、燃烧着的石油、炸药和尸臭的斗争。” 日军总指挥乃木希典抬棺决战,他的一个儿子死在高地。
这样残酷的战斗,日军每次组织进攻兵力上万;如果有士兵想逃命的话,没有几倍于逃兵的督战队是挡不住的。
可见这些日本战争工具们是根本不怕死,也不需要督战队的。
零星的士兵逃跑、溃散,那就是白白送死,督战队的子弹可不是吃素的。
首先,督战队武器都先进,逃兵的武器不足以抗衡;其次,督战队都列好阵型严阵以待,正面面对逃兵,逃兵转身就会挨揍,还没有扎好架势就送命了。
最后,督战队的战力往往强于对面的敌军,士兵要败退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同样是死,死在冲锋的路上至少还能为家人争取点福利,个中利害关系,士兵不会不仔细考虑。
但是要是溃散是一大伙人,那威力可就大了。
为什么会溃散,因为战场形势对自己不利,死伤惨重,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逃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他们在溃逃的时候遇到了阻拦,那就是断了他们的生路,这些逃兵们强大的求生欲和破罐破摔产生的能量是无法想象的:
老子向前百分之百都是个死,如果杀了你们这些督战队,也许还会死里逃生,为什么不放手一搏。
再说,靠督战队督战的军队,士兵很少是义务兵,本来就没有献身精神,看到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督战队还要他们做无谓牺牲,心里一定怒火中烧,不拼个鱼死网破就怪了。
最后一点,督战队本身就是惩处个别逃兵的,兵力人数有限。一万人进攻,督战队人数能有一千人就不错了。
所以督战队能压住阵势,往往都是溃散的是极少数逃兵;一旦军队大规模溃散,人数肯定会比督战队人数多,法不责众,大家肯定敢向督战队开枪。
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能说明溃军敢不敢对督战队发动攻击。
1951年4月朝鲜战场上的李承晚的韩军第6师,曾经在1950年10月遭遇过志愿军第40军,被打得体无完肤,因此得了恐中症。
所以韩军第6师再次跟志愿军40军交手一触即溃,韩军督战部队立即对第6师进行弹压,结果没有压住,反被逃兵压没了。
另一个例子,南京保卫战期间,统帅唐生智是个滑头,嘴上说要与南京共存亡,把大船都弄沉到江中,其实自己准备好舰艇打算开溜。
唐生智在逃命的时候,慌慌张张给前线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却忘记给督战队下达了。
当溃退的国军涌往挹江门逃命的时候,守候在那里督战的宋希濂三十六师因为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对这些国军士兵大开杀戒。
溃逃的国军为了逃生,一起抄家伙,用坦克、迫击炮和机枪进行还击,双方在挹江门展开一场“血战”,叫人哭笑不得。
苏德战争中,每次战役苏军都是数以十万计投降、溃退,尽管有斯大林的270命令也阻挡不住,足以说明,溃散逃兵是势不可挡的。
不管怎么说,在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一支强大的军队要靠督战队来监视,不仅不是一件太体面的事,而且也会让人对“强大”二字打上大大的问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