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作为婆婆为何不惜花重金也要把媳妇打造为现代独立女性?
婆婆与媳妇自古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之一,这对冤家,在历史中上演了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有多少原本恩爱夫妻,败在婆媳关系上而成为陌路人。
但凡事总有例外,在我们民国时期,就有这么一对不同寻常的婆媳。婆婆对于媳妇而言不仅是母亲、人生导师、还是媳妇这辈子最大的贵人。
提到张幼仪,大家想到最多的是诗人徐志摩抛弃的原配。却不知道她在与徐志摩离婚后,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不仅是银行家,还是引领当时上海潮流“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大学的德文老师,取得的成就不比徐志摩低。
更重要的是离婚后,还承担了照顾徐志摩双亲的责任,独自抚养带大了他们的儿子阿欢,更是位体贴媳妇的好婆婆。
虽然不认同儿子的择偶标准,但仍然尊重儿子的选择
张幼仪在22岁便被离婚,当时怀着三个月身孕,突然消失的徐志摩不顾她的死活,把她抛弃在语言不通的国外。她一路艰辛辗转来到德国柏林,刚独自经历了生子之痛的张幼仪,一出院消失半年之久的徐志摩,向她提出要签离婚协议书的要求,她成了一个单亲母亲。
丈夫因为另有所爱,全然不顾她们母子的死活,在这个关键时刻绝情的离婚,深深伤害了张幼仪。就在这一刻,似乎看清楚了这个男人的品格,便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要靠自己的两只脚站起来。
在这样的信念下,张幼仪一路坚强,跨过一道道坎,自己独立面对在异国他乡的离婚和丧子之痛。
她从一位受传统思想束缚的女性,在经历离婚丧子这种命运打击后,华丽转身成为成功女企业家,这过程所要经受的各种艰难和心酸,非文字所能表达,这种痛楚只有当事人才最有体会。
8岁的阿欢(徐积锴)从母亲回国后,便一直跟随着她,她一边监督儿子的学业,一边辛苦工作,在张幼仪的悉心教导下逐渐长大。由于从小目睹了张幼仪的辛苦,阿欢没有选择父亲徐志摩的文学道路,而是选择土木工程学,希望自己能够为母亲分忧,不让她那么操劳。
他13岁时,父亲徐志摩不幸坠机而亡,在他年老接受采访时说到:
我对父亲印象说不上来,根据书上写的,他很热情,对朋友很真心,喜欢派对。
父亲在他整个成长过程来讲基本是缺席的,刚生下来父亲就出国了,回国后又一路追随着自己的女神林徽因,与陆小曼结婚后一心扑在陆小曼身上,直到13岁父亲身亡,这短短的十几年,徐志摩极少参与到他的成长中来,以至于他对父亲的印象,也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文字了解,甚至还没有一些热衷于徐志摩的读者那么深刻。
阿欢1939年满21岁时,毕业于上海交通土木工程系,眼看儿子到了适婚年龄,像许多母亲一样,张幼仪希望儿子能拥有个幸福的婚姻,为了让儿子避免自己不幸的婚姻遭遇。
张幼仪在给儿子物色对象前,特意找来阿欢,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孩。通过自己失败的婚姻让她明白,只有自己喜欢的才能幸福。阿欢笑着干脆回答道:我只对漂亮的女人感兴趣。
张幼仪、徐积锴
张幼仪听到儿子的回答后,心里还是不免刺痛一下,当初徐志摩不喜欢自己,不就是嫌弃自己太土,不够漂亮吗?难道和他父亲有着同样的审美观,男人都这么肤浅吗?光漂亮能有什么用呢?陆小曼够漂亮吧,他们生活不也过的一团糟吗,最终为了供养她巨大的开销,而不得以两地奔波,为了节约路费死在免费的飞机上。
虽然不认同儿子的观点,但依然尊重儿子喜欢漂亮女孩的想法。没有什么能比儿子喜欢和幸福更重要,开始向身边的朋友打听,哪家有漂亮的小姐?一个朋友的和她说,有家小姐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是个大家闺秀,和阿欢很是般配。
张幼仪在见到这个名叫张㯜文,漂亮又不失礼貌的女孩后,便喜欢上了。安排了儿子和张㯜文母女一起吃饭,阿欢见到漂亮的张㯜文后很是欢喜,不久二人便坠入爱河。
在两家人的祝福声中,这对恋人很快便举行了婚礼,张家和徐家本就是望族,加上新娘子的家族,这场婚礼比她当年的还要壮观,到场庆祝的人不下千人,不少都是当时社会中极具声望和地位的人。
阿欢一脸幸福快乐的表情,和她结婚时,徐志摩一脸的不情愿是多么明显的对比,看来这场婚事是对了。
张椊文
悉心照料媳妇,并为她提供最好的资源,帮助媳妇自强独立。
阿欢和张㯜文婚后一直甜甜蜜蜜,恩爱有加,不久张㯜文便怀孕待产,而阿欢则在外,帮助母亲打理徐家生意,一家人和谐而快乐的生活在上海。张幼仪看着阿欢和张翠文的感情稳定而恩爱,心里很是欣慰,但想到媳妇怀孕生子后,要面对普通妇人的生活,她又满是担忧。
