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地骨皮
一、典籍摘要: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苦,性寒,无毒,入肺、肾二经。疗在表无定之风邪,退传尸有汗之骨蒸,除热清肺,止嗽解渴,凉血凉骨,利二便。去骨用。地骨皮即枸杞根也,故均入肾。又入肺者,盖以其为表,则其用在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之。本功外与枸杞相同。
《饮片新参》王一仁:“入肾退虚热,治骨蒸。”
《食疗太草》:“去骨热消渴。”
《用药法象》:“治传尸有汗之骨蒸。”
《本草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珍珠囊》:“解骨蒸肌热,消渴,风湿痹,坚筋骨,凉血。”
《本草正》:此物凉而不峻,可理虚劳,气轻而辛,故亦清肺。”
《本草述钩元》:“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者特殊。凡人真阴中有火,自相蒸烁,而见有汗骨蒸,宜此对待之。”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甜菜碱、苦可胺A、茛菪亭、枸杞子酰胺、咖啡酰酪胺、二氢咖啡酰酪胺、阿托品、天仙子胺,以及有机酸、酚类及甾醇。
作用: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降压、降血糖、降血脂、止痛、免疫调节、兴奋子宫等作用。
药理:其浸剂、酊剂及煎剂对麻犬、猫、兔静脉注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和呼吸加快,浸剂优于煎剂;降压作用与中枢有关,还可能有阻断交感神经末梢及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其煎剂和根的提取物均有显著而持久地降低血糖作用。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显著退热作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