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朱德总司令的饮食习惯
提到朱德大家会想到什么?是“红军之父”的称号?还是他那根扁担的故事?
作为许多人都熟悉的开国元帅,许多人对他的生平想必已经是十分了解了,今天,我们不讲他的那些戎马征程,就讲讲咱们老百姓都最熟悉的一个话题——一日三餐,来看看我们朱德总司令的饮食习惯到底是什么。
朱德
一、幼时家贫——红薯杂粮吃不饱
一个人饮食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他的幼年生活是离不开关系的,在朱德幼年的生活里,吃不饱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出生于一户佃农家庭的他,生活十分窘迫,四五岁就开始帮母亲干家务活,八岁起便开始种地务农。
尽管如此,一家人还是常常吃不饱饭,每次肚子都还觉得饿,朱德就要离开饭桌去干农活了。对于那个时期的朱德来说,能吃一顿饱饭就是最大的念想。
在他的一日三餐里,最常见的就是红薯饭、杂粮饭、菜饭这类没油没盐但是能填肚子的食物,这让年幼的朱德对回锅肉产生了无限向往。一碗香气浓烈、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回锅肉是朱德对雇佣他们一家的地主最深的印象。
年幼时的朱德还曾天真地问过母亲:“为什么丁家不用下田种地都能吃得上回锅肉,穿得起新衣服呢?我们天天下地却吃不饱,穿不暖呢?”母亲只能扭头回避了这个问题,她无法向她的孩子解释这一切是为什么,但朱德的内心就此埋下了一颗名为革命的种子。
正是童年这段穷苦的经历让朱德养成了能吃苦、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也让朱德养成了粗茶淡饭的饮食习惯,尽管内心对美食有着向往,但朱德在今后的几十年人生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孩提时粗茶淡饭的习惯,绝不逾矩半分。
二、主动从军——和战士同吃同住
在幼年亲眼见到的强烈对比下,朱德很快投身革命的浪潮。很快,朱德就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重视,成为红军队伍中的重要领导者。尽管此时的朱德已经有了不同常人的身份,但他依然坚持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战士们每天吃什么,这位首长也就吃什么。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朱德曾经三次过草地。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朱德始终和战士共进退,主动把属于自己的口粮让出来分给大家吃,后来更是和战士们一起吃树皮、啃草根。
谁都无法想到堂堂一个红军的首长,竟然每天都在啃草吃树,有时候看战士们饿得狠了还要把这口树皮分给他们吃。
朱德常常调侃自己说,我打小饿习惯了,没事,这不算什么。但是就是这一个看似漫不经心地没什么却在长征路上救了许多小战士的生命,朱德也越来越受到战士们的爱戴,更难能可贵的是朱德还能在饥饿面前始终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在朱德有一次率领部队杀出国民党包围圈时,历经几天的力战,大家都饥肠辘辘。众人好不容易寻到了一处村落,准备买米来吃。
但村民们已经吓得四下逃散了,只有一位村民还在原地,朱德主动寻上前去,态度十分诚恳地说:“八路军是来打土豪劣绅的,买卖公平,不会强抢的!”说罢,主动拿出两块大洋表明自己要买26斤大米。
村民这才战战兢兢地把朱德一行人带到一位卖米的人家,看老板不在,朱德还主动打了张“留款信”,告诉老板现买走了他家26斤大米,钱款托付在另一位村民手上。
这便是朱德的品德操守,绝不多拿不该属于自己的,更不多拿群众一分一毫。后来,有一段时间里,因为红军缺少蔬菜,很多战士患上了夜盲症。朱德为了帮助大家缓解这种症状,开始重拾自己的老本行,种地。
他在驻地附近找了块空地,亲自犁地,撒下菜种,仔细用脚踩了一遍,后来更是仔细观察每天菜的生长情况。警卫员觉得实在过意不去,提出战士们来种地,让朱德歇一歇。
朱德却只是笑一笑回了句:“小丁,你不晓得,种菜耕地我可都是内行,况且,只有我带头了,大家才会跟着干!”
就这样,在那段四处征战的日子里,许多战士跟着朱德一起吃了朱德亲自种出来的菜,大家一起清粥小菜,患难与共,抗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三、功成名就——初心不改俭饭食
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变好,朱德作为开国十大元帅,国家给他安排的工作餐标准肯定低不了。但是朱德主动拒绝了国家为他准备的工作餐标准,始终坚持着自己幼年的粗茶淡饭的标准。
在朱德的餐桌上,能看到的只有三菜一汤这种中层干部的饮食,通常是一小碗素菜,一小碗半荤半素的菜,还有一小碗则是朱德自己腌制的泡菜,汤也是最普通的菜汤或者鸡蛋汤。
就这,还只能是朱德一个人开得“特灶”,连他的妻子康克清都不能沾沾光,而是只能和同事一起去普通食堂吃饭,一家人只有节假日时才能坐一起吃些家常菜。
给朱德当过厨师的邓林曾经说过:“大家都以为朱老总是司令员,吃饭肯定是特灶,标准肯定高。但就我给朱老总做饭的这几十年里,打从解放前到现在(1971年),朱老总和康大姐还有我三个人加起来的伙食费一个月绝对不超过五十元。”
朱德不仅在家这么约束自己,出门在外也是坚决贯彻勤俭朴素的饮食标准。有一次,朱德去云南视察工作,刚去的时候,厨师们摸不准朱德的饮食习惯,就做了比较清淡的家常小菜,朱德十分高兴,每顿都吃得很香,不停夸赞这些青菜新鲜可口。
有一次吃到一道金雀花炒鸡蛋,还勾起了朱德曾经在这里吃野菜的回忆,他追问工作人员:“昆明还有没有马豆荚?”工作人员连忙回说现在就有,双方开始就当地的小菜野菜聊得不亦乐乎。
但此时省里突然来人来检查工作,这一检查发现朱德每天的伙食费用都远低于接待标准,当即斥责厨师们不用心,要求马上把伙食水平提上来。于是,第二天,一道“燕窝炖蛋”就端上了朱德的餐桌,朱德一看,当即停止了用餐,把厨师们批评了一番。
厨师们只能委屈地说是省厅的人下达的命令,朱德听完,马上放缓语气说:“这样的话,那我先把这道菜的钱付了,下次可别这么弄了,不然我可就不来吃了。”
在朱德的要求下,后来每天的餐桌上,摆放的都是“香椿炒蛋”、“豌豆焖饭”这样的家常菜了。朱德对此十分满意,很是高兴地说:“还是粗茶淡饭最相宜啊!”
