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SSO演出的最优解:略谈余隆指挥上交的法国作品专场

2021年5月21日,听了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以下简称:SSO),演出全套法国作品的音乐会。较详细的乐评稍后,此处先谈一个整体印象。

如果说,上次的马勒《第五交响曲》是将乐队逼到极限的一种挑战,本次的比才、圣—桑、德彪西、拉威尔,就是根据SSO的特点与能量范围,设定了一系列的黄金比例计划,并最终实践那样的比例。

我很少会佩服一次演出的曲目安排到这程度。乍看之下,这是一份讨巧的,甚至有些迎合观众的节目单。可只有现场听过,才知道这是唯有对一支乐队知根知底到极点,而后评估:

该团体的风格特点,如何运用这些特质,可能发挥的能量范围(能量不同于“力度”,是更为综合的概念),技巧的可塑性,综合这些而构成整体的音乐表现,如何才是最优解?

为何是法国作品呢?当然哪怕是最优解,其实也不止一个。听多了SSO的现场,渐渐你会发现,这支乐队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团体。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真是可以演奏得非常出人意料。说实话,是比某国际名团要好得多了(你不妨猜猜是哪个)。

并且,SSO是一个各声部的特质,及分量配比非常独特的乐队。铜管常被视为非国际一线乐队的死穴。很多乐队往往是弦乐听着尚可,铜管却在关键的时候,甚至不那么关键的时候疲软。SSO却不然,如果这只乐队的铜管声部全力以赴,那是走辉煌技术流,效果相当可观。

而与此同时,弦乐的表现往往没有那么稳定,在铜管火力全开的时候,未必总是有足够的能聚力量与之平衡。然而,SSO弦乐的特点也很鲜明,就是某种透明的质感。

只要指挥家把握得当,在这种透明感方面,还是大有层次可挖的。在偏向透明的弦乐组与火爆的铜管声部之间,是音质温和、节奏灵巧的木管组。当然,这样的节奏感也不仅限于木管声部,而是整个乐队的长处,前提是指挥家能将其充分调动出来。

由此,你就不难明白比才《第一号卡门组曲》、圣—桑《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德彪西《大海》与拉威尔《波莱罗》,为何是最优解之一?因为它们都是最能发挥SSO一众核心优点,同时避开过度负重的曲目。当然如前所述,这需要一位真正能调动出乐队深层特质的指挥家,就我听过的部分而言,余隆和梵志登的演出无疑是最突出的。

摄影:蔡磊磊(看出不是本场的演出照算你眼尖)

从21日晚的效果来看,这并非一个单纯理性的“求(最优)解过程”,而是划定那样的目标与方向之后,呈现了与之相配的音乐表现,从而使这个最优解真正拥有了灵魂,拥有了动人的力量。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整场演出的分量配比,包括加演曲目的气质,都是精心设计,进一步成为演出主体部分的延伸。具体的细节表现,在稍后更详细的乐评中再展开吧。圣—桑的协奏曲由SSO两位大提琴首席之一的朱琳担任独奏,希望以后她作为独奏的空间更大些。

这段时间,马勒“第五”与法国音乐专场的连续安排,多少是有些内涵在其中的。因为前者挑战乐队的极限,后者则是让他们最为自在,且充分地进行发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类似于一位歌唱家的操作——既要合理地拓展角色的力度范围,也要精于把握自己最擅长的作品。

正如上次访谈石倚洁的时候,他特别向我提到在嗓音方面“收收放放”地选择角色,以拓宽戏路,同时保持健康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或许乐队和器乐演奏中的很多东西,也是殊途同归。希望不久之后,我们又能看到SSO给出新的最优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