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静的家乡在岱山》江南流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武昌造船厂钳工班实习了一年,这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实习生,她身材高挑,皮肤黝黑,一束马尾辫随着她欢快的步伐摇摆。为了表示对新同事的友好,我主动向她问好,给她介绍我们班的同事,可她只是抿着嘴笑,不说话,我明白了,她听不懂武汉话。那时候,我们班很少有同事讲普通话,为了让她听懂我说话的意思,我鼓足勇气用普通话与她交流,结果引来哄堂大笑,因为我的普通话太不标准了,同事们说我是“汉普”,她也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灿烂如花。
  我的普通话确实不标准,但我可以与她正常交流了。她叫静,其实她的性格一点不安静,是个活泼外向的姑娘。她告诉我,她是来武汉投靠她舅舅的。
  我们车间有个篮球队,静报名参加了女生篮球队,她的身材在女生当中说鹤立鸡群一点不过分,加之她脚步很稳,动作敏捷,很快她被推举为女生篮球队队长。每天下班都会训练几个小时的篮球,静都给女生篮球队员讲解篮球的技战术,她说话很多同事还是听不懂。我们车间没有室内运动馆,在水泥地上架设篮球架,划上线就成了篮球场,这样的场地很容易伤人,尤其是伤膝盖。静在训练的时候和一个男生发生冲撞把膝盖摔伤了,伤得很严重。
  我去看静,她看我很内疚的样子就笑了,说你怕我瘫痪在床一辈子赖上你了?我内心想说你瘫痪了我会照顾你一辈子。可是我没有这样说,我并不是不愿意照顾她一辈子,而是羞于启齿。
  静叫我坐在床边,我们第一次这么近的在一起,她告诉我,她的家乡在岱山,我们武汉有个地名叫岱山,我说哪你回家很方便的,她哈哈笑了,说我的故乡可远了,在大海边,家里没有男孩,女孩不出海,可她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出海打渔。
  我长这么大还不知道大海是什么样的,我对大海的认识仅限于歌词里,碧海蓝天是我憧憬的地方。静听我说喜欢大海,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说我带你去我们家乡,去看海,去打渔,尝尝我妈妈做的大黄鱼,可好吃了。
  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能和静一起去她的家乡。那天,静告诉我她要回去了,回到她的家乡。静没有买卧铺票,她说可以节约十几块钱。我送到站台上,我们都没有说话,我们没有与命运抗争的力量。临开车,静在车窗口里对我说,有机会去岱山玩,很美的,真的很美的。忽然一下我泪流满面,看着远去的列车,我使劲点头。列车很快消失在前方,带走了静,。
  多年后的某天,我在整理书籍的时候,看到了那时的日记本,这里面记录了我和静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每一个瞬间都历历在目,字里行间我仿佛可以听见静的笑声,还有她那束不停摇摆的马尾辫。
  我鼓足勇气沿着日记本的痕迹去寻找静的踪迹。
  岱山,我无数次梦里来过的地方,今天终于投入到了你的怀抱。我走出轮船,登上三江码头,湛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映入眼帘,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静告诉过我,她的家乡很美,当身临其境的时候,我不由惊叹道,这是毫无粉饰,毫无雕琢的美,美得令人窒息。
  傍晚时分,我感觉饥肠辘辘,才想起一天没有吃饭了。街上开着一排规模大小不一的餐馆,门口的招牌菜上都写着“岱山大黄鱼”。静告诉过我,她妈妈做的大黄鱼可好吃了。我走进一家餐馆,门口坐着位阿婆,个子矮小,满头银丝,可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见我进来,阿婆忙起身和我说话,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大黄鱼,阿婆笑了说你是行家,很熟悉我们岱山。大黄鱼是岱山的特产,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可红烧、清炖、生炒、盐渍等,烹调几十种风味各异的菜肴。阿婆问我喜欢怎样做得吃。我记得静说过她妈妈红烧的大黄鱼。我告诉阿婆红烧的。
  不一会工夫,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子端出一盘热腾腾的红烧咸菜大黄鱼,岱山人都喜欢做咸菜大黄鱼招待客人,用这两种为主料烧制的大黄鱼,汤汁微咸发酸,鱼肉鲜嫩可口,滋味鲜美绝伦,食之欲罢不能。男子坐在我对面,笑眯眯地看着我吃完一盘大黄鱼,问我,你是来旅游的吧?他热情的告诉我,岱山有十大风景区,蒲门晓日、白峰积雪、鹿栏晴沙、燕窝石笋、竹屿怒涛、渔港栖霞、徐福公祠、金沙依翠、宝塔揽胜、观音驾雾。他如数家珍,给我一一介绍。
  晚上,我在海边找了家宾馆住下,一天舟车劳累,很快入眠。清晨,我在梦中被清脆的鸟鸣惊醒,起身推窗,几只小鸟掠过树梢,徐徐海风扑面而来,晨雾缭绕。林木苍翠于晨雾飘渺之中,远处绿岛隐约,水天一色。我走出宾馆,漫步在林间幽径,迎着薄雾,微风轻拂,空气弥漫着青草的味道,十分清新怡人。
  空中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中岱山别有一番韵味。在雨中我来到古老的东沙渔镇,古镇依着这一片海而建,这里没有江南的小桥流水,而是实心的小巷小街和后院,沿着小巷可以一直走到海边。一条条悠悠的石板小巷,一处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一间间留着古商号印迹的街旁店铺,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感受到东沙昔日浓郁的渔镇风情。
  我在一家手工作坊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一位小伙子做着手工,他冲我点点头,又埋头干活。从作坊出来,来到渔业博物馆,我驻足在一条古老的木船前,静告诉过我,她曾经和爸爸一起出过海,是这条伴随她经历了无数风浪,收获满载而归的喜悦,妈妈站在岸边祈祷风调雨顺,眼巴巴盼望他们平安归来的船吗?
  数天里,我几乎游历了岱山的每一个地方。我多么希望能和静有一个不期而遇的邂逅!
  我站在摩星山巅,极目南眺,海中岛屿星罗棋布,岛海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感受“蓬莱仙岛”的意境。我来到素有“海上香格里拉”之誉的秀山岛,在这里纵情地看海踩浪。我登顶充满神秘和浪漫气息的双合石壁,看石壁残照,这里有雄伟挺拔的石峰,形如刀削的石壁,色彩缤纷的石幔,曲径通幽的石廊,清泓见底的石潭。我徜徉在徐福广场,企图探寻徐福求仙的奥秘,寻找历史和现实的链接点。我参加了从渔人码头到台风博物馆的沿岛骑游,感受岱山最美海岸线,红色的骑行道,金黄色的沙滩,颜色各异的海水以及沿海的木栈道。
  所到之处,我都是在人群里寻找那个熟悉的背影。
  当登上返程的轮船时,我幡然醒悟。岱山,风光秀丽,碧海蓝天,万物宁静致远,如诗如画,仿佛人间仙岛,不正是静栖息的好地方么,岂容我辈世俗之人打扰?
  此行虽留遗憾,但人生总有遗憾,遗憾也是一种美。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江南流(本名刘汉平),男,1958年2月出生,武汉市人,曾做过工人、宣传干部、报社编辑记者,现已退休。1989年在《长江》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及其他类型作品共300余万字。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