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主张“性恶论”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
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与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不同,他主张性恶论,通过礼乐教化,改治恶性,兴起善心。《荀子·礼论篇》释义:礼的制定,上取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中间取法于人。世道之心常存天地,事则毕也,和则至也。礼是天地之序,人如礼而行,即是与天地相合。这是古人体悟整个宇宙奥秘和生命历程的规律,而制定的一些行为训练的规范。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动物性的,是自然属性的,是恶的,而后天的性是社会属性的,是事在人为的,是从善的,称为“伪”。他主张“化性而起伪”。怎么化呢?靠礼乐教化。“礼”改造“性”,“乐”改造“情”。荀子为儒家学说的礼乐制度提供了人性的哲学依据。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曾在齐国首都临淄担任稷下学宫之长。约公元前 264 年,应秦昭王之聘,西游入秦。后到赵国、楚国,受楚相春申君之用,担任过兰陵县令。晚年效仿孔孟,从事讲学和著述。楚国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养士风气盛行,“战国四公子”就是以养士而著名的四大人物,其门下食客都高达三千。孟尝君田文,先后担任齐相、秦相、魏相,他在秦国受人离间逃至函谷关,属下门客学鸡叫,使守将误以为天明开门而得以逃脱,“半夜鸡叫”由此而来;信陵君魏无忌,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然而,因魏王忌惮其门客卧底厉害,不敢长期重用,让其赋闲于酒色之中,信陵君死后第十八年,魏国被秦所灭;平原君赵胜,曾任赵相,在秦军围攻赵都邯郸之时,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同他一起前往楚国求援,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这就是“毛遂自荐”的典故。
荀子跟随过的这个春申君,名叫黄歇,曾任楚相及所属黄国国相,他于公元前 256 年在秦国灭东周之时,率兵灭了鲁国,并任命荀子为山东兰陵县令。春申君封地于吴,今江苏苏州人颇敬于他,不少民众奉之为城隍,尊之为神。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人与生俱来的“自然之性”是恶的,人的善良都是“伪”的,是出于“人为”的,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性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因而,荀子非常注重后天的学习教化,他在儒家名著《荀子》一书中,与孔子《论语》开篇之“学而篇”一样,其开篇也是“劝学篇”。他认为,如果顺从人性之自然,就会彰显私欲,社会大乱。正所谓“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本是儒家学派代表,他的性恶论主张,成为儒家实施礼乐教化,推行仁爱道德的理论依据。但他的两位学生李斯和韩非子,却在性恶论的理论支持下,走上了法家的道路。他们认为,既然人是性恶的,就必须用严刑酷法来进行约束。荀子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种性恶论思想竟成为法家的理论基础。他的两位学生,也由此在法家学派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韩非子成为法家理论之大集成者,李斯则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被任为秦相。
《史记》称李斯在荀子处学得了“帝王之术”。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当今有人评价儒法两家的启示时提出,“治国多读法家,做人多读儒家”。毛主席一贯主张法家比儒家好,他对实行法家的商鞅、韩非子等都很欣赏。
荀子非常推崇孔子的思想,也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对孔子的“外王学”有深入理解。相比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荀子更注重“礼”和“法”。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这也许就是其两位学生走上法家之道的原由吧。
荀子在人性观上虽与孟子不同,但在“贵民”思想上是一致的。他在《荀子·哀公》篇中,即以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来阐明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荀子不仅是个思想家,还是一个文学家。他与孟子、庄子、韩非子,是先秦文章写得最好的四个人。《荀子》第二十六篇为《赋篇》,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大他 27 岁的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