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控制是怎样让人失去边界的
01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
自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在经历自我控制和被控制,从弗洛伊德讲的“肛欲期”开始,孩子通过控制排便获得自我控制感,孩子通过自我控制来满足自己、认同自己、从而建立愉悦感和价值感。
父母也通过对孩子一定程度的控制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和安全意识,比如:控制孩子不能随地大小便、控制孩子不能玩火等,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因此一定程度的控制是必要的,而一旦控制过重,过强,对关系可能就是巨大的破坏。
有些父母也是被自己的父母这么严格管教、过度控制而长大的,所以基于“代际传递”父母们很自然地把这一套逻辑和价值观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也会自动给自己戴上“付出者”'牺牲者”的自我角色定位,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规划好的方向去发展,父母首先越过了边界,孩子也失去了自己的边界。
还有一种父母,在面对他们自己的人生:面对疾病、工作、人际、婚恋问题时有着自己无法解决的焦虑和冲突,于是,在自己孩子面前他们感觉到自己有能力进行控制;
或者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帮助自己实现未完成的期望,而且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严格管制啊,这都是为孩子好啊,孩子将来就知道了啊。“以爱之名实施控制”可能正是源于此。
“我发现我父母偷偷在我房间安装了摄像头,我的一举一动全都被监视,好窒息”
“我妈偷看我日记发现我暗恋班上一个男生,她跑去学校找老师了,好丢脸”
“我父母把我喜欢看的课外书全都末收了,他们说这影响学习,马上要升初中了”
“有时候我不想洗澡,可我妈一天能唠叨我10多次喊我洗澡,真的好烦”
“我妈说我班上的一个男孩子成绩太差是个坏孩子,不允许我和他玩,否则就会惩罚我”
“毕业后我想留在大城市从事互联网行业,可我妈一哭二闹只差没上吊,逼迫我回老家考公务员”
早年被父母控制过多的孩子,习得了父母的控制,在遇到更安全更弱的人时可能会发展出控制行为,而在遇到更强大更权威的对象时又可能重新变回那个“被控制的孩子”,因为那种感受到自己是弱小的、无能的感觉虽然很痛苦,但却是自己最熟悉的。
小蓝的妈妈是一位控制欲很强的妈妈,妈妈总担心小蓝在学校上课会肚子饿,因此总会站在饭桌旁监督吃饭,吃多少饭量也是有规定的,如果没有按规定的饭量吃完,那么妈妈会使用十八般武艺来强迫,甚至让小蓝内疚,最后只好把“妈妈的饭”都吃下去。
有时候小蓝会偷偷把饭倒掉一些,但一定要倒的恰如其分,不能让妈妈看出端倪,长大以后其实妈妈已经不在身边一起生活了,但每次吃饭还总会留一口,潜意识里在完成对妈妈的攻击和反抗。
除此之外,妈妈还会交待小蓝做家务,一旦没有按妈妈规定的时间和家务要求完成,妈妈小则板起脸,大则责骂道:“你这个孩子真不懂体谅妈妈,妈妈这么地辛苦出去工作,叫你做个家务这么懒惰,养个孩子有什么用啊!”眼里露着凶光和嫌弃。
小蓝做完作业想看会《西游记》可妈妈也不允许,妈妈认为看电视影响学习啊,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怎么能有出息啊,将来怎么帮妈妈实现未完成的大学梦啊,妈妈只好更严格地控制孩子看电视,出门散步回家后还会特意去摸摸电视检查是否有温度,来确保小蓝没有偷看电视。
小蓝终于在妈妈的“控制”下变成一个听话的执行者,不能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得照顾别人的情绪,别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才是最重要,而自己是唯一可以首先忽略的对象,对单位里权威领导下达的任务不敢提出不同意见,经常为了领导的紧急任务加班到下半夜。
丈夫对小蓝呵护有加,她在丈夫面前感受到真实的安全感。
夫妻俩对家务做过分工,小蓝负责买菜、做饭、拖地、洗衣;丈夫负责洗碗、倒垃圾、维修家电,一切井然有序进行着,直到有一天丈夫因为玩DOTA游戏太入迷而没有按约定洗碗,小蓝顿时特别生气地指责老公:
'你为什么不按约定洗碗,你为什么要'沉迷'于游戏,你怎么都不体谅我工作一天那么累,回家看到那么脏的厨房的心情吗?!”并且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丈夫的手机,强行关掉游戏,强迫丈夫立即收拾厨房的残局。
事后,小蓝回顾这件事的时候,突然一惊:自己怎么那么像当年的妈妈?!自己怎么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妈妈的样子?
