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梭罗的《瓦尔登湖》,生命本身没有价值,除非你赋予它价值
《瓦尔登湖》,无论从书名还是从内容,初读像是散文集,只会觉得这本散文写得有些深奥玄妙,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可谓柔情似水。但若是深入读下去,会发现这更像是一本哲学论文,引言、社会背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步骤、结论一应俱全。
梭罗不仅是作家,他更是一位哲学家。他恬静深邃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很多人,如列夫·托尔斯泰、甘地、肯尼迪、马丁·路德·金等人。哲学思想,是哲学家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作为哲学家的梭罗进行了什么样的人生思考,提出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呢?
在全书第一段,梭罗写道:
本书成稿于我独居于瓦尔登湖畔时,那是在麻省的康科德镇。我一个人住在林中,最近的邻居有一英里之遥。我自己盖了一所房子,以体力劳动为生。我在那里总共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是文明人生的过客。(At present I am a sojourner in civilized life again.)
在本段最后一句,梭罗将自己称为文明人生的过客。对梭罗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不过是梭罗为了给自己两年多的隐居找个台阶下。但若通读《瓦尔登湖》全书,你会发现,这句话正是全书的点睛之笔。这句对于“过客”的论述,既表达了对所谓文明社会发展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梭罗的人生态度和观点。梭罗出生于1817年,到《瓦尔登湖》出版时,梭罗也不过37岁。他为何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能得出“人生过客”这样深刻的哲理呢?
哥哥约翰的去世
1842年元旦,梭罗的哥哥约翰,在皮子上磨刀片时划破手指。因为只自己做了简单包扎,结果化脓得了败血病,10天后就去世了。这样突发的亲人去世,给了梭罗沉重的打击。根据史料记载,因为约翰的去世,梭罗三四个月后才渐渐恢复。有过类似失去亲人经历的人,可能立即就能理解梭罗的这种经历。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在我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受到老猴子死亡的警醒,孙悟空开始了自己的求道生涯。面对亲人的死亡,超验主义者梭罗一定思考了非常多,得出每个人都是人生的过客的结论也是必然。讲到超验主义,必然要讲到爱默生。
导师爱默生的影响
爱默生是美国的思想家,也是梭罗的导师。爱默生可以说是确立的美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人物之一,又被称作“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有两本代表作,一本是《论自然》,另一本就是《生命》。爱默生对生命的理解是:生命充满无限想象,但生命有限,无法分担也不能加倍。梭罗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导师爱默生家中,梭罗的哲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爱默生的教诲。哲学思想来源于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爱默生如此,梭罗也是如此。
当时社会现状的影响
在《瓦尔登湖》经济篇中,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论述是非常真实的。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人们经受着种种考验,美国经济大萧条、大量的农产品无法售出。而当时农民的土地,大多是靠银行贷款购入的,没有收入就无法还债是当时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梭罗还关注了一件大事,那就是1845-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5年时间,爱尔兰人口锐减1/4,总死亡人口100多万。爱尔兰,在当时世界人们的认知中,是个文明地区,为何出现这样的惨剧?这件大事更加促进了梭罗对于人生以及文明的思考。
全面的读书与思考
梭罗读书非常多而杂,他不仅读圣经,还读各种东方哲学书籍,包括中国的,印度的。他不仅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还吸收当代哲学家、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如伏尔泰、达尔文、利比希等。这些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哲人们,又有哪个回避谈生死呢?有生有死是生命的常态。梭罗由此体悟到了人生的真理,因此林语堂才会评价说,生命本身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因此梭罗才会在文中写道,人们的状况如此之差,是否有必要?如何才能改善呢?由此,他才去了瓦尔登湖畔。
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来赋予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应该赋予生命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