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卜与揲蓍
作为《易经》之预测学,除了简单易行之梅花易数与规模宏大之奇门遁甲外,还有龟卜、卜筮或揲蓍、算卦等方法。
龟卜,指用龟壳或牛肩胛骨来推测人事之吉凶。占之前先要制器。第一为选龟,龟以大者为佳,小者不用;颜色以黄白明润为佳,灰者昏暗者不用,老而枯朽者不用。第二为攻龟,攻龟之法,“去其甲,存其墙。”龟板正中有一自下而上之直线,称为千里路,横线有五条,中间三条纹线间之空白处,皆可刻划。东曰甲乙,西曰丙丁,正中旁连两墙曰腰金第一,直纹之下腰金之上横而方平者曰冲天,凡占惟此方为验。第三为灼契,用碳粉一两,铅粉三钱拌匀,用枣泥和之而成块状,粗细如筋,长三四分,名曰三一丸。灼龟必须五行俱全,以碗盛水,置钱其中,用界尺架于其上,然后放龟板,刻字者向下,近肉者向上,用三一丸灼烧。第四为占龟,灼龟之后,龟板炸然有声,谓之龟语,然后用所盛之水洒于刻字之处,必然出现裂纹,根据横竖裂纹判断吉凶;然后用绳子缠绕裂纹处,用香火供之,三日之后裂纹复合;若在三日之内,龟板还有声响,是犹有未尽之言,必须再占。最后乃占坼,龟甲经火灼之后,出现裂纹,分为身首足三部分,其中身为事情之主干,平直、刚健、洪润、明净者吉;首为事情之开始,平直高昂有情者吉;足为事情之结束,有动静之分,或动或静,吉凶不同。
由上可见,龟卜极其复杂,是以古人亦不轻易施为,也因此被认为可用来占卜影响国家稳定之大事,如战争、瘟疫、兴替等;龟卜之复杂与慎用,也谕示着这些大事不会随意发生。
卜筮则指巫师等人以蓍草占卜,亦谓之揲蓍。《易经·系辞上》曰: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根据此记载,将其以更易阅读之方式写出,即:
(1)取50根长度相等之蓍草(训练时若蓍草难得,可以他物代替),先取出其中一根,即“大衍之数五十,去其一而取四十九”。
(2)将剩余49根蓍草随意分成两堆,象征两仪,从其中一堆中取出一根不用,组成三部分,谕示天地人三才齐备。
(3)在两堆中每4根一组连续取出,直到两堆之剩余数都不超过4,即“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扐,以象闰”,这相当于分别除以4求余数。因两堆总数是48根,若一边能被四整除,则另一边亦可。若能整除,则最后各留四根,因此两堆余数之和非8即4。如此完成第一变。
(4)将48减去第一变之余数和,则得到40或44。然后再分成两堆,继续求余,能被4整除则留4,否则就留余数根。同理,所得之余数和也非8即4。如此完成第二变。
(5)将40或44再减去第二变之余数和,则得到的数可能为40、36、32中之一。然后再分成两堆,继续求余,能被4整除则留4,否则就留余数根。同理可知,所得之余数和也非8即4。如此完成第三变。
(6)将40、36或32再减去第三变之余数和,则得到的数可能为36、32、28、24中之一。将其除以4,可得9、8、7或6。
(7)若得9或7,为奇数,属阳,画阳爻,其中9为老阳,属变爻:7为少阳,不变爻。若得8或6,为偶数,属阴,画阴爻,其中6为老阴,属变爻:8为少阴,不变爻。如此可得一卦之第一爻。
(8)按以上三变之步骤演算六次,便可得一卦之六个爻象,即“十有八变而成卦”。
从“十有八变”可见,揲蓍法总共要变化18次,似乎也不简单。《中国数学史大系·第一卷》第二编中对上述算法做了严谨之证明,感兴趣之读者,可自行参阅,亦可自行论证。
不管是奇门遁甲,还是揲蓍卜卦,都需要算,故冯梦龙在其《智囊全集》第245节“陈良谟”中道:
大抵冒越之利,鬼神所忌;而祸福倚伏,亦乘除之数。
卜筮之术,其实对于人之见识具有很大的考验。初始时,成败之道并不显著,死生之机也不明朗,修为浅者或许也能看出来,但只有修为深者才能理解并把握住,此即其文中所谓之“易见而难知”。万物皆趁机而生、趁机而作,把握好时机,方能事半功倍;见机而行,才能准确占卜。
古人为何要将揲蓍之法设计得如此复杂呢?也许他们认为太简单则无法令人取信,也会造成技术之滥用。此外,据说因蓍草不易得,后在春秋时代,鬼谷子改蓍草为铜钱,定财、官、父、兄、子等用神及其生克制化,乃是占卜法之重大变革!古人心静而诚,在漫长之卜卦过程里,尚可制心一处,专心以待;然今人事多而心有旁骛,哪堪冗长之等待!蓍草只怕尚未揲完,心思便已如脱缰之野马般飞驰在外。如此不专心、不诚心,如何能占得准确?是以先哲告诫曰:“无疑不卜,无信不卜。”
用铜钱算卦是最简单之方法,而且道具很普通。以三枚铜钱或硬币为例,规定其中一面为阳、另一面为阴,一般以字面为阳、花面为阴。左手在上象征天,右手在下象征地,将三枚硬币合在掌中空心部位,上下抖动数次然后放开手掌抛出。若二阳一阴,则记为阳爻;若二阴一阳,则记为阴爻;若三阳朝上,则为老阳,应变爻,记为阴爻;若三阴朝上,则为老阴,应变爻,记为阳爻。如此,以同样的手法连续抛掷六次,可得六个爻象,按先后顺序从下至上排列,可得一卦,预测未来。若从上至下排列,则可用来验证历史。如果读者有能力编程,可以先让软件生成六个属于区间(0,1)之随机数,按先后顺序将其与0.5作比较,小者为阴,大者为阳,如此亦得一卦。
除占卜系统外,古人用来预测人事之术,还有拆字、看相、掌纹、堪舆、风水、摸骨、听声等,其中不乏有道理者,亦不乏牵强附会或愚弄百姓者,此不赘述。
不管是科学的抑或非科学之目的,占卜之术是永远不会终结的,正如何丙郁先生所说:
The ability to predict has always been,and remains, an important aim of science(预测能力曾一直是,也仍旧是科学之重要目的)。”
科学预言与占卜之差别,仅在于计算之深度与广度而已。顺便介绍一下,何丙郁先生乃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曾是李约瑟主持的《Science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今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项目之重要研究成员之一,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关于奇门遁甲、太乙、六壬等许多中国古代玄学,他多有研究,且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