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寻找有可能改变世界的35人

北京时间 5 月 15 日,中国 “天问一号” 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在这颗 “红色星球” 上终于出现了中国航天器的身影。
时隔仅一月,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于 6 月 17 日成功发射。当天晚上,航天员乘组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令人惊讶的是,铸就这番伟大事业背后的航天科研团队多以青年为主体,嫦娥团队、神州团队、北斗团队、东方红四号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 35 岁左右。
神舟十二号任务发射场试验队“青年突击队”队长李晓林于今年 3 月进入酒泉发射场执行任务,他说:“这支突击队虽是一支青年队伍,却由总体设计、测试和总装队伍组成。其中作为综合测试,我们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检查飞船的健康,小心护送她到起飞前的最后一秒,以完美状态步入太空。”
李晓林表示,青年突击队队员经常主动加班加点完成测试任务。他们在发射场工作各个阶段拼搏奋进,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注入青春动力。
根据《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国家科技 “三大奖” 最年轻第一完成人年龄均已降至 39 岁以下,青年人才开始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 “冒尖”。
早在 22 年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就意识到:聚焦科学界的青年力量不失为一种有效预测未来的方式。
为了摆脱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求” 的困境,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寻找 35 岁以下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不断在生物技术、 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挖掘 “千里马”。
挖掘目标从起初的 100 人,浓缩到后来的 35 人。由此,具有权威性的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诞生。Facebook 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等均在其中。
2021 年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Innovators Under 35, TR35)落地中国的第五年。DeepTech 作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中国的独家运营方,持续关注着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
从 2017 年起,DeepTech 每年都在中国寻找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人,帮助正在默默耕耘却值得被瞩目的中国青年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为更多人所认识、理解、支持、尊敬,进而得以聚集更多的中国力量,改变这个世界的未来。
历经四年时间,我们先后共寻找到了 140 位极具创新潜力的科技青年,他们来自知名大学、公司或国家实验室等机构,所在的科研领域涵盖软件创新、生物医药、互联网、材料科学、硬件传感、通信技术、新能源等几乎所有的新兴技术。我们发现,这些年龄不到 35 岁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引导着百余项世界级突破性研究成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