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高山流水遇知音——赏石承足之重

/
/
白居易在苏州当刺史时,他爱上了苏州出产的太湖石,并且写下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藏石经典《太湖石记》。在诗人特有的观察与笔法之中,白居易对太湖石进行了非常生动的描绘,“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白居易借与石头主人——宰相牛僧孺交谈的机会,继续发挥他对太湖石的种种想法:“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这其中的原因,正如白居易记录下的友人之言:“苟适吾志,其用则多。”牛僧孺所收藏的太湖石甚至在正史《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记载。
大约1000年后,白居易的石头观得到了一位美国雕塑家的高度认可,理查德·罗森布鲁姆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20多年里通过拍卖、经纪人搜得80余件中国传统赏石,并编成一本《ART OF THE NATURAL WORLD》(自然世界的艺术),1997年哈佛大学还出版了他的《WORLDS WITHIN WORLDS》(世界中的世界),罗森布鲁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集中研究中国赏石,包括首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他的观点独到鲜明,革新了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传统赏石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罗森布鲁姆的这些中国古代赏石从1996年起先后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哈佛大学、马萨诸塞、西雅图、华盛顿和瑞士苏黎世、德国柏林巡展了3年,这是中国传统赏石首次,也是仅有的一次走进了众多世界顶级艺术殿堂。
罗森布鲁姆在《一个艺术家的收藏》一文中写道:“特定的艺术品对我们产生的感染力是难以界定的,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艺术家来说,其艺术力量总是和我的工作相关。奇石对我的雕塑有直接的影响,并最终改变了我的作品。它们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它们是一个谜。它们太像现代抽象的雕塑了。”
/
/
米芾的《研山铭》,洒洒行文: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今天我们太湖石的“瘦、透、漏、皱”等审美标准,即为米芾所创。他在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的意境中得出尚瘦游皱,追漏行透的风神骨相,使得从观物中悟透到澄明玄远的精神境界,至今影响着赏石界的审美倾向。书法家赵孟頫的《太湖石赞》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则是把园林案头石通过把玩,使得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足以安顿心灵。宋代范成大归隐苏州石湖,他在吴郡志中说:“太湖石,出洞庭西山,以生水中为贵。”则是让今人了解到鱼鳞纹、弹子窝的水石特征。如今苏州太湖水石艺术馆已立于太湖之滨,足以震撼。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是明朝末年苏州人文震亨《长物志》卷三的开篇之语。文震亨出生于著名的文徵明家族,诗书传家,画风绵延,到了文震亨的时代,他已然可以对苏州人雅致生活做出精准、到位的归纳与总结。他的记录既是晚明姑苏人的生活画卷,更是寄托情怀的精神实录。《长物志》中的“石头使用指南”可谓俯拾皆是:安家最妙之处在山水之间;台阶最好以太湖石叠成涩浪;卧室外的庭院花木不宜多,但花木旁一定要用灵璧石或英石为伴……
有了《长物志》引领和明清之际数百个宅第园林的物质载体,苏州人爱上赏石不需要太多理由:归隐的达官贵人、有底子的文人等可以在后花园里用石头搭出个理想国;穷经皓首的书生可以在几案之侧多列清泉白石;普通人家在蟹眼天井里立一峰石笋也算添了点风雅。
我们今天驻足留园冠云峰下细赏,只觉得这石头怎么就能把俊俏、雄奇、雅致、伟岸集于一身?无论清晨黄昏,晴天雨淋,冠云峰的变化可以慢慢地品一生。比如说透和漏,在石头上是虚实相间的视觉呈现,但在我心中,这却是洞察世事的一个重要提醒。再如那瘦字,分明是以石之清高告诉人们明白取舍的意义;还有个皱,那是岁月在石身上的流痕,石之寿能与天地齐,人不过百年,要能承受风雨敲打,永远用一颗自然之心以晤灵石。
/
/
把天然的石头艺术化的是古典园林,是明式书斋,有时甚至是一个底座,拿走底座,赏石还原为自然之物,把它放回到座子上,它又从石头变回了艺术品。姑苏的文人与匠人共同创造了诸多经典的底座范式与纹样。这些底座或气势雄浑,或简单朴拙,或玲珑镂巧,给后来的赏石者提供了选择的宝库。但是今人却又不能拘泥于传统中不能自拔,一方面怀着“何须古人眼”的自信,另一方面充分拥抱当代的审美。朱良志在《顽石的风流》写到,中国人欣赏怪石,不是猎奇,而是欣赏一种脱略常规,超越秩序,颠覆凡常理念性的观念。赏石和古典园林的意义还有很多。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其他地域文化表现得如中国人那样,如此热衷于'人不能离开自然’这一伟大的思想原则。”
文|姜敏
苏州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会秘书长,苏州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1986年参加意大利佩夏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布展;1992年5月参加荷兰祖特尔梅尔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参展盆景作品《洒向人间都是福》获金奖;1999年参加中国昆明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江苏馆布展获金奖,参展盆景作品《瑞云》获金奖。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