同样身为女人的张幼仪,在她经历了侍奉公婆、怀孕生子、离婚丧子这些惨痛的经历后,她太清楚一个女人的不易,这其中的各种艰辛,她挨个尝了个遍,这种不幸绝不能再让儿媳承受。
她在自己婚姻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就是,女人需要拥有独立的人格,需要有自己的才能,需要拥有非凡的见识,才能与丈夫携手共进。当初就是因为思想太守旧,徐志摩才与她离婚。
张幼仪希望自己的媳妇在漂亮之余,还能够接受新教育先进的理念,因为夫妻之间的激情一旦褪去,而漂亮便会变得一文不值。
徐积锴、张椊文结婚照
她目睹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从开始的惊天地,泣鬼神,不顾一切反对和世俗眼光依然相互相守相爱,到婚后他们的窘迫和矛盾,如果不是徐志摩的早逝,他们的婚姻也许一样无法坚持到底。
在这种情况下,张幼仪找来了媳妇张㯜文,和她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并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她听,希望她不要经历自己曾经的苦难。希望她能与阿欢一辈子都恩爱相守,永不离弃。
就像他在国外认识的刘文岛夫妇一样,在学业上共同进步,携手共进,不离不弃。张㯜文能够得到婆婆以心相待,已是感动不已,就是自己的亲娘,也不曾为自己考虑如此长远啊。
在和媳妇达成一致后,便为她请来了当时最优秀的老师,到家里来亲自教导张㯜文。为了让她能够专心学习,在家庭琐事上尽量不去麻烦她,更没有要求她像传统女性那样,婚后对待公婆要费尽心思讨好侍奉,反而抢着干活带好孩子,尽量让她有多的时间出来学习,生活起居中更是对她照料的无微不至。
在婚后几年间,这对恩爱的夫妻先后生下了四个孩子,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张幼仪很是欢喜,张㯜文能为儿子开枝散叶,使家族传承得以兴旺。但她仍然担心儿子,在媳妇生产期间变心而另有所爱。这些年除了对儿子的谆谆嘱咐,花的更多的心思便是在媳妇的学习上。
徐积锴、张椊文
这些年中为媳妇不惜重金请来最好的导师,来教自己媳妇,英、法、德、中等多个国家的文学课程。只希望两夫妻一直都会有共同话题,不会因为一方落后而离了心。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张㯜文没有辜负张幼仪的一片苦心,在生养孩子这些年,从来没有断过学业,一直努力精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新时代女性。
阿欢看到妻子与母亲能相处这么好,对他而言本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且妻子的不断上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在感动着他。这个漂亮的妻子于他而言,魅力有增无减,以致他对妻子的爱从未减少半分。这里面也有张幼仪的功劳。
甘愿独自抚养四个孙子的艰辛,只为让夫妻俩双宿双飞,绝不让他们重蹈自己的覆辙
徐申如原本是峡石镇的首富,家中产业诸多,本希望徐志摩,能够子承父业,使其发扬光大,才把他送到国外去学金融。没想到去到国外的徐志摩不但不喜欢金融,还爱上了文学。年迈的他,如身体早不如前,名下产业都交给张幼仪打理。
阿欢长大后也帮着自己的母亲打理家中生意,为了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就,29岁的阿欢决定出国深造,希望在学业完成后,回到上海管理家族企业,并使之发扬光大。
张幼仪和孙子孙女
张幼仪在听到儿子的请求后是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儿子,有担当有主见,求上进是徐家的幸事,忧的是儿子出国,意味着要和媳妇分开数年。这又让她想到,当初去国外求学的徐志摩,就是在国外爱上林徽因而迫不及待与她离婚。
如果不是他爱上林徽因,也不会在他怀孕时就抛下她,小儿子彼得也许不会死。这一切对她的伤害太过深刻。她在这种绝境中绝地求生,华丽转身的背后有多少辛酸、多少眼泪、多少痛苦,她最清楚,绝对不能让儿子变成第二个徐志摩,也绝不能让媳妇成为第二个自己。
所以她提出了让张㯜文一起陪同的建议,没想到儿子和媳妇一致反对,媳妇说她不要去,要留下来陪她。那时他们的孩子还小,分别只有七岁、三岁、两岁、和一岁,这四个孩子还要人照顾。
已经四十七岁的张幼仪也不再年轻,夫妻二人都不忍心,放下四个孩子独自给她抚养。没有人能比他们,更了她的不易,做不到双双出国而留下老小。
看着眼前的阿欢和媳妇,留下一句:如果㯜文不去,阿欢你也不许去,就回房休息了。
张幼仪和孙子孙女
