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手脚冰凉叫肝寒

    六经病通常只有发展到少阴或厥阴,才会出现手脚冰凉,少阴的手脚冰凉在气分,通常用附子干姜温阳袪寒;厥阴的手脚冰凉在血分,应该怎么解决?
    方根:桂枝+当归
    桂枝辛温,通行十二经脉,当归甘温,补血活血,二药相加,能加速血液循环,快速让血液温暖起来。
   我们来看几个方剂:

当归四逆汤【桂枝(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通草(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

    《伤寒论》条文: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神农本草经》)

    解读:“脉细欲绝”,说明脉管里血容量极为不足,故用大量的大枣(二十五枚)和芍药滋阴补血,以增加血容量;可“手足厥逆”怎么办?用“桂枝+当归”温通血脉,从血分上治“手足厥逆”;细辛辛温,解表散寒,从气分上疏散寒邪;通草疏利壅塞,开通隧道打通“欲绝”的脉管。这样,欲绝的脉管就会清晰起来,手足厥逆也会温暖起来。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桂枝(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通草(二两)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

    《伤寒论》条文: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神农本草经》)

    解读:手足厥逆出现时间不长,用方根“桂枝+当归”温经活血就可以解决,可这种寒冷时间久了,“桂枝+当归”的力量就不够了,需要用吴茱萸暖肝温血,吴茱萸辛温,入血分,温中止痛,理气燥湿,血分陈年的寒邪才能被袪除;厥阴血分寒冷,必然影响到阳明胃,胃寒易呕,用生姜暖胃止呕。一个在血分,一个在气分,陈年老寒才能逐渐消逝。

温经汤【桂枝(二两)  当归(二两)  芎䓖(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阿胶(二两)  吴茱萸(三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解读:厥阴病是疾病发展的后期,气血阴阳都不足了,用人参甘草补气,用当归芍药芎䓖牡丹皮阿胶补血,用芍药麦冬滋阴,用桂枝吴茱萸生姜温阳。厥阴指肝,肝藏血,血分寒,则一定手足厥逆,所以,温经汤证的患者,冬天一定手脚冰凉,用方根“桂枝+当归”温通血脉,用吴茱萸除陈年久寒,寒邪从血分袪除了,手足厥逆也就消失了。
    苏子降气汤【苏子  厚朴  陈皮  半夏  前胡  炙甘草  桂枝  当归】
    《局方》条文: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虚烦引饮,头目昏眩,腰痛脚弱,肢体倦怠,腹肚疗刺,冷热气泻,大便风秘,涩滞不通,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解读: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主治上实下虚的喘咳证。其典型特征是足冷痰多咳逆。用苏子、厚朴、陈皮、半夏、前胡化痰降气;用“桂枝+当归”温通四肢。所以,苏子降气汤患者的共同特点是:痰多、咳逆、脚冷。

    引申:从上面的方剂可以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血寒。“桂枝+当归”,桂枝温通,当归补血活血,二味相加,具有明显的热血作用。所以,血分寒,离不了“桂枝+当归”这个方根,血分久寒用吴茱萸;气分寒,用附子干姜,久寒用细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