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接地气才能不空转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维煊

为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课题研究,对教育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由于对课题研究的高度重视,在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导向下,当今教师课题研究种类及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调查显示,课题数量很多,但研究质量并不高、研究成果应用率也较低。很多课题由于选题过于高大上,过于关注选题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地位及影响,超出教师的能力范围,不接地气,处于空转状态。

由于不接地气而处于“空转”状态的课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题管理及评价只看数量却不看质量。在很多地方,教育局对学校的

目标管理责任状中都有“一个年度要有多少项课题结题”的要求。为了完成教育局下达给学校的课题研究任务,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对教师个人的关于课题数量的管理及评价方式。无论哪一层级的管理及评价,都只看有多少课题立项及结题,至于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什么?质量如何?有无实际意义?等课题研究的本源问题并不重视。因而,很多课题以材料化、表格化的形式存在,这样的课题无一例外地处于空转状态。

二是在课题立项上层层组织却层层软。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在国家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施后,下面依次有省级、市(县)级,直到学校级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每一层级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只是课题管理单位不同,课题选题范围及相关要求都大同小异。层层组织立项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研究质量上无一例外地出现层层软的状态。以校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很多学校并不具备这类课题研究的能力,却将研究重心放在宏观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导致课题研究处于空转状态。

三是课题研究周期短极易催生短平快低质量成果。课题研究需要慢功夫,有些教改课题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有初步的研究结论。但是,目前的课题申报周期大多是两年,还有很多是一年。申报周期太短,很多课题还没有进入研究状态就结题了,其结题成果大多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等常规性的教学资料,及一本本无实际意义的文字材料。结题后,课题组除了得到一张有用的结题证书,其他一切几乎都是空转。

四是对教师自发开展的小课题研究缺少应有重视。真正对教育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课题是教师为解决自己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自发进行的小课题及草根课题。这类课题由于基于教育问题、基于教师需求,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都是自发的,不仅研究的过程扎扎实实,而且研究成果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虽然这类来自草根的课题接地气,有着被公众认可的质量及意义,但由于这类课题不在教育管理部门、教师评优评先及晋升职称的范围内,不受学校的重视。

五是不注重课题研究成果的使用及推广。“空转”课题的产生与很多课题研究止步于结题证书有很大关系。由于研究成果不需要使用,更无需推广,导致研究者无需在真研究上下功夫,即使拼凑他人成果及结题报告也无人知晓,更无人追究。从课题立项到结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而,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除了一头一尾及中间时间点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转状态。

课题研究出现空转状态,说明课题研究不落地,没有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及个人成长的必需。如何扭转这种状态?如何让课题研究接地气?如何开展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如何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与兴趣?需要各级课题主管部门及学校高度重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