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大家刘选让--以体现灵魂之笔承载丝绸之路的“千古绝唱”震撼人心!

刘选让,笔名刘轩,陕西武功人,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91年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画家、研究生课程教学部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艺委会委员。2011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选让教授中国画创作专项研究室导师。

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美展和全国第三、第四、第五届工笔画大展,其中有获一等大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等奖项。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美国、日本、韩国、丹麦等众多国内外机构收藏。代表作品有《塔克拉玛干之魂——十二木卡姆》《云醉高原》《金辉》《神秘巴图》《不朽的哈达》《雪域情》《巴扎归》《沙枣花》等。出版个人绘画专集或文集18部、合集50余种。

中国艺术经典《塔克拉玛干之魂》宏篇巨幅!

刘选让曾是一个军旅艺术家,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军区从事美术工作近20年。他出生于西部,对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家乡文化极为热爱,他走遍天山南北,不辞辛劳的以一个边塞画家独特的眼光审视着、敬畏着这片神秘的沙漠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生灵。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刘选让画家以自己灵魂创作的作品充分阐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他认为展现西部文化艺术之美,是他一生魂牵梦绕的使命。为此他历经26年的构思创作了一幅高3.8米,长9.6米的巨作《塔卡拉玛干之魂》,感人肺腑,震惊世界。

纪念碑性的大精图

——读《塔克拉玛干之魂》有感

邵大箴/文

刘选让君的作品《塔克拉玛干之魂》何以动人,因为在他的画中,我们看到他很全面的艺术技巧,坚实的造型能力,纯熟、精湛的笔墨功夫,纯正的绘画品格,趣味、还有顽强的审美追求。前几点一般优秀的画家都拥有,而后一点即顽强的审美追求,则是难能可贵的。这需要有艺术理想,有顽强的毅力,有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刘选让的这幅力作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些可贵的品质,在这幅作品中,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动用了积累了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和磨练的绘画技巧。他用劲健的笔墨刻画了木卡姆动人心魄的瞬间,以神秘荒凉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背景,塑造了众多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寄托他对这片热土和生活在这里人民深切的感情。这幅纪念碑性的大精图,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大漠深处人民的痛苦与欢乐,他们饱尝生活炎凉,但不畏艰辛对未来充满理想,他们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强者。这不由人想起,这幅画的作者刘选让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不正是与从他们身上获得的力量有关吗?

刘选让教授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十年落墨创作的中国画巨作《塔克拉玛干之魂》,是刘选让根据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题材,历经四十年探索创作的巨作,画作中的十二木卡姆老艺人造型极其夸张,却又给人真实可信、个性鲜明、情态生动,精神状态高度一致的画面效果。

新世纪中国画的真正创造者

——刘选让的西部风情人物画散论

贾德江/文

数十年来,刘选让教授以诗人般的情怀吟唱着大西北的风情,描绘着生活在那里的维吾尔族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雄浑大气与清远雅逸相融,流光溢彩与笔精墨妙辉映,婀娜多姿与朴拙厚重并存,他画出了一个民族善良、温柔、美丽的本色与幽默乐观的天性,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热情浪漫的现状与未来。这里包括了他对少数民族同胞难以割舍的浓浓情意,包括了他对传统笔墨的承继与超越,也包括了他对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的把握和追求。这一切,标志着刘选让已走进了这一主题的深处,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的提升,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换。由此而来,“以艺术去言说生活”成为刘选让不变的弘旨,内蕴着画家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和人文精神的自觉,体现在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命运的关注和对他们生存欲望的深刻理解、同情和赞美。

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刘选让,在中国西部玉门关曾渡过的少年时光,使他对大漠、戈壁产生了永不磨灭的情怀;戈壁的荒凉孤寂与博大,使他养成了低调谦诚、不卑不亢、在逆境中抗争的品格,在艺术领域他入道很早,在70年代初他创造的《战地野炊》已在很多刊物上发表并产生一定的影响,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使他有幸于1975年被部队特征入伍,在新疆乌鲁木齐军区从事美术工作近20年。在此期间,他走遍了天山南北、民族家庭、大漠深处、胡杨丛中。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创造出了许多反映民族人民与军民共建的优秀作品。

81年到85年他先后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87年考入西安美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被留校任教,逐级晋升为教授,成为教书育人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随着他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又被调入全国最高的艺术研究机构——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从事中国画的创作和研究工作。他以反复地挖掘新疆风土人情为主题,又不断强化它的艺术含量,创造出一幅幅或工笔或写意的崭新的图画,终于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及绘画特征跻身于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的前列。

刘选让笔下的那片神奇的土地阳光灿烂、瓜果飘香,那里的少女美丽、婀娜多姿、晶莹剔透、传神之极、呼之欲出。老人幽默、热情豪迈、勤劳善良、沧桑厚重而雄浑强悍。既可以看到维族姑娘动人的翩翩舞姿,也可以看到维族老汉弹拨冬不拉的身影以及阿凡提似的调侃与诙谐,但更多的却是表现少数民族人民收获、采果、放牧、携子、幽会、赶巴札等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他笔下的体态身形,发散着敦厚、善良、坚毅的气息,一张张或饱经风霜、或俊美秀润的脸上,透出的是纯真无邪的快乐和笑对人生的亲切,满面纯净,满眼真情。与其说画家在不停地反映他们,莫如说是画家在不断借他们抒写自己的情怀。

