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爱恨蛤蟆坪(三)·连载8 || 作者 南岳
“干亲和亲的一样,你是我妹妹,咱俩成了亲,别人会骂我五伦不入,世上哪有哥和妹妹成亲的?何况我如今是有头有脸的人,不能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贾明说着几乎要哭。
“那你为啥答应我大,说要永远照看我?”
“照看不是说非要给我当媳妇啊?”
“你哄了我多少年,你说咋办?”
“咱俩一个爱一个,我实在舍不得你到远处去,就在金石湾给你说一门亲事,我们能经常见面,你看行不?”
“……!?”春兰看了看贾明,没说出话来。
“就是郭家,郭怀仁你知道不?我俩关系好得很,他有个弟弟,叫郭怀义,比你小一岁,人各方面很好,如果你同意,就答应了。过了门我们还能天天见面,我能照看上你。”
“那你呢?”
“以后再看!”贾明无可奈何而伤心的低下了头。
“我不会说,哥哥你看吧!”春兰伤心的掉下泪来。
“这老驴日的,昨像个蔫求,不好好走路,磨磨蹭蹭地,还想嫖风,嫖不动了。”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把贾明惊得怔了一下。这是栓锁的声音。
贾明回过神来,寻声看时,看见人都称短罗圈的栓锁,正吆着一对牛,肩上扛着犁,在他不远处的小路上,一颠一晃地往家里走。贾明知道栓锁是在指桑骂槐,是指牛骂他贾明。对这种畜牲一样的人,他只能不予理睬。
看到栓锁,贾明的心一下变得阴冷而黯然神伤,说不出的悲凉而五味杂陈,世态之炎凉,人心之可憎,善恶之莫恻,使他感到心悸。关于栓锁一家的一桩桩陈年往事,无法阻挡的翻动在他的记忆中。
在民国时,韩老三家在赵堡镇有一处粮店,由韩老三的四爸,也就是韩老爷的四弟经营,既卖又买。民国十七年的干旱持续到民国十八年后半年,老天才下了透雨,存粮的大户也终于开仓放粮,虽然价格很高,总算有了粮源。赵堡镇开饭馆,卖吃喝的各种铺面也陆续营业。
那是民国十八年冬天,有一天,贾明和钱来成帮韩老爷牵牲口,驮粮食送到赵堡镇韩家的粮店,在一家卖油饼的店铺门前,见店主拿鞭子抽打一个与贾明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已打得那孩子满脸是血,哭不出声来了。贾明见状,想起了他继父打他的情景,动了恻隐之心,忙向后面骑在马上的韩老爷央求道:
“老爷,救救他吧,不然打死了!”
韩老爷看了看,勒住马,在马上喝道:
“掌柜的,啥事,别打了,快打死了,他是个碎娃娃。”
那人回过头,看见韩老爷,立即笑着说:
“原是韩老爷,你老送粮啊!这个不知哪来的野娃娃,没钱,偷吃了我买的油饼,我收拾他。”
韩老爷掏出几块钱,塞给那卖油饼的,说:
“对了,再不要打了,那是饿得没法子了。”
那小孩挣扎着爬起来,踉踉跄跄地逃命去了。
又过了一年,韩老爷带贾明和其他几个伙计到赵堡镇去赶集,正在街上遛达,突然被人拉了一下,贾明回过头来,见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站在面前,身材很瘦小,脸黝黑黝黑的,额头有一道斜着的疤痕,正裂开嘴朝他笑。贾明好像在哪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那男孩伸手拉住贾明的手说:
“来,我给你说个话。”
他把贾明拉到一家饭馆,买了两碗面,二人边吃边聊。
贾明才知道,这男孩正是去年在街上被打,韩老爷救的那个孩子,如今在赵堡镇赵老爷家做长工。他是外县人,姓张,小名叫有福,家里就他和他母亲,孤儿寡母过日子,后来他母亲被抢寡妇的人抢走了,就一直讨要过日子,前几年闹饥荒,流落到此。
二人大有同病相怜的味道,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好兄弟。贾明比张有福大一岁,张有福就叫贾明哥。为了更进一等巩固关系,二人吃罢饭,到赵堡镇的关帝庙,在神案前插香跪拜,结为兄弟。
民国二十三年,赵堡镇赵老爷家被黑鹰山的土匪所抢,财物洗劫一空,一蹶不振,再无力雇佣众多伙计,张有福也逼得无处安身。贾明知道后,撺掇吴羊倌和众伙计,一同在贾老爷跟前推荐张有福到韩家来做长工,韩老爷也同意了。
在一起干活时间长了,贾明才发现张有福智力低下,是个可怜人,所以贾明心生怜悯,处处照看他,二人关系胜过亲兄弟。
土改后,贾明一直是金石湾的支书,他遵照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贫下中农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张有福在贾明的关怀下,成了最贫穷,最光荣的贫下中农典型,是那当时最可爱的人。土改时和贾明一样分到了韩家的一间房,与贾明同住在韩家大院,只是因太丑,老是成不了家。
张有福到了三十二岁,还没成家,孤家寡人一个,贾明虽然是支书,小干部一个,但与张有福是贫贱之交,难兄难弟,所以始终念念不忘。怎奈张有福自己不争气,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无奈之下,贾明张罗着给张有福打了一处新庄院,盖了两座房子,搬进了新家。并托人四处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女的,给他成个家。
终于在邻县打听到一个妇人,名叫朱秀花,不但相貌丑陋,而且是个褦戴货,孽障人,只会生孩子。原先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丈夫不情愿