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改革开放之前之后/老邓说事
身边的改革开放之前之后
1982年,长达20年的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大锅饭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在那段贫困彷徨的岁月里,除了极少数几个招工,或从部队跳出农门外,其余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被圈在贫穷的农村,笔者有幸在1981年担任过一年生产队长,对农民为什么穷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梅岭生产队属大禾塘公社梅岭大队管辖,人口80人,农田50亩,土20亩,半荒的山坡由大队管理。一个民办教师每月交30元给生产队,记300分,2个社办企业工人和1个外出做手艺的也和民办教师同等对待。队里的劳动力早工2分,上午5分,下午5分,每天12分。人多地少,有时实在没事做,只得休息。这时,社员一齐反对:“我们今天不出工就没工分,而外出人员旱涝保收,年底分红怎么办?”这道理显而易见,只得找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打发时间,弄点工分。比如烧草皮积肥,把田坎改直等等,工分太少社员不乐意,搞副业的沾了光,工分太多也不行,搞副业的有意见不说,生产队的劳动报酬就拿不出手----干一天才二角三角钱多丢面子。做到让劳力平均3600到3800分刚好。那年结算,10分工5角8分,就是说,民办教师和公社企业单位务工人员及手工业者,每投一元钱,送生产队4角2分。吃肉是每人每月2两5钱,凭票到公社食品站提货,年底几乎不剩钱,劳力多的也就70、80元。社员全年以红薯为主食,这是当年农民生活的普遍现象。
1982年分田到户,农闲出门搞副业,农忙回家耕种,农村人欢天喜地,好日子才有了盼头,梅岭人自古就有商业头脑,我父亲在本地进了40个筝(网鱼的),进价3元,带到云南卖三十元,半个月就赚千多元,半年内卖三次,“九七”运动人民公社以投机倒把把我父亲抓去,钱没搜到,只是断送了唯一的儿子当兵入党的前程,改革开放后,我父亲联合当年生意伙伴在工业品市场经销渔线,生意自然不错。堂弟邓向云是有名的建筑商,身价不菲,堂侄涵霖在怀化,经营建材亦过千万,毗邻的老屋生产队更牛,中伟集团董事长邓伟民做为实体经济大佬,如有邵东人茫然不知其为谁,那就太孤陋寡闻了,我从不去打听贤侄有多少财富,即便他乘着酒兴通知财会告知几何,过几天变化又有多大?只知道他们家乐善好施,生在梅岭这块福地的困难户,其实都差不多是吃喝不愁的角,我族兄邓连清也是邓伟明的父亲,必定在逢年过节送这送那,毫不含糊。外姓“当大事”视条件封包一个,一千两千不整,本族有老人过世,一律两千,菩萨也有打盹的时候,连清兄却一次也没落下,修村级公路捐了近百万,前年的自来水工程应该不会袖手旁观吧?听说伟民的母校邵东一中也跟着受惠,毋庸赘述,中伟倔起,领里沾光,此顺理成章之谓也!
邵东的支柱产业药材、小五金、箱包、打火机业等齐头并进,又有多少新兴产业在悄然兴起,敢于创新、雷厉风行,这是邵东企业家的制胜法宝。
能吃苦、有智慧、敢创新,邵东因此能前景向好,蒸蒸日上,黄一骏大量的照片,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后近四十年的对比。它像一枚石子扔进桐江河里激起美丽的涟漪,改革开放前,对贫穷的恐惧,不亲临其境怎能体验,简陋的农舍,弯曲的田坎渗进了多少汗和泪,多少等待,多少期盼在失望中灰飞烟灭,改革开放的今天成就辉煌,已跻身全省4强,生态、文化、治安、环境整治取得长足进步。贺绿汀115周年诞庆大典,连续四届的中秋诗会,昭阳故地的诗歌散文群星璀灿,气魄雄伟的建筑群,从设计到维护井然有序,城管部门功不可没。
我们的路还很长,前行的路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广大农村的禁炮殡改、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尚需努力;教育改革消除大班额将有序进行;花鼓戏、中老年歌咏等文化活动要加以引导和推动,在邵东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乘着十九大深入改革的强劲东风,邵东人民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简介】邓善云,邵东音协合唱团成员、绿汀文萃走进最美乡村采访组成员、邵东作家协会会员。
一个充满能量与智慧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