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五年(3):蔡卫陈从王伐郑(一)

第468篇原创,本文约2806字,阅读需要6min
01

公元前707年的秋天只发生了一件事,事情很大,但官方记载很简略,只有一句。但这件事吸引了华夏地区二百多诸侯国的眼光,并且不断产生涟漪,被这涟漪波及到的诸侯国纷纷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由此影响了后面三百年的华夏诸国格局。有时候,越轻描淡写的话越不能大意。
第一个不能大意的地方就是“人”这个字。蔡国、卫国、陈国都是侯国,前文我们讲过,“王”是周天子的专用称呼。按理说,他们跟随周天子去讨伐郑国怎么可能连爵位都不写呢?(周天子与郑国的恩怨在《宗成读左传14集》里有说明)按《春秋》记载惯例,这是贬斥的态度。
我们可以读一下下面这个新闻稿品味一下不同之处:
1、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率领盟军于1944年6月6日从法国诺曼底登陆,对纳粹德国展开反攻,瑞典和西班牙也派出军队参与;
2、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率领盟军于1944年6月6日从法国诺曼底登陆,对纳粹德国展开反攻,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和西班牙元首弗朗哥派出军队协助。
第一个新闻稿对瑞典和西班牙的重视程度远低于第二个新闻稿,所以说,称职务或者称名是重视程度的体现,如何称职务或称名是褒贬的体现。称“蔡人、卫人、陈人”表现对蔡、卫、陈三国的贬斥,间接表达了对周天子的不满意。
这个“人”字同时也表示了军队规模,隐公二年“莒人伐戴”的时候,曾有过注释:“将卑师少称人”。周礼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后面的定公四年也有注释“君行师从,卿行旅从”。也就是说,诸侯出行可以带一个师到几个师,但人数再多也只能称为师,大夫们出行可以带一个旅到几个旅,人数再多也只能称为旅,至于“军”,那是周天子的特权。
如果出行的时候,诸侯带的人不满一师,卿大夫带的人不满一旅怎么办?按例不记录,一般的卿大夫地位不如诸侯,不应该让名字出现在史书上,所以称为“人”,地位高些的大夫,就直接称呼名或氏。如果按照标准带满了人呢?那就“两书”,就是职位+名氏。
读者可能觉得诸侯出行就像电视上演的一样,带多少人不是都可以的吗?不是的。为了维护诸侯国的体面,维护礼制,诸侯出行时一般都会按照周礼的要求带足人。那么有的诸侯国比较小,比较穷,凑不足那么多人怎么办呢?雇人。
日本有个电影《超高速!参勤交代》讲的就是幕府时代日本的一个穷大名(诸侯)汤长谷藩,为了一年一度到幕府的上供(叫做参勤),费尽心思凑足需要的仪仗人数的故事,中间闹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包括一堆日本武士在国道上近乎裸奔,都是为了维护藩,就是诸侯国的体面。这个小穷藩的窘境与春秋时代的小诸侯国有得一拼。地主家有时候也没有余粮啊。
02

那么蔡国、卫国和陈国是不是穷诸侯呢?当然不是。蔡国的开国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的儿子蔡叔度,因为和兄弟管叔鲜、霍叔处被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蛊惑,参与了“三监之乱”,被流放至死,他的儿子蔡胡卧薪尝胆,到鲁国做卿士,非常有成绩,鲁国国君就向周天子建议,把现在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这块地方封给了蔡胡。蔡胡在这里建立了蔡国。所以说,是先有蔡国,才有后来的上蔡县,也才有后来的蔡姓。上蔡县这块地方现在仍然是农业大县,在农业社会为主的周代,必然是非常富庶。春秋时代,蔡国因国力强盛,曾经一度是抵抗南方蛮夷楚国的主力力量。
顺便说一下,刚刚提到的管叔鲜被周天子处死,后代流散了一部分出去,这部分人和管国的贵族后代们,都因国而得姓,是管姓的始祖。管叔鲜虽被处死,但封国保留,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笔者以前没买房子的时候,就住在管城区城南路,打开窗户马路对面就是当年殷商所修筑的城墙,距今3500年。站在城墙上,想想当年的战争,真有世事如幻的感觉。
郑州城南路的商代城墙,这是修葺之前的样子,当时我女儿经常在城墙上爬上爬下,捡土疙瘩玩,她随手捡起的土疙瘩很有可能是3500年前商代奴隶所夯制的。
卫国则是周文王第九子卫康叔的封国,也是伐纣以后与管、蔡、霍一起封的老牌诸侯国,在河南鹤壁到濮阳一带。卫国国力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姬姓诸侯国,存在907年,我们经常说的战国七雄里面其实还夹了个卫国,只是因为国力太弱,不显眼所以没有统计进去,如果统计进去,战国七雄就会改成战国八卦了。春秋时代,卫国国力还很强盛,200年后,孔子从鲁国出走,第一选择的施政理想之地就是卫国,只是跟卫国国君夫人南子见了一面以后,打消了这个念头,具体情节在电影《孔子》里有非常详细的描述。顺便说一下,卫夫人南子是周迅演的哦。
陈国呢?舜帝的后代,老牌诸侯国,陈蔡一起组成的南方防线遏制了南方大国楚国长达二百年,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
但很诡异的是,这三国派出的军队都没有称名,而只是称“人”。前文我们讲了,称“人”有贬斥周天子的意思,因为这次周天子的伐郑行为是非常不理智的。但同时也表明这三国派出的军队太少,连一旅的人数都不到,不足500人,所以没法写,只能称“人”。
03