终于在张幼仪的坚持下,夫妻俩于1947年12月齐赴国外。阿欢就读于徐志摩当年就读的著名哥伦比亚大学,苦攻商科。妻子张椊文,则在张幼仪的建议下,在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学时装设计。
夫妻俩在国外相互扶持,阿欢白天供职于一家,名为宇宙贸易的进出口公司,晚上则刻苦学习,张㯜文一边努力进修服装设计,一边照顾着阿欢,两人在国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阿欢于1955年获得了,布鲁克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来成为纽约港务局的工程师,专管机场隧道和桥梁,而张㯜文通过在服装设计学院的努力学习,成为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之一。
夫妻二人从婚后就不曾分开,且一路相随、共同成长、相互成就,后因国内战争爆发,便选择在国美国定居。
张幼仪在国内承担着四个孩子的成长教育责任,一天都不敢懈怠,尽量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在1949年张幼仪把四个孩子带到香港,以期望能够早日,与定居在国外的儿子与媳妇团聚。
直到1952年美国移民局才批准了四个孩子的移民签证,但拒绝了张幼仪的签证,她不得以而独居于香港。就是在这里,邂逅了生命中的另一段情感,一个懂得她的好,珍惜她的人。此后与爱她的苏医生,度过了20年美好的夫妻生活,人生也得以圆满。
徐积锴夫妇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五十岁的独居女人,独自带着大小大大小小四个孩子,这是何种艰辛和忙碌的场面。
孙子徐善曾长大后回忆:我与奶奶仅仅一起生活了我人生开头的六年,但她对我们所有人产生了毕生的影响。
张幼仪一生都在以身作则,在“责任”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她的责任和担当不仅表现在自己身上,也无形中影响着子孙后辈,徐善曾有这样一段关于父亲徐积锴的回忆:
他是一个时而严肃时而幽默的人,他很谦虚,生活简单,有些孤僻,但总是考虑周到,并乐意帮助朋友,由于他要抚养4个孩子,所以他需要十分细心管理他有限的资产,但总是慷慨乐施,帮助那些比他穷一些的人,他极为努力的工作,以此来表达他对家庭的关爱,他曾一度同时兼两份工作,晚上还去研究院进修。
对于这个长相极为像徐志摩的儿子阿欢,他不像父亲那样一味追求浪漫,而是务实又有责任,他性格中像极了母亲张幼仪。
2004年徐积锴在接受台湾《联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一生靠母亲,不靠父亲,母亲对他影响终生。
而徐家四个孙辈也在张幼仪和父母的影响下,都很出众。
徐积锴夫妇与四个孩子
孙子徐善曾在耶鲁大学,取得了理工硕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应用物理博士学位,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大姐徐琦,对数字和金融十分感兴趣,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成为华尔街金融行业的拔尖人物。二姐徐放是一名艺术家和设计师,毕业于普拉特学院设计专业,曾任职纽约、波士顿和香港多家建筑设计公司,后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三姐徐行从事教育,取得南加州大学教育博士学位。
结语
徐家门庭中兴,人丁兴旺与张幼仪功不可没。在她的影响下,儿子成为了一个好丈夫,更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父亲。而媳妇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功女性,拥有丈夫一生的爱,夫妻两人情比金坚,相互扶持了一辈子。
张幼仪的命运没有在儿子和媳妇身上重演,儿子和媳妇实现了她期待的幸福生活,这也是对她最好的回报吧。1974年与张幼仪一起生活了21年的苏医生因病去世,74岁高龄的张幼仪,到美国和儿孙们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以88岁的高龄在美国逝世。
她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却给儿子和媳妇留下满怀的思念和回忆,为了孩子的幸福,她甘愿奉献毕生心血。除了徐志摩的妻子,其他身份她都完成的相当出色,以她的大爱、无私、和包容诠释了女性的光辉形象,尤其是对媳妇的关爱,可堪称史上最佳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