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立意是写作的关键环节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辞藻华丽,文笔优美,但读过之后,却让人感觉一脸茫然,因为我们不知道文章究竟想说什么,有什么样的意图。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文章从一开始就没有确定好主题。因为主题不明,才使文章说了很多,却不知所云。

一、立意

文章的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是作者对生活本质意义的提炼,对某一问题的深刻见解与概括。

主题是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是用文章的全部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价值大小、得失成败的决定因素。主题又是文章的统帅,在写作的选材、布局、语言、修改等环节,以及表现技巧的使用,都要以主题为准绳,服从主题的调遣。

立意,是文章主题思想的确立。确立主题,是对整篇文章的谋划,是文章构思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文章写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主导着一篇文章的全局,处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

写文章应当意在笔先,没有意就不要轻易动笔。意在笔先,立意高远,才能文思畅达,从容落笔,写出文质优美的好文章。

如果不重视立意,就会造成立意不畅、不深不新、漫无中心、主次不分,文章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主题的形成

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材料的获取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主题的形成也有直接和间接两条不同的途径。

一是从直接经验中提炼。直接经验是作者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调查、采访等方式得到的,一般情况下,记叙文、杂文、总结、调查报告等,其主题思想主要从直接经验中提炼出来。

作者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经过分析研究、归纳总结,集中概括,就可以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一个总领材料的思想感情或主张见解,即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是从间接经验中提炼。一般议论文的主题思想或者基本论点,大多不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是靠读书,查阅资料,从间接经验中提炼出来。作者对某个问题有所认识、体会和感悟,就可以通过分析与综合,提炼出一种观点或看法,最终写成文章。

立意的第一步就是搜集可供提炼主题的丰富材料。材料主要靠平常积累,对积累的材料要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找出能够满足主题要求的材料。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细致的思维过程。

写议论文,要根据论题的要求,通过读书、查资料,广泛搜集材料。写记叙文,材料的获取主要靠回忆和联想。

回忆就是要打开记忆的闸门,把记忆中那些与主题相关的人和事再现出来,重新进行展现。联想就是要以一个事物和问题为中心,发挥想象力,东拉西扯,挖掘出无限丰富的材料宝藏。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有时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人一事,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雨滴,一片落叶,触动了情思,突然间产生灵感,于是一个明确的主题便应运而生。

这种偶然看似突然,其实是在平时日积月累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的联系、比较、思索、突破后,爆发出的思想火花。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长期积累,又要善于捕捉偶然,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从生活中提炼出主题思想。这就是主题提炼的基本规律。

主题的形成,是对客观事物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是思想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主题的形成是一个艰苦的认识过程,一方面要有丰富的生活和知识积累作基础,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辨析真伪善恶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自觉地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飞跃。

三、主题的选择

立意,立什么,不立什么,应该有所选择。列宁说:“要选政治上重要的、为人民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也是一切文章写作选择主题的基本原则。

选择主题,要服从政治形势的需要,要考虑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是由文章的性质所决定的。

文章要体现时代特点,充满时代气息,弘扬正能量,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精神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从时代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对材料作深入地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思想。

立意,要服从客观形势的需要,还必须考虑主观的可能性。要从自己确有感受和见解的实际生活中提炼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主题思想。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需要和可能相结合,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要求。

四、培养立意能力

提炼主题是一种综合运用观察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思维过程。立意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培养思维能力入手。要达到立意明确、集中、深刻、新颖的要求,必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深刻性、独创性。

一是选准立意的角度。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就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思想,写出立意不同的文章来。

因此,我们要打开思路,尽可能挖掘事物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立意,然后从众多立意中选择一个最佳立意角度去成文。

思路越开阔,立意角度越宽广,立意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要展开思维的触角,深入到事物内涵的各个领域,去搜寻、探找,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

二是立意要集中明确。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不能有多个中心。文章的主题思想必须

很鲜明,不能模糊笼统,必须用明晰的语言表达出主要思想和观点。

把一个模糊命题逐渐缩小成一个明确、集中主题的思维过程,叫做主题的限定。把主题用准确的文字固定下来,就是主题句。对主题要加以限定,写出主题句,就是使立意明确集中的重要方法。

要做到立意明确集中,必须培养系统思维的能力。系统思维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进行思考,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

三是立意要有深度。要深入挖掘出最有思想价值、最有本质意义、最能反映事物精髓的主题。事物固有的精华,总是隐藏在最深处,只有溯根求源,探幽显微,才能有所获取。

立意的深度,源于认识的深度。立意要深,必须具有深挖细研的探索精神,有“不见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求索态度。

四是立意贵在创新。创新是立意的难点,必须有仔细的观察,独到的见解,科学的分析,周密的推测,丰富的想象,最关键的是还必须勤于思考,具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只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在立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立意离不开思维,培养立意能力,必须重视发展思维能力。立意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