这三国为什么会派这么少的人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自从公元前722年,就是《春秋》开始的那一年,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叛乱会后,,蔡国、卫国和陈国都不止一次主动攻伐过郑国,郑国东门之役就有他们参与。但在鲁隐公十年,蔡国被郑庄公打败,主力部队几乎被全灭,蔡国就老实多了,所以这次蔡国就算想报仇,也有心无力,不过周天子召唤,又不能不派兵,那就随便派几百人,意思一下吧。
卫国呢?共叔段反叛以后选择的政治流亡地是卫国,郑庄公灭许国(现河南许昌)以后,许庄公也跑到卫国去了。卫国俨然成了中原流亡诸侯集散地,有点卡萨布兰卡的意思。郑庄公与卫国互相攻伐过几次,发现一口都吃不掉对手,中间还隔着个黄河,没有深切的利害关系,所以就心照不宣的停战。因此卫国没有动力讨伐郑国。但同样是周天子召唤,所以就派点人过去助助威也好。
陈国呢?虽然陈国也跟着蔡国、卫国和宋国攻打过几次郑国,但鲁隐公七年的时候,郑庄公主动和陈国和解,并且第二年还让郑国的太子忽娶了陈国大夫的女儿,算是姻亲之国。加上年初陈桓公刚死,陈佗篡位,陈国内部不稳,当年和郑庄公盟誓的人正式陈佗,那时候陈佗还是代表陈桓公的。但以两人善于搞阴谋的性格,私底下有没有达成什么协议就不知道了。于情于理,这次陈佗都不能派主力部队出战,但是周天子的召唤又不能不听,所以只能派几百人过去意思一下。
综合这三国的情况,蔡国不能打,卫国不想打,陈国不敢打,只有天子周桓王姬林想打,所以用“从”这个字表示,这三个国家虽然写在前面,但领头的还是后面的周天子,而且“从”也有服从的意思,说明这三国只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罢了。
这种情况下,与郑庄公保家卫国的军队作战,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让我想起来我们抗美援朝的时候,所谓的联合国军其实主要是韩国和美国,其他的国家都是应付一下,比如法国出兵3421人,新西兰出兵1389人,比利时出兵900人,卢森堡出兵44人,这样的军队看似庞大,其实很容易因盟友兵无战心而引发连锁型崩溃事件。
那么具体的战斗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下次再聊。
(0)

相关推荐

  • 齐国史话六:一道被反复利用的“王命”,让齐国也占了次便宜

    此前的两篇文章,其内容都是围绕着郑.鲁.齐三国奉"王命"讨伐宋国的故事展开的.从故事中咱们不难发现,通过隐公十年的这第一场诸侯会战,鲁隐公不仅暂时缓解了国内矛盾带来的压力,还在会战 ...

  • 宋国史话六:殇公与盟友合伙算计郑国,反倒给庄公送了份“大礼”

    书接上回,咱们讲了鲁隐公由于国内矛盾日益激化,不得不想办法将这矛盾转嫁出去,遂与郑庄公.齐僖公在中丘会盟,约定共同去讨伐宋国.并且,这个发生于隐公十年上半年的第一场诸侯大会战,三国联合还真取得的不错的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二)

    第471篇原创,本文约1531字,阅读需要4min 01 秦灭六国之前,改变天下格局的战役,繻葛之战绝对能排到前五.从第一到第四分别是: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商汤灭夏桀的鸣条之战,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和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三)

    第475篇原创,本文约1960字,阅读需要3min 01 其实文首配的这张图有问题. 首先这是一乘驷马战车,外面的两匹马称为"两骖",中间的两匹马称为"两服",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四)

    第480篇原创,本文约1860字,阅读需要5min 01 上一集我们说完先秦老司机的座位与现代民主制和君主制国家驾驶习惯的联系,这一集我们说说老司机们的盔甲. 战车乘员的头盔,叫做"胄&qu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五)

    本篇是第483篇原创 01 上一集我们说过,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烈度很低,战争基本在两到三次的车阵对冲以后就结束了,类似"演武"的性质,战争在这个时代远远没有露出它本来狰狞的面目,所 ...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六)

    本篇是第490篇原创 01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 ...

  • [连载]桓公五年(1):陈侯鲍卒,齐侯郑伯如纪

    第461篇原创,本文约2272字,阅读需要5min 上图中铭文是<己侯貉子簋>的铭文:"己侯貉子分己姜宝,乍(作)簋."大意是:己侯貉子分给女儿己姜宝,己姜为此作了这个 ...

  • 桓公五年(2):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第465篇原创,本文约1924字,阅读需要3min 01 上一集里说到:"聘,是天子或诸侯派使者通问邻国,执圭以致君命".这叫做聘.那么在齐侯和郑伯到山东东部莱州湾附近做了个夏日清 ...

  • 桓公五年(7):大雩(一)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唐代名臣魏征编写<北史·源师传>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源师是北齐的重臣,有一次农历夏四月,他 ...

  • 桓公五年(8):大雩(二)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东汉,王充,<论衡>第二十五卷里面的<祭意篇>有一处引文,引文出自<左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