想起,当年自己面对妈妈时的委屈、恐惧、愤怒,好像至今还卡在心里,痛定思痛,小蓝决定找到专业咨询师来帮助自己,重新梳理自己和妈妈的关系,特别是针对家务这件事梳理出新的认知,将自己从旧认知里解脱出来。
原来呀,家务本身是愉悦的一件事,当你想做的时候你就做,当你不想做的时候也可以偷懒,也可以找第三方保洁公司来做,正如妈妈的十八般武艺一样,解决家务的方法也很多,把自己从应该和必须中解放出来,从妈妈的控制中解放出来,真正地允许自己,带着这份觉察愉悦地做家务,有了这样的理解,也就不再对老公不做家务进行严格的挑剔了。
同时也体谅了妈妈当年的不容易和局限。
而作为父母也需要开始为自己树立边界了,学会区分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孩子的,哪些是需要控制的(帮助孩子成长),哪些是需要放手的(妨碍孩子成长的)。
然后也开始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情绪、期望去负责,也邀请孩子从一些小事开始学会为自己负责,因为说到底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真相是:我陪你一程,然后目送你离开。
02 领导对下属的过度控制
职场上之所以设置领导和下属岗位,是因为大家在各自岗位上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领导负责团队目标制定,计划安排,同时领导有权力对下属的工作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是非常合理的状况。
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领导总是不停地挑刺,不停地贬低下属,不停地要求下属必须按自己规定的方式去完成工作,否则就发脾气、搞孤立、给穿小鞋,这就属于过度控制了。
“你们在我眼皮子底下,别想偷懒”
“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笨,脑袋进浆糊了,这么基础的材料都做的这么烂,我很不满意”
“但凡出公司的门,哪怕只有5分钟,请务必向我请示”
“在工作会议现场,从头到尾都是领导自己一个人说,典型的'一言堂’”
“跟下属面谈领导说了20多分钟,下属想说的话又咽回去了”
“就按我的方案做,听我的”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领导越控制,越说明可能内心深处特别自卑,不自信,没有安全感。按理说,已经身居领导职位,不管是专业能力还是团队管理协调能力都是被企业所认可提拔的,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从世俗角度来看已经是拥有一定的权力了,可既然手握权力又为何还要极力控制?因为害怕失控呀,因为缺乏安全感呀,因为不自信呀,因为自卑呀。
说到自卑,有一种自卑是真实的,内心是自卑的,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不自信、躲避、害怕。 具体可能包括:
会因为对自己的某一个部分不满意泛化到对自己整个人的不满意,觉得自己长相难看,鼻子太大,身材太胖,声音太粗,个子太矮,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而且会尤其更关注自己不好的部分,哪怕周围人明明觉得没什么问题,可当事人却觉得好大的问题,从而陷入自卑和自我否定状态;
还有一种是关于事情的,在一些事情上受过挫折,比如:当众被同学嘲笑、高考失利、被对象分手、失业,从而开始感受到自卑,不再相信自己能做到。这类型自卑最起码很坦荡地敢看见自己的自卑,他人的鼓励和接纳是有可能帮助到他们。
还有一种自卑是充满迷惑性的,内在明明有个角落自卑、脆弱、不自信,但自己太害怕面对这份脆弱了,因为曾经的这份痛苦是如此的强烈,于是发展出一种防御机制就是:我看不见它,那么它就是不存在的了,我就依然还是我认为中的霸气领导。
可放在人际关系里,那份连自己都无法面对的自卑,又常常会透过他人反弹回自己身上,而自己又无法面对这一部分,于是,就通过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控制他人的方式来保护那个属于那个角落的自尊,这样自己就不用体验到不够好的不堪了,就完成了自己足够强大的自我论证了,实现内心的秩序感维护。
本质上是无法面对自己的脆弱和不堪,通过控制他人来让自己获得强大,是“曲线救国”的方式。
这些周围的环境和人,尤其是比自己职位更低的下属更好控制,下属就像他的救命稻草一样,通过控制他人并且因为成功地控制了他人,从而证明自己强大、有力、有魅力、绝对正确等来稳定自己的内心,由此构成控制。
朋友莉娜在一家医药公司上班,在跟领导沟通时经常感觉到压力,聊完之后发现莉娜的直属领导A是一位典型的控制型领导,这是莉娜压力的来源。
A的父母都曾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A出生后家里依旧非常贫困,父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告诉他:以后我们家庭的命运就靠你上大学来改变了。后来通过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勉强完成了大学学业,在大学期间曾经多年没吃过肉,过年没有回过家,就为了能省些钱,听到这里不免对A有些心疼。
莉娜通过领导的只言片语也知道A对自己的这个部分是极度自卑的,不愿多提及,偶尔有一次喝多了轻描淡写地提完之后A陷入一种悲伤的情绪中,大家都不敢说话了。家庭环境造就了他独立自强,他总比别人更努力,在工作十年之后顺利地当上了医药公司高级总监位置。