事实上,这也不是下面的人第一次擅作主张给朱德提高伙食标准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厨师邓林也干过这么一回事。有一次,机关供应站来了一批对虾,邓大厨知道朱德爱吃活鱼虾,就特地给他买了几个回来。
结果在饭桌上,朱德一看到这道菜就皱起了眉头,问道:“老邓,你这是在哪买的?多少钱一斤?”
邓林一一给他解释了一番,朱德叹了口气回:“老邓,你的心意我明白,对虾确实好吃,但是一吨对虾放国外能换回多少好钢材呀!我们国家现在正是缺钢材的紧要时期,对虾少吃一点无所谓,能进到好钢才是要紧的啊!”
邓师傅回说:“你是司令员,就是顿顿吃对虾又能吃多少?”朱德摇了摇头说:“那可不行,司令员更要以国家为重,能节约就节约,以后还是别吃这些能出口的好东西了!”
还有一次,朱德招呼自己的下属一起去食堂吃饭。食堂听说此事后,连忙给朱德一行人准备了丰盛的四菜一汤。
但当朱德来后,看到桌子上摆放的满满当当的菜和旁边的包子后却严肃了表情,冷声问食堂的负责人:“今天中午食堂的饭是什么?”负责人疑惑地看着旁边的包子说了句:“包子啊。”
朱德听完厉声说:“包子里面又有菜又有肉,还做什么四菜一汤?”负责人连忙擦了擦汗说:“这不是想着今天朱司令有客人吗?”朱德继续反问:“客饭就没有标准吗?”负责人连忙说:“有的有的,但是朱司令你的客饭标准比这还高咧!”
谁知朱德听完更为光火,大声斥道:“原来你们是用我的名义来搞特殊化呀!给我听好了,以后普通干部客饭什么标准我就是什么标准,不许再搞特殊化!”
朱德就是这样在自己的一日三餐和与他人的交往中贯彻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在他的带领下,朱德一家人都从来不主动弄任何特殊待遇,女儿上学也和其他同学一样住最普通的集体宿舍。
因为朱德倡导的这个好家风,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们一家人时常聚在一起吃红薯饭、菜糊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省粮食,和大家共患难。朱德还时常被人调侃生活习惯跟伙夫差不多,面对这样的调侃,朱德不恼不气,而是笑呵呵地接受了这个说法。
四、晚年多病——为吃肉斗智斗勇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朱德一生吃得大都清淡简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饭桌上才多了些荤菜的影子,即便如此,朱德也始终秉持着不多吃不多用的标准。对于朱德来说,能吃到幼时心心念念的回锅肉已经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了,不需要更好了。
但好景不长,为新中国成立东奔西走的他在晚年时被查出患了糖尿病。这个病需要朱德严格把控血糖,每一顿的食量和食物类型都有严格的标准。于是,幼时吃不饱的朱德在晚年又过上了“吃不饱”的生活。
好在朱德自幼已经习惯了吃不饱的状态,没有因为这个心情变得暴躁,而是坦然接受了以后食量都要遭到严格把控的事实。
但另一件事,对朱德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因为食物类型也要被严格控制,朱德很难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回锅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同小异的保健菜,诸如黄瓜之类的。
怎么办呢?人天天吃黄瓜也受不了啊,但朱德的妻子对朱德的饮食管控得十分严格,一口肉都不能多吃,于是,朱德便开始了和夫人斗智斗勇吃口肉的生活。
有一次,廖承志夫妇来探访,中午顺便在朱德家吃饭。康大姐主动询问这一对夫妇吃什么,廖承志脱口而出就是一句回锅肉,旁边的廖承志妻子怒喝一声,吃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吃肉!
朱德就在一旁看这一对夫妻拌嘴,眼看着到嘴边的肉要飞了,连忙对康大姐说:“克清,还是弄碗回锅肉吧。”
康克清心底无奈,客人提出的要求总不能不满足,只能扭头去厨房做了碗回锅肉。但在宴席上,康克清三令五申朱德不准夹肉吃,朱德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好友吃肉吃的香喷喷。
但朱德到底是打过仗的将军,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扭头给孙子不停眨眼示意,孙儿心领神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起一筷子回锅肉送到朱德嘴里。朱德心满意足地吃下了这口久违的肉,扭头一看,只见夫人脸色青黑,故作无辜地笑了笑,惹得夫人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这样,朱德和夫人在斗智斗勇中走过了晚年的生活,在临终前,他还不无调侃地对夫人说道:“我这辈子也算是圆满,若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没吃饱过。”
纵观朱德一生的饮食,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克己奉公的人,更是一个始终把家国百姓放在心上的人。从幼年的一碗红薯饭到晚年的一口回锅肉,朱德的一生都坚守住了自己的原则,是一个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的“伙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