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张大千泼墨山水画创新对写生创作的意义

文:杨月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0年12月----张大千泼墨山水画创新对写生创作的意义

摘要

张大千的绘画风格经历了“师古法”“师自然”“师我心”三个阶段,他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没骨、青绿山水、泼墨、大写意等技法结合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和敦煌色彩,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泼墨泼彩山水画。文章从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的形成原因、抽象表现以及后世影响等方面分析,为山水画的写生创作实践提供借鉴方法。当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彼此渗透碰撞,古代山水画程式化语言与现代自然视觉资源交替更新,新的审美体系下形成了新的山水画创作表达方式和表达观念,探讨张大千泼墨山水画中艺术语言特征的创新性表达,对促进现代山水画写生和创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张大千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张大千山水画早期从传统绘画中大量汲取营养,借鉴学习石涛笔墨和书法艺术,从自然中写生,后大胆变法,创作出泼墨泼彩山水画。山水画萌发之初就代表着玄学与非客观的自然景物的再现,山水画创作表达中包含着“道”和“笔墨”之美的符号化运用表达。山水画学习者不具备对传统的“道”的认识和对“笔墨”的高度理解控制,就无法进行山水画创作。西方绘画往往会经过科学的训练模式和观察方法,与西方绘画技巧不同的是,传统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学习往往是持续性对绘画摹本进行研究和临习,和摹本相似程度越高,越能达到公认的技艺精湛。张大千早期临摹石涛的作品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在积累传统绘画技巧上十分刻苦,其从日本留学后回到上海,学于书法名家曾熙、李瑞清。曾、李二人精通诗词、书画、金石篆刻,对传统书画理解深厚。在笔法运用方面,张大千结合了勾线、皴擦、泼墨、大写意、青绿赋色等不同技法,既将山水画中的写意性持续延展,又将山水画中的精细和装饰性进行具体的呈现。张大千风格的形成除了受长期对范本的临摹和书法线条的训练影响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张大千在敦煌时临摹大量壁画,承袭敦煌壁画的矿物质颜色使用方法,后远赴国外,借鉴西方观念,创新绘画风格,将墨与颜料泼洒在宣纸上,墨色渲染,在宣纸上留下了丰富的肌理与色彩变化。
二、张大千山水画创新
观张大千的山水画,泼彩法承袭泼墨法,石青、石绿等色彩用泼、积、冲等技法,描绘出浓丽清艳的作品。受李氏父子(李思训、李昭道)青绿山水画的影响,张大千泼彩法是将传统的大青绿山水与小青绿山水的设色方法变为“泼”法,强化了青绿山水画的写意性表达,也让传统写意山水画更加醒目绚烂。他在用色和画面构成上也受到西方绘画影响,画面中设色方法源自青绿山水,却比其更加豪放肆意,色彩呈现出流体画的形式感,用颜色的随机性深浅变化和晕染效果构成画面的朦胧感和神秘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西方绘画的色彩构成不同的是,张大千的泼墨随机性和宣纸上水墨晕染效果形成了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的色彩构成。虽然色彩方法上还是沿袭传统敦煌色彩方法,但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不同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用色。在对石色的掌握和使用上,矿物颜色的覆盖力与水墨材质在表现功能上会有矛盾,不易调和,矿物色的遮盖性会减弱水墨渗化效果。为了画面中的晕染层次效果,使用矿物色应克制或者着重用墨色表现,多数画家会用植物色营造晕染清透的效果。但张大千使用矿物颜色创作的山水画作品透明中不乏厚重,干净却不浮躁,既有青绿山水的明艳动人,又有写意山水的潇洒淋漓,色与墨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张大千山水画创新还表现在线条的使用与造型上。传统中国画线条作为物理运动笔触,存在着绝对的形式美和韵律美,而泼墨画大面积用彩墨铺满,弱化了线条的使用,增添了画面中的块面分割与形式感。由墨色挤压色块呈现出的线条的使用作为山水画中线条的另一种发展,同时也加强了线条在画面中的节奏。墨色相融,构成了面,扩大了线的表现力,强化了线的内涵意蕴,是山水画发展全新面貌形式的抒情性表现。在充斥着墨与色的泼墨泼彩山水画中,墨色与彩色构成了抽象空间,虚掩画面,树木、屋宇等景物隐匿于抽象中。倘若色墨融合构造出的是磅礴气势,那么作为线条的深化——岩石、植物、建筑等具象物象则更倾向于吐露作者内心世界的逸笔草草。墨色融合之处,以“色”布“白”,以“色”衬“虚空”,似悠云又似柔水,虚实结合,交相辉映。
