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会败的那么快?8
简单来说,根本原因就是战场上的失败。但这种战术失败的根源在于李自成在战略层面的失败。 战术和战略不一样,管理和领导也不一样。 李自成也许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但仍缺乏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战略眼光,识人用人的能力。 战术上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成功的管理也替代不了不合格的领导。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花更多精力在于确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针,吸收和储备外部资源,开拓市场,吸引人才,而不是带十几个人去阵前侦查。李自成与张献忠均死于非命,真是无语,岂非流寇乎? 从伐明这件事就足以看出李自成与皇太极、朱元璋这种真豪杰在战略眼光上的差距。 李自成面临的战略态势与皇太极或朱元璋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皇与朱二人在占据远胜于李闯的实力优势时,仍能克制急于求成的欲望,着眼于稳扎稳打,充分准备,步步为营,绝不轻易失败,岂能不胜乎? 皇太极以砍而不伐之略取胜: 在松锦之战后明军九边精锐几乎全灭,就连原本的铁杆小弟朝鲜也觉得“中朝之运,亦以衰矣”,不断有人建言让皇太极直接攻打明国。 不过此时的皇太极有自己的打算: “尔等建议直取燕京,朕意以为不可。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扑。朕今不取关外四城,岂能克山海?今明国精兵以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 皇太极时期这五次进关,总的战略都是相同的,就是不断拿斧子砍明朝这颗大树,并且一次比一次砍的深。而具体到每一次,则又包含着不同的短期目的,如第一次的立威,第二次的收纳蒙古部众,第三次的出兵朝鲜前震慑明军,第四次的歼灭及牵制和第五次松锦之后的乘虚而入。 明朝最后亡于李自成,但如果没有皇太极五次入关,对明朝造成极大的破坏又牵制大量明军,李自成连能否东山再起还是个未知数。李自成在内政方面又有很大短板,无法得到士绅阶层的支持,在与皇太极的继承者多尔衮较量中处于明显劣势。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倒明朝的大顺朝倒得更快,即使没有吴三桂献关,李自成也难以与多尔衮争锋。吴三桂并不是改变历史的关键变量。 朱元璋以“持重之道”取胜: 吴元年(1367年)九月底,朱元璋首先就作战指导方针征询刘基等人的意见。 刘基认为现在“士宇日广,人民日众,天下可以席卷矣”,主张“长驱中原”。朱元璋认为他轻敌,指出“士不可以恃广,人不可以恃众”,“吾起兵以来,与诸豪杰相逐,每临小敌,亦若大敌,故能致胜。今王业垂就,中原虽板荡,岂可易视之?”“若谓天下可以径取,他人先得之矣!” 十月十七日,朱元璋又召集诸将具体商议北伐战略。常遇春主张“直捣元都”,朱元璋认为这种主张仍然带有轻敌冒进的弊病,指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如卿言,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 他另外提出一个先翦敌羽翼、再捣敌腹心的作战方针:“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今山西大同)、太原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朱元璋的战略就是步步为营、逐次进取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 ➤第二步、旋师河南,断其羽翼; ➤第三步、拔潼关而守之,断关陇援军,然后进兵元都。 李闯与太祖皇帝的战略眼光高下立见! 最后再补充一点,很多答案都提到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死的很突然很莫名其妙, 我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试着解释一下: 按照美国工程安全专家海因里希对55万起安全事故的分析来看,其中造成轻伤的事故有48350起,造成死亡重伤的事故有1678起,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进而得出的300:29:1的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的含义就是当一个企业(组织)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所以你看到的是李自成或张献忠死的突然,但在这突发的死亡事故背后隐藏着的是30起轻伤,和至少300个安全隐患。 如果不是着眼于解决潜在安全隐患,即使李自成不死于九宫山也会死于其他疏漏。 这就是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发生作用, 编辑于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