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入门与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临石鼓文四条屏

一、关于《石鼓文》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篆书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内容是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十首四言诗,共718字。它刻在鼓形的石上,因此称为《石鼓文》、猎碣。《石鼓文》上承周金文,但比周代金文规整;下启秦篆,但比秦篆烂漫多姿,在书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石鼓文》的结体方正宽绰,用笔圆中寓方,作品呈现古茂遒劲、圆润浑朴的风貌,被历代书家视为学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誉,大多书家都受益于《石鼓文》。

书体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有上下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周篆逶备,秦篆简直。而我尤喜石鼓文。石鼓文已摒弃了象形文字图画的痕迹,进入了汉字抽象化、方块化的符号结构。其圆不至规,方不至矩,是从古籀走向小篆的过渡者。石鼓文线条较金文更加匀整圆润,字形结构较甲骨文和金文简单,整齐而略呈长方,平行线条多作排列装饰,严谨茂密,用笔圆劲挺拔,笔道遒劲凝重,字距行距开阔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字大愈寸,气韵淳古,雄强浑厚、朴茂自然。

朱简《印经》有云:摹印家不精石鼓款识等字,是作诗人不曾见诗经楚辞。择取石鼓是学习篆书的一个突破口与切入点,临摹石鼓必须从整个篆书发展脉络中寻找这一书体的演化轨迹,从而为我们学习古法提供契机。

研习石鼓文应将其放在特定的篆书流变过程中去考察,从它的渊源与对后人书风实践中去探究。傅山云: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是入手大篆的极佳范本。刘熙载说:秦碑力劲,汉碑气厚。力劲即内劲,临习石鼓文首在劲力。古人始终将“篆之所尚,莫过于筋”列为先。有“筋”才生“劲”,才能引篆“婉而通”,登堂入室,深化内涵,不然,恐流于描字也。

“劲力”是临写石鼓的内核。临写时用笔必须劲健,用笔稳中涩进,劲健者沉茂圆  浑。只有“涩”才能险劲,不涩则流于浮薄。然而,“涩”非“迟”。写石鼓横画起笔须逆入,中锋徐进。一竖起笔须力纯,中段丰实,收笔眶然凝重。迟速得宜,线条方显厚重、古拙之风采。石鼓用笔亦须行留相合,具“折钗股”之妙,绞笔使毫练绳,徐徐行行,横直平过尽使笔锋留住;转折弧圆定裹绞暗转,明按实提。然吴昌硕之《临石鼓》,雄厚拙朴,真气弥满。

二、《石鼓文》与吴昌硕

吴昌硕是晚清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的集大成者,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四绝融会贯通,特别是在书法上提倡“坚守一家”。和当下书家所说的“一家一帖”的观念非常吻合,他一生坚守《石鼓文》,对其用功用情。吴昌硕前期的作品落款大多是“临石鼓字”。其实他不单是临,正如他自己所说:“日日新,又日新。”其每次临《石鼓文》,都有新感受、新收获,最终形成自己古茂雄浑的艺术风格。我的个人观点是,学篆书从吴昌硕临《石鼓文》入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掌握吴昌硕临《石鼓文》大气的风格,得到圆劲挺拔、遒劲凝重的用笔技法,在此基础上学金文、小篆,可打一个基础。吴昌硕临《石鼓文》为墨迹本,用笔笔路清晰,便于我们把握篆书的基本笔法。

三、笔画分析

吴昌硕临《石鼓文》的基本笔画特点,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小篆、金文的用笔是一样的大气,由横画、竖画、弧线组成。笔画的具体特点,特别是线条的个性特点和《石鼓文》原帖有所不同,原帖的用笔、笔画平稳沉实,而吴昌硕临《石鼓文》笔画笔意流转,机趣飞动,圆润劲挺,同时又不失金石意趣。这也是增强了像邓石如用长锋羊毫写小篆的书写性,从笔意的方面理解的话,强化了对《石鼓文》原帖的书写性。

四、结构特点

1.特点一:错肩

吴昌硕临《石鼓文》在结构处理上匠心独运,和原《石鼓文》的结构特点有较大的区别,这也是吴昌硕临《石鼓文》风格的体现,最大的特点是“错肩”,在左右结构中,右部分都要比左部分稍稍高出一点,在字势的处理上增加了错落感,这是他最大的一个创新。

       2.特点二:重心居中略偏下

吴昌硕临《石鼓文》与原《石鼓文》相比,从字形上来说,稍稍加了纵势的倾向,重心居中略偏下。而清代写小篆的书家,如赵之谦、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他们的小篆重心直接往上提,所以吴昌硕的篆书和他们形成反差。

        3.特点三:垂角拉长

与原刻石相比较,吴昌硕临《石鼓文》的垂角相对拉长,但是和清人篆书相比,垂角也没有那么夸张,他做到了收放有度,保持中庸。

吴昌硕的石鼓文将平稳沉实变成了笔意流转、天趣飞动,线条虽圆实,但无草率油滑之意,都是扎实的篆书线条,有残破感,具金石气;结构上由原来的平正之姿形成高低不平之势,字字飞动,呼之欲出;空间分割打破均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用笔老辣苍迈,万毫齐力,充满霸悍之气;用墨上有浓枯湿润之分。这是吴昌硕借古开今的成功尝试。

临摹是一门功夫,一个书法家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临摹。吴昌硕对石鼓文情有独钟,在他65岁时谈到学习石鼓文的感受: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面对古人,初学只能亦步亦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