三、张大千山水画创新对写生创作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写生的重要性
张大千受西方写生和艺术创作方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山水画的学习模式,在20世纪中叶,我国首次引入山水画写生教学,我国山水画学习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初学者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仿古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写生,摹古是初学者积累艺术语言表达方式的起点,但仿古范本中的格与法和自我实现个人风格的探索同样重要。正确的仿古方法应当建立在个人变化之上,几乎所有的山水画家实际上都是先复古临摹,然后去变化,或者不变化。复古主义的画家继承与收集范本,总结山水画程式,注重格法,创造性画家在复古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人风格,实际上由于早期的大量摹古形成的审美基础和表达惯性,这种个人风格很难去改变,或者说很难去改变山水画已经存在的风格以及去推翻传统累积的知识。所以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尤为重要,创作者应当保留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与风格,在修习传统优秀山水画的同时需要形成个人独特风格和“道”“法”的修养。时代发展的一维性导致重新退回传统学习模式并建立起一片文化土壤温床是无法完成的,随着分化和包容的艺术发展,传统山水画将会变成一个符号,一座文化的高峰,而新的艺术家只能成为新的探路人,寻找新的自然资源表达方式。
(二)抽象性与形式感强化
张大千泼墨山水画的形式美是由色墨相融而构成,色、墨交融是张大千绘画形式语言的主要元素。张大千的绘画囊括了积墨、破墨、积色、破色、没骨、泼墨和青绿山水等技法,吸收了现代艺术中色彩和观念融合。泼的过程是随机而富有动态感的,泼彩画也同样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律节奏。泼出来的墨色与传统赋色方式有很大差异,随着色彩更多在画面中的留白空间延伸,石青、石绿、墨色互相渗透,其色彩效果犹如蓝绿宝石纯洁、透明,具有抽象性和装饰性。画面中的黑白灰不再是通过线条皴法的叠加和墨色的加深而形成,画面形象被高度概括,随意泼洒的墨、彩流动,汇成既抽象又具体的物象。山水画中更多的技法抽象表达还有待探索,这些探索都是随机生发的。张大千的山水画作品形式感相较于传统山水画更强,在点线面三者中极度加强面的作用,用点表示景物的存在,同时弱化线条的作用,以面的边缘作为线条的存在,具有强烈的空间感。
(三)科学色彩搭配与材料多元拓展
传统山水画的配色体系以素雅为主,现如今,中国画的色彩审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西方绘画语言、材料的融合使当代山水画在色彩上得到了创新,西方绘画的审美习惯和色彩体系的引进也让中国山水画创作有了不同的方向。西方独立色彩学科涉及了诸如颜料性能、种类、品质、耐久性、着色力的研究,中国当代山水画也应合理使用先进的绘画语言和材料,从而取得全新的突破方向和进步。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中国画材料,水彩颜料、日本画颜料、韩国画颜料等覆盖力和中国画接近的材料颜色配合使用才能让画面更加具有张力,层次和质感更加丰富。材料的多元化,带来的画面表现力也不同。一幅写生创作,表达对物象的直观感受非常重要,往往单一的材料和笔墨程式语言会局限弱化客观物象本身。结合不同的使用材料,让材料为画面服务正是每位创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中国将西方绘画创作体系引入后,写实主义与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创作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山水画开始结合色彩体系中对比色原理、同类色甚至是色彩明度变化等方法进行创新。
总的来说,新时代的山水画家应该积极探索绘画技巧,做到创作形式新颖、个性突出、技法运用巧妙,应把写生、色彩、技法笔墨共同学好,同时代和科技一起进步,创作出好的作品。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