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出现的诸多毛病,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孩子拖拉,孩子不自信;孩子胆小,孩子不听话;孩子木纳,孩子很暴躁……你是不是也在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身上会有诸多毛病?
(一)
周日一早,诺爸起床煮了一锅菜泡饭。我因为头天晚上睡得迟了,待父子俩洗漱完毕,我才刚起床洗脸刷牙。
“诺诺,早饭准备好了,快过来吃饭!”诺爸把菜泡饭端上桌,高声招呼在客厅玩耍的诺诺。
“我再玩一会嘛!”诺诺舍不得放下手里的玩具。
“快点来吃饭,一会还要去超市采购!”诺爸略带命令的语气。
“妈妈怎么还没来?我等妈妈一起吃。”诺诺尽力为自己寻找拖延的理由。
“你有妈妈吃得快吗?还等妈妈来!一会我们吃完,就让你一人待在家里,哪都别去了!”一听诺诺的借口,诺爸不快,唠叨开了。
“我可以吃快的……”诺诺不满地嘟囔着。
“那行,你给我保证,如果你比妈妈吃的慢,今天所有要看的动画片,所有的活动都取消!”又是一贯的恐吓手段,诺诺那边就没声音了。
……
唉,又来了,父子俩一大早就这么杠上了。我在卫生间再仔细一听,发现诺诺那边依然没声响,隐隐感觉不妥。
待收拾完到客厅一看,小家伙正在揉眼睛,估计爸爸的话伤着他了。
可爸爸一看诺诺哭了,更来气了:“哭什么哭!屁大点的事又在抹眼泪,还是不是男孩子啊?!你说做不到,不就好了吗?”爸爸在激将,又在给孩子找台阶下,似乎也在兜回自己粗暴的表达方式。
我见状不对,赶紧小声安慰几句,引诺诺坐到了餐桌上。
三五分钟后,诺爸吃完饭,忙乎去了。诺诺还在磨蹭,只扒拉了几口饭。
“刚才谁呀,脑子动也不动,就说能吃得比妈妈快?!半天了,你看看你才吃了几口?”诺爸转回来一看,有些怒了。
“菜泡饭太烫了……”等爸爸一离开,诺诺低低地说。
我接过诺诺的饭勺,吹了吹,教他方法怎么吃。就在这时,诺诺突然向我解释:
“妈妈,我本来以为用调羹就能吃得快,可是今天的菜泡饭太烫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心里的委屈,他其实是有心与我比赛吃饭速度的,因为之前他有过比我吃得快的经历,他之所以能应下爸爸的话,其实他是有信心,有准备的。但是我们太武断,太轻视他了,丝毫不给他尝试的机会,就一票进行了否决,狠狠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妈妈,为什么这个饭跟以前的饭不一样啊,我吃不快。”诺诺自言自语。
“没事,因为这里面有汤,有菜,所以会很烫,下次吃白米饭再跟妈妈比,怎么样?”
诺诺听了,点点头。
(二)
诺诺生病了,一家人陪着他,在输液室等待挂吊针。
输液室人满为患,一大半都是孩子,有怀里抱着的,刚学会蹒跚走路的,跟诺诺一般大小的,也有比诺诺大很多的孩子。输液室里除了满满的人头外,又因为扎针,充斥满了嘈杂的哭声。有些孩子扎了一针,哭了几下,也就好了,而有些孩子却嚎啕大哭,怎么都不让护士碰自己的小手小胳膊。
排在诺诺前面的是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哥哥,特别恐惧扎针做皮试,几乎是嘶吼着不要打针,他的爸爸和妈妈用尽力气按着他的手,护士才好不容易把针尖扎进了皮肤。这还不算完事,打完了针,依然哭闹不止,仿佛受尽了全世界的委屈。
我心里其实挺发憷的,我怕这个孩子的情绪影响诺诺。虽然诺诺在之前看医生的时候表现得一直很配合,也很能忍耐,但是孩子又是极易被感染动摇的,我看到诺诺的脸上隐隐出现了不安。
轮到诺诺打针了,他果然不肯伸手:“妈妈,其实……”
我有些不耐烦,我想赶紧让他扎完针了事,于是粗暴地打断他的话:“别其实其实了,快点,快点把手伸出来给护士阿姨。”
说着,我就去拉他的胳膊,可顿时我发现错了,孩子的身体一下子紧绷,更加往回缩了。
“诺诺最乖,把手伸出来,扎一下就好了,一点不疼。”说着,我又尝试去拉他的手,可是,他依然护紧了。
护士等着,后面排队的又等着,我又着急又不知所措,甚至想用蛮力把他的小手拽出来。
“妈妈,你听我说嘛!”诺诺一下子急了,而我也一下子安静了。
“其实,其实我想问,打针疼不疼?”他看着坐在对面的护士问。
“一点也不疼,小小的被蚊子叮一下就好了,阿姨相信你一定会很勇敢哦!”见孩子情绪缓和下来,护士趁机引导,孩子也乖乖配合地将手伸了出去。我本想捂住他的眼睛,他却说没关系,于是他就这么盯着针尖扎进血管,一点儿不哭,一点儿不怕,一点儿也没动。从打针台下来,一身轻松。
每个孩子都有主动迎接困难,解决问题的意愿,只是他们还小,需要一个心理的引导、疏导和被肯定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少了耐心,采用冒进与粗格的方式,则很容易掐断孩子刚刚萌发出来的“勇敢的力量”。
在打针台上哭闹的孩子,最后无一不被家长用武力制服。孩子之所以哭闹,一方面是害怕针尖扎进皮肤的疼痛,而另一方面则是当这种害怕还未消失与消化,又强制被带入的恐惧感。
