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炭笔素描,这是焦墨山水,张仃绘《桃花溪》
桃花溪在黄山,因溪水源头在黄山桃花峰北侧而得名。一道溪水,从峰顶向下流淌,途径桃花潭、白龙桥。最终在白龙桥下形成瀑布,欢快奔流。如果让你据此美景画一幅山水,你该怎么画呢?你敢不敢,不用颜色只用浓墨画出山水的灵气?近代著名画家张仃曾经前往黄山写生,他根据自己的写生稿画过一幅《桃花溪》。你可以根据这幅画,比较一下你和著名画家在创作上有什么差异。
张仃是辽宁人,青年时期前往北京学习绘画,之后赶赴延安在“鲁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张仃晚年主要从事山水画的创作,他重视写生,研究焦墨山水,形成了苍健沉雄的风格。
张仃 桃花溪
有人看了张仃画的《桃花潭》会有一个疑问,这幅画和素描作品有什么不同吗?难道不是用毛笔和墨画了一幅素描作品吗?其实,完全可以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这幅画,在欣赏过程中,说不定就能找到答案。
古人在创作中总结出来“墨分五色”的理论,具体是哪五种颜色,历代都有不同的说法。普遍认为,墨分五色是指墨色的深浅程度,其中最黑的墨色被称为“焦墨”。古人在画山水的时候,喜欢在设色上由淡转浓,或者通过淡墨的积染达到浓重的效果,很少有人一上来就用焦墨进行创作。
张仃 桃花溪 局部
张仃选用焦墨描绘山水,一方面要表现他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要表现他的创新能力。画家在创作中,哪怕已经胸有成竹,也不敢太过大胆。通过对细节的反复修饰皴染,可以避免创作中的各种问题。哪怕某个细节没有画好,也有补笔的机会。用焦墨创作,就相当于告诉大家,这幅画是一气呵成的。
清代画家龚贤通过积染的方法,也能画出黑种透亮的效果。不过对于一位有追求的画家来讲,重复古人的技法终归缺乏新意。基于这两点原因,张仃选择了研究焦墨山水。古人十分强调画画时所需的笔法,焦墨往往只用于勾画山形轮廓。张仃在创作上的成功,拓宽了国画创作的领域。
张仃 桃花溪 局部
张仃在创作中保留了传统国画在笔墨处理上的特征,他在勾线、皴染、点簇等方面都在运用国画技法。无论作品的面貌如何变化,作品的核心都是笔墨情趣。这就注定了他画的依然是国画。
近代画家通过不断地学习,在传统技法中融入了描绘光影透视的方法,形成了一套画写实山水的理论。他们的作品丰富了国画山水的表现力,赋予山水画时代特征。张仃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而他的焦墨山水就是一个新颖的画种。
张仃 桃花溪 局部
焦墨山水很难画,一旦画不好,就容易变成炭笔素描。正因为有难度,才需要勤探索。遗憾的是,张仃之后,这么质朴大气的焦墨山水越来越难以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