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读个考古纪事

今天是世界阅读日。
咱要不说点读书的事,好象咱不是读书人似的。
就冒充一下吧。
好歹就这么一天。
也累不着。
隆重推荐许宏的《发现与推理:考古纪事本末(一)》。
那叫一个休闲、紧张、有趣。
休闲是指,门外妞看人家专业考古汉,看的就是个热闹。
你先看看这些标题:
丁公龙山文化文字发现亲历记
二里头都邑“不动产”的大发现
二里头“1号大墓”的是是非非
“超级国宝”绿松石龙现形记
中国最早的青铜钺发现记
绿松石小兽如何混入“二里头队伍”
说不尽的偃师商城(一)——段鹏琦出师有捷
说不尽的偃师商城(二)——赵芝荃受命接手
说不尽的偃师商城(三)——亲历那些人和事
“秦代造船遗址”定性,谁更权威?
武威钢奔马的时代与命名之争
西晋周处墓铝片的身世之谜
……
怎么样,光看标题,就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吧?
何况内容比标题有趣多了,简直是故事套故事。
紧张,是指考古跟侦探一样,考古现场跟破案现场一样。
某种程度上,你还真得把古遗当作犯罪现场,而且哪是第一犯罪现场,哪是第二犯罪现场,都得精心考察,每处不能放过,每物皆得小心,一根头发丝,一丁小陶片——甚至,连古人的动机、用心,你也得推理、腹诽、诛心。
否则,一不小心,就被带进沟了。
有些陈年旧案,发掘几十年了,还众说纷纭,不能结案。
有趣,是指发现与推理的过程。
考古,需不需要有想象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运用想象力?
假如没有想象力,很多考古发现便无从谈起。
然而,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又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地下遗迹不会说话,但是,它所展现的一切,不但是隔过千年时空与你对话,甚至,它就冷冷的看着你,看你如何解读。你不能让古人冷笑才好。
解读的过程,既是发现的过程,也是验证你的专业敏感与推理能力的过程……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先秦城邑考古》等书,主编考古报告《二里头(1999-2006)》。
不得不承认,肚里有货的人,就是不一样,这叫怀才有玉。你说疫情期间,有人憋情绪,有人憋直播,有人憋撩骚,而许宏,憋考古纪事——憋了壹不行,他还准备憋贰,准备憋套丛书。
现在我拿到手的,是他疫情期间几个月时间,憋出的壹。
判断文字的基质,一是信息的容量,二是思维的力度。
信息的容量——这书对我们外行来讲,很爆炸了。
众所周知,愈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东西愈神秘,而考古这个东西,简直是神秘中的神秘。
因为“古”对考古专业人士来讲,都里里外外透着神秘了,何况我们这些门外人。我在视频号上关注了一个名叫“陵西散人”的考古学者,第一次发现他,当天晚上就不睡了,端个破手机,把他所有视频瞧了一个遍,都不过瘾。
虽然许宏说,考古圈中有俗语云:有女不嫁考古郎,一年四季守空房。但是,考古本身的魅力,可能超越了闺房,何况现在的情况是,考古娘也可以出征了,完全可以把男人撂到空房。咱们姑娘家也可以报考古专业,而且考古队伍都把咱当宝。
信息的容量,让你很有收获的快感。
许宏的这本书读下来,感觉自己从此内行了不少呢。以后跟人考古界的搭个话,切口,行话——当然你也可以叫黑话——都知道了不少呢。什么民工、探工、技师、探方、卡探、试掘、方长、片长、给号、灰坑、生土、熟土、碎物葬、采集品、梅花孔、开口层位……甚至文物如何挖掘,如何标识,都知道了。
拜托,我以后去考古工地,能不能给安排一个给号的工作呢?
思维的力度——感觉许宏就像个考古界的侦探高手。文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或者说,它自身透漏的信息,是有限的,至少是形不成系统认知的。这就要求考古专家就得有精准的思维、判断与想象——破案现场就那几样东西,破案专家如何让这几样东西生动活泼起来,在此基础上构筑生产场景、生活场景、思想场景、文化场景——没有专业的敏感与判断,别说破案了,可能还会毁了破案现场呢。
许宏以亲历者的视角,专业的审慎,追述了诸多重大考古事件的始末,重现了考古现场的复杂和魅力,也对一些著名的考古“悬案”展开考察,澄清了其中的是是非非,梳理了一代中国考古学人的求索之路,既给行内人士提供启发性的学术思考,也给我们外行人士提供看热闹的门道。
甚至我觉得你多看几本,就不外行了。
许宏说,他从这种写作中也尝到乐趣了,一个是考古本身就好玩,二是,他肚里装了好多料,干脆自我定位要转型做非虚构作家了,想把这些好玩的东西连续写下去——不得不承认,能把许宏这种考古界的大才挖掘出来的汉唐老总尚红科先生也够老道了,上来就亲自担任了给号的工作——许宏目前出版的这本,编号为考古纪事本末(一),这就意味着,许宏上当了,哥们儿,你得二三四五地写下去了。
这当然是那是我们读者的福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