我也有听到家长不断在孩子耳边说“不疼不疼”,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孩子疏通好的心理,日积月累,再如何让孩子去相信家长善意的欺骗?!只有一开始就很好地引导孩子愿意主动去尝试,才能消除他内心真正的恐惧感。
(三)
下雨天出门,一人撑一把伞去停车场。一路上,尽是大大小小的水洼。
“诺诺,走路眼睛看地上!”看着孩子一路蹦蹦跳跳,全然不顾水洼,我在他身后大声地提醒,语气里充斥了不满:我不满他走路不看地面,不小心踩了水洼,然后湿了鞋子,进而湿了脚,接着就会着凉,就会感冒……做妈的,天生带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可是,此时的孩子全然屏蔽你所有的声音,他似乎还故意靠近水洼,偏偏就喜欢沿着水洼边沿走过。一旦路过一个小水洼,就会急急忙忙小跑而过,生怕被身后的我拽住,然后又兴冲冲地开始用同样恶作剧的方式进攻第二个水洼。
摆明了就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跟我作对嘛!我在后面看得又气又急。
“诺诺,往中间走路,听见没有?!”我提高了声音分贝。
孩子没有理我,故伎重演,又好像是在跟我玩躲猫猫的游戏。
我没辙,气急,快跑几步,孩子见状也一路快跑,无奈还是被我逮住了,狠狠打了几下屁股才作罢。然后彼此不快地跳进了车里。
诺爸从后视镜里看到了问:“怎么啦?你们娘俩又为什么事吵架啦?”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于是诺爸开导诺诺说:“诺诺,你要听妈妈的话,她是为了你好,不然生病了,你又要去医院了,那多难受啊。”
有了爸爸的开导,诺诺气顺了,向我说了对不起。我一想自己刚才也有些过激,于是也向孩子道了谦。
“来,诺诺,我们拥抱一下就和好,好吗?”这是我们彼此约定的一个谅解方式。我张开双臂,诺诺迎过身来抱住我,就在这时,他悄悄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让我顿时羞愧万分:
“妈妈,你知道吗?我最喜欢玩小水洼了,一踩下去,就会水花四溅!”
“水花四溅”这个在绘本中读到过的词语,恰如其分地被他运用到了生活中。而这一瞬间,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我不也最喜欢踩小水洼吗?!鞋子湿了,裤子湿了,都不知多少次,甚至因为在下过雨的小溪里,从下游往上游趟,雨靴都不知被割破多少双?那时候对妈妈的责备,我不也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吗?那时候,我不也是在心底埋怨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不理解踩水的快乐呢?!
多年以后,当我也成为了母亲,我却全然忘了曾经的过往,甚至更加紧张地去限制我的孩子的行为自由,去埋怨他的不听话,用自己的武断和武力去约束他的行为,而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诺诺,对不起,下次下雨天,妈妈给你穿上雨鞋出门,这样就可以踩水洼,也不会湿脚了,好不好?”
诺诺露出喜悦的神色,狠狠点了点头。而我,则把羞愧藏进了心中。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已经意识到“自由”这个词语对于孩子个性成长的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极易将这个词语丢失,用种种的控制当成对他最好的教育。每一次孩子的愤怒和反抗,不过是他们在创造性冲动与他们所爱的成年人不理解他的需要之间,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冲突。孩子的内心一次次受阻,心理功能失调,他们最终变得心理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那些我们期许他们达成的美好品格最终也背道而驰。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一句话:“失去自由,不能成人。”而卢梭也曾为此感叹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孩子的性格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现实中被养成,而这一切的源头却其实在家长对待孩子的情绪上,我们常常听说的“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平和的情绪”,其道理也在于此。
确实,给孩子自由比管束更难,但真正理解透了,其实一切又是那么简单。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号:诺妈家有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