故事到这里,真的挺美好,一个励志的小孩,一个改变了家庭命运的小孩。而A在权力的驱使下,也发展出一些让下属们不舒服的控制行为:
下属向他汇报工作时,他十次有九次会频繁使用指责型言语,指责这没做好那没做好,然后还会拿员工张三、李 四、王五来对比并攻击,甚至指责内向型下属性格是有缺陷的,莉娜觉得每次和他沟通后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莉娜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永远也得不到领导的肯定。A也会经常在背后贬低他人,说谁谁谁很LOW,好像只剩下他自己是好的
下属接到朋友电话,出去接了个电话没在位置一会,A必定会问:你刚才去哪里了,一定要仔细进行调查盘问
针对医疗销售方案下属提了个建议,A不同意下属的建议,在会议现场直接跟下属发飙,事后A会故意在其他事情上对下属找茬要当众检查他的工作内容,核实他的数据,当众冲他发脾气
团队聚餐时大家是随意坐,跟自己比较要好的人坐一起,或者随便找个空位坐下来,领导A可不同意,他站起来大手一挥,要求大家按他分配的规则来就座,大家面面相觑挺尴尬地调整了位置
对于这样的领导,下属要记住凡事多汇报,多请示,多照顾他的不安全感,如果处理得当还是能合作,但如果你并不愿意做这么多,你也大可转身离开这样的领导。
领导需要看见自己的脆弱所在,接纳自己的这个部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和事,我们都是整体上是好的,我们有好的一部分,我们也有不够好的一部分,接纳自己是第一步,学会应用自身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冲突,而不是向外寻求控制。
03 对伴侣的过度控制
有的伴侣认为自己长相配不上对方,身材配不上对方,工作不如对方,能力不如对方,一定是因为自己狗屎运加上有神灵相助才能跟对方结婚,不相信对方是真正接纳自己的。
于是一边暗自垂怜一边害怕随时会失去对方,对方越优秀自己就越害怕,越害怕越想抓住呀,越害怕越想控制呀,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不仅如此,他甚至还会试图阻止另一半变的优秀。
有的伴侣因为生活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如一方工作调动去另一个城市工作,伴侣从过去朝夕相处变成异地,而如果另一方曾有分离创伤,这可能激发不安全感和被抛弃的感觉,因为害怕再次体验被抛弃,所以发展出过度控制的行为。
有的伴侣因为曾遭遇过另一半的背叛(暧昧、出轨),虽然对方已经承诺回归家庭,可还是担心过去的背叛会再次发生,就开始本能地捍卫着、坚守着,关系也并不能长久。
“我出差要求我每天视频通话5次,哪怕我正在工作也必须随时视频,就为了监视我”
“我丈夫要求出门必须向他报备说明,到了现场必须拍照留证,我很生气但又不敢反抗”
“我妻子不允许我的电话和微信里有异性朋友,她会一个个打过去询问是什么关系,最后再拉黑掉”
“哪怕只是跟一个异性正常打招呼,回家后也会有一顿盘问,说我招蜂引蝶”
“我丈夫不允许我穿低于膝盖的裙子,我现在好多年没穿过裙子了”
“我妻子说必须要勤俭持家,每个月只给我400块生活费,好郁闷”
“我接到一家公司运营总监职位的OFFER,可我丈夫一直数落说我不行,不让我去,还呕气”
“我只要出门超过1小时,我妻子就会电话连环CALL,我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
“我妻子强迫我去找市场营销类赚钱更多的工作,否则以离婚相逼”
光光看上面的案例描述,我就已经相当窒息了。
我想,伴侣是继父母之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亲近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吃着一锅饭,睡着同一张床,聊着属于两个人说不完的悄悄话,这是亲密的部分,但另一部分事实是:
伴侣他们也分别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尊重对方的独立空间和思想。
而作为被控制的伴侣,也可以问问自己:我愿意吗?我快乐吗?我的底线在哪里?然后你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
04
”向内看“先解决自己的冲突
学会尊重他人的边界
有的时候控制会成功,对方因为爱你,因为怕你,所以愿意接受你的控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控制可能会失败的,因为对方某一天突然觉醒了,突然不想再配合了,突然感觉到已经累了,突然想反抗了,那么,你就会体验到更多的失控,从而引发自己一连串的“失控焦虑”,然后你会想继续加大控制力度,对方继续想逃离,最终将关系推向破裂边缘。
所以,控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前面我们分别讨论了控制型父母、控制型领导、控制型伴侣,都是期望透过外界的人和环境来解决自己内在的冲突,而且一直这么努力地实施控制,你就不辛苦吗?你心疼过你自己吗?你愿意放过你自己吗?
那么从现在起,我邀请你“向内看”,去察觉自己的脆弱、焦虑、不安、低价值感的来源,然后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是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力量来面对它,你会发现当你放下了对他人的控制,他人轻松了,你也得到了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