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记凤纹的这些细微变化,给元明清瓷器断代
1.凤纹白陶罐—湖南省博物馆藏
凤纹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图腾。它最早在新时期时代便已出现于陶器之上了,这点从湖南省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新石器时代白陶凤纹罐可见一斑。商周时期,凤纹的形象还呈现出类似于神鸟的抽象形态,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凤纹被赋予美好吉祥的寓意,成为了人们的理想事物;隋唐时期随着社会审美风气的变化,凤纹的形象开始变得雍容华贵,形体描绘的装饰性手法更加丰富,为皇室所用的特定属性在此时也初见端倪;到了宋代,所见的凤纹多是写意画法,此时的凤纹每个形体部分都代表着吉祥的寓意,“锦鸡首,鹦鹉嘴,孔雀脖,鸳鸯身吗,大鹏翅,仙鹤足,孔雀毛,如意冠”,可以说是进入了凤纹形象的定型期。
2.元青花飞凤麒麟纹四系扁瓶—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于是,寓意祥瑞,样貌喜人的凤纹开始在元蒙时期大量流行起来,当时的统治者甚至还对凤纹的使用做了严格的规定,禁止民间使用凤纹,因此,此时的以凤纹为饰的瓷器基本都是官瓷,或是专供国外王室贵族的高档出口瓷。在鉴赏元代凤纹瓷时,我们应该大致知道它的形态规律,此时身份高贵的凤纹瓷,凤纹形象一如龙纹一般神气威严,有的凤嘴如鹰嘴般呈倒勾状(如上图),颈部、尾羽毛处无过多装饰,常表现出翻飞扭动的身躯姿态,十分有气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的瓷绘凤纹一般是和麒麟相伴出现,龙凤纹的瓷绘题材在此时是基本见不到的。
3.永乐青花双凤纹高足碗—景德镇考古研究所藏
4.宣德双凤纹
5.成化青花龙凤纹大盘
6.嘉靖凤穿花纹盖罐
7. 万历青花龙凤纹壶—台北故宫藏
8.万历青花云凤纹缸
明代的凤纹整体造型从元代凤纹而来,历代的造型变化并不算多,应当对凤头,凤尾,凤翅等重点部位予以关注。明代早期永乐、宣德年间的瓷绘凤纹绘画比较写实,笔触细腻,观感很是讲究,凤目细长有神,凤嘴小,颈部细,常见图3中的锯齿形凤尾,和图4的卷草形凤尾。明中期的瓷绘凤纹更为流行,特别是在成化一朝团凤纹类、凤穿花类的瓷绘题材很是常见。进入嘉靖之后的明代晚期,或许是因为石子青料易晕散的特性,又或许是因为“官搭民烧”这类特殊形式的出现,凤纹的形象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龙凤纹题材的瓷器也开始在民窑器中出现。此时的凤纹绘画粗率,对于细节的描绘比较马虎,不少凤纹的背羽不做描绘,甚至简单的一笔涂抹了之;构图上缺乏层次,时常显得拥挤;身体比例失调,少见前朝的灵动秀美,又是头大身小,有时尾长身小,不甚美观。
关于凤尾,有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锯齿形凤尾和卷草形凤尾在整个朱明王朝较为常用。而图5中成化青花龙凤纹大盘中的凤尾,在锯齿状凤尾尾羽处绘一灵芝,是“羽翼三尾灵芝”凤尾,这种形制的凤尾由元代演变而来,最早出现于永乐年间,之后历朝都偶有见得,在明代中早期较能常见;图4,图7的飘带形凤尾在明代并不多见,明代晚期较多出现;图8夸张变异呈大螺旋型的卷草尾在明代晚期的器物上偶有见得。
9.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凤尾尊
10.雍正珐琅彩五伦图
11.乾隆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
12.清嘉庆豆青釉团凤纹碗
13.清道光百鸟朝凤纹将军罐
14.清光绪粉彩龙凤纹盘
15.清光绪粉彩百花地龙凤纹盘
16.清光绪粉彩龙凤纹四方温酒器
17. 清宣统龙凤纹盘
清代的瓷器无论是在绘画题材还是在装饰工艺上都有了大量的创新,这使得我们在区分明清两朝的瓷绘凤纹上并不太费力,只是在满清一朝的凤纹细分断代上颇有难度。总体来说,明代的瓷绘凤纹以青花题材为主,到了明代晚期出现了五彩、色釉彩题材的凤纹,但不占主流,而清代则恰好相反,各类彩绘纹饰的凤尾成为主导,康熙之后于还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类的瓷绘凤纹。在绘画上,清代的凤纹更加写实,颈部、尾部的翎毛根根分明,描绘细致;凤身还出现如图14一般的龙鳞龟背身,这是前朝所不见的;凤尾在明代的基础上出现了诸如结合羽翼尾和绶带尾的杂尾凤,如16,17孔雀尾一般的凤尾;凤爪如仙鹤般细长尖利,这也是前朝所不见的;龙凤纹题材虽在宋代耀州窑就已出现,但是到了清代才算真正的流行,因为寓意吉祥又极具观赏性,在清晚期各种大盘、大罐上常见(如上图)。
满清历朝的瓷绘凤纹鉴别上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简单的变化规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凤纹略有明代遗风,绘法精细,用色清新,构图清朗;到了嘉庆之后的明代晚期瓷绘凤纹开始走下坡路,用彩太杂,呈色艳丽,构图繁复,审美情绪开始下降;光绪一朝又瓷绘凤纹出现短暂复兴,更为写实的凤纹在此时仿若力图光复前辈们的往日荣光一般,不仅做工精细,观之赏心悦目,当为晚清时期首推。
我是@话瓷说sue,一名年轻的艺术品鉴赏估价师,以踏实向学的心态和学友们分享收藏知识,交流历史文化,欢迎各位师兄师姐加关指点,共同探讨,共赏珍玩。
#国风在头条##文玩同好会##我要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