纵观他的近年来作品,如《巴扎尔归》《赛里木湖畔》《楼兰姑娘》《秋香》《帕哈尔风情》《火焰山下》《大漠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心曲》等等,不仅表现在形象的细微刻画上,也表现在人物的动态上,倾向于抒情的笔调。而骨法用笔、墨色变幻、赋色清雅,尤其是对环境的渲染和肌理的恰当运用,画面追求丰厚而不失空灵的画风,又把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他画得很从容、很精到、很潇洒,能把重墨画得鲜活,把淡墨画得飘逸,把精微处画得坚实,把密集处画得松动。他既可以像一些大写意画家那样一挥而就,而更多的时候却像老僧补纳一样,沉稳面细密,表现出他的那种平和与淡泊的心境。

他的每一幅画中所必须的艺术元素都是齐备的,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有大有小、有实有虚、有聚有散、有疏有密、有泼有写、有工有意,有粗线与细线的对比,有墨块与色彩的映衬,有曲线与直线的分割,有人物与动物的相伴,有背景与主体的交融,不是追求简单而是偏向于丰厚,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既有与传统理法相吻合的承继之脉,又有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创新之举,既得古人用笔用墨的形神之道,又有吸取西方造型、色彩、结构之法,这些都是构成他画作独立艺术品格的需要;形是自己的形,景是自己的景,情是自己的情,都是特定地域的社会和人间万象的某种写照,其中饱含着人性的诠释与人格的图解,由此形成特有的民族风采和艺术特征。

谈及新疆风情人物画,人们不会忘上世纪后半叶出现的艺术大师黄胄。他以速写起家,保留了写生原初感觉的敏捷和情绪即兴发放的生动,把新疆少数民族的人物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许多杰作已经成为时代的经典,他的风格技法曾经影响了好几代青年。如果说,刘选让不受其影响是不确切的。可贵的是,他在大师光芒的照耀下,却没有跟风效仿业已成熟的面貌,而是把他作为可资借鉴的传统加以继承和发展,加以重新发现、挖掘和推进,最终寻找到自己的语言风格,有了真正的突破和建树。这是中国画的真正创造,其中“真正”两字至关重要。它要求尊重由历史造成作为中国画确认自身存在的形态与价值以及基本的人文内涵和理法规范。

尊重这些基本的人文内涵和理法规范,与创造性、个性并不矛盾,刘选让的艺术实践印证了这一理念。他创造的新疆风情人物画是画家的心理、个性、素养等内在因素和体裁、技巧、图式等外在因素的“合金”,其形成,需求索和创造,但只能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在这一点上,称刘选让是新世纪中国画的真正创造者,是具有表率和倡导意义的。

----贾德江

名家评论

我们在这些作品中间能看到相当多的生动的人物表情和陶醉于演唱过程中间的这种神态,让我感到震撼。

冯远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塔克拉玛干之魂》这样的一个历史题材的作品,民族题材的作品,刘选让画出了时代风貌,画出了时代的感觉,他有着时代的那样一种精神烙印在里面。

卢禹舜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刘选让用纪念性的绘画,有纪念碑的效果,给这些人物形象可以像雕塑一样刻印在画面上的,它具有永久的意义。

邵大箴 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十二木卡姆不仅是新疆的也是中国的,而且是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亮点,所以画里面这五十六个民间艺人在演唱十二木卡姆就是等于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心声,所以我说它是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千古绝唱。

王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这件作品很显然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发掘这样一种“一带一路”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的资源,乃至审美的资源,他是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刘曦林:深入,有血有肉,有魂

田黎明:这是当代一件最优秀的中国画具有创造性的鼎力巨作。

邓维东:具有里程碑式的这样一件令人震撼的作品。

刘选让教授创作画语

四十多年前,为了画画,我义无反顾的去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神秘而想往的西域——新疆。

四十年间,为了探索“丝绸之路”的自然渊源、历史渊源、文化渊源乃至审美渊源,我常独自一人从西安到嘉峪关,从敦煌到吐鲁番,从高昌古城到交河古城,从柏孜克里柯到克孜尔,从搂兰到且末和田,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帕米尔高原,包括天山南北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我数次甚至不计其数的足迹。

在探索“丝绸之路”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日日夜夜,我经常夜以继日,风餐露宿,也常以胡杨林为伴,以残垣断壁为家,独自用生命探寻、记录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一切生灵在大漠深处生生不息的精神。

四十年后,我用画笔描绘了“丝绸之路”的风土人情,尤其是以创造性的中国画语言,凝结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最精彩的瞬间!历时二十多年构思创作的《塔克拉玛干之魂——十二木卡姆》,是我数十年对“丝绸之路”探索的结晶,是古“丝绸之路“世世代代生命精神的体现与灵魂的绝唱,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不朽灵魂的千古绝唱!

中国丝绸之路!朗朗神州,殷殷愿景,巍巍华夏,浩浩雄风。古“丝绸之路”,出入西域而入欧亚,今“一带一路”领天下而贯苍穹。献东方之智慧,展中华文明之蓝图!

驼铃声声,羌笛一曲,胡马千年;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丝路之音,犹闻耳畔。大漠途中,敦煌壁画仍耀眼,一展数千年。

丝绸之路,绵绵不息,历千年而弥新;一带一路,赫赫有名,铺万代之锦绣。浩浩乎,展大国风采;凛凛乎,吾华夏巍峨;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潮头!

中国“丝绸之路”的艺术经典传唱人,刘选让教授的艺术,承古丝路之传统,注新时代之内涵;互学互尊互鉴,构筑《塔克拉玛干之魂》的伟大巨幅宏篇!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绵延不断,承载中华人民之祈盼,圆梦艺术名家之心愿。

塔克拉玛干之魂上、下集“灵魂的绝唱”

——刘选让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江苏省面积那么大。

这里气候干燥炎热,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有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高达300米。猛烈的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神秘无形。这里风景绝美,地形地貌极为罕见,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许多考古资料说明,沙漠腹地静默着诸多曾经有过的繁荣。在尼雅河流、克里雅河和安迪尔流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弥国和货国的古城遗址,至今鲜为人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