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比较是个好方法
翻看孙绍振先生的《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看到他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突然想起罗晓晖老师也解读过这篇文章,于是,进行了一个对比阅读。
这两位先生都在强调着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对文本进行解读必须是贴着文本行走,发现语言的不寻常处、陌生表达处,进行深一层的思考,就能“辨认出作者和人物的个性以及深层的、潜在的情感”从而参与创造,受到感染。
当然作为教师,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着学生这样去走一遭,体会文学的魅力,受到文学的熏陶。
1.理论基点
孙绍振先生主要是强调了要真正读懂中国现当代散文,不能局限于“真情实感”,也不能拘泥于“抒情诗化”,要看到与抒情审美相对应的还有(亚)“审丑”的幽默散文 ,又不幽默审丑的表现的“审智”散文。散文从趣味而言则相应有情趣、谐趣和智趣。
罗晓晖老师则主要指向教师解读散文类文本。应该抓住散文的“散” ,分析它是怎样“散”的,这样的“散”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二者都指向了对文本的解读,前者从这一篇出发,指向散文的不同类别如何体现;后者从散文这一类出发,指向这一篇如何进行分析。
2.为何分析文本
孙绍振先生说: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因为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也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这一切,是存在于具体灵活的语言中。所以,必须要去细细分析文本。
罗晓晖老师则强化两个观点:写作者的写作,文本的构造,必然都是基于理性的,教学也是一个理性的行为。文本解读本质上是基于统合文本内各种信息的推理。
3.方法使用及其结果
孙绍振先生问:从哪里才能找出可分析的矛盾性?
从语言的工具性上深入一步对语义进行分析,尤其是超越字典语义规范的,表面看来,甚至有可能违反了语言规范的地方。然后提出文本解析的方式:在关键词还原中提出问题。
比如第一段中的“乐园”,通常看来,乐园是美好的天堂,可是鲁迅笔下的乐园只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那么为什么是乐园呢?
第二段中的“无限趣味”,也有这样的效果。本来的让人产生的联想和文中呈现的地方产生反差,是为什么?友这样的追问延展开,体会到天真、顽皮、对世界经验很少的、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童心。
孙绍振先生还提出了用还原法提出问题“为什么鲁迅没有以理性为准则声明长妈妈讲的是一个迷信故事”,与学生展开对话。“为什么要强调自己被送到三味书屋这种不可靠的理由?”
我感觉到孙绍振先生在叙述这三个路径的时候,有一些混乱,第二点谈“用还原法提出的问题可对话性”,第三点又在谈“文本的反语、幽默和人文精神”,切入点或者说视角的不同,看起来有些吃力。
罗晓晖老师从这个文本的整体特征出发,提出“比较,是这个文本的最基本思维和最典型特征”。解读这个文本,就是要立足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分比较,发现其同质性的部分和异质性的部分。
比如“以前的乐园”和“现在的荒原”,“先生的陶醉”和“学生的无所用心”,“同窗以前对绣像的热爱”和“后来的无视”。
同时,罗老师还对“比较”不能涵括的重要内容设置一个“语言细节分析”主题,把不太便于归类的部分统合进去。通过这样的分析,会发现前面通过比较得出的主题恰恰在这些地方得到深化。
在罗老师看来,这个文本表现出的不仅仅是鲁迅先生对童年的回忆,而且还表现出对儿时真趣的失落、社会环境对人的巨大改变的深沉感慨。
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我们会发现两位老师对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的认识并不一致。我更倾向于罗老师的分析得出的主题。
一是,他是直接用文本内容进行的对比,“文本可以自己说话,一定要根据文本做相应的分析和推断。”
二是,孙绍振先生的分析给人先入为主的感觉“这样的读书不枯燥吗?这样的先生不是很可恨吗?……但是鲁迅是个人道主义者、艺术大师……”我认为,是因为他的文章看到鲁迅是艺术大师,而不是因为他是艺术大师去反推他的文章怎么样。
罗老师对这一处也有分析:
先生读书,学生读书,不同之处是什么?状态的不同,所读的内容不同,前者读书是自发的,没有被谁逼迫。进一步分析发现,先生所读内容是陶醉他早年曾有的指挥倜傥的功业梦……
文本不仅仅是想展现三味书屋读书的情形,而是企图通过这一比较,来折射出先生内心的失落与人生困顿的境遇。
孙绍振先生把他解读为“这是鲁迅对小人物的人道主义宽容”。
说实话,写出上面这些话,我很惶恐,我自己的理论水平、文学功底拿不上台面。有阅读背景的阅读,才能更深入阅读。比如孙老这本书,买来了好多年了,一直没能坚持读完。今天读,竟然能够不排斥,还有思考。为自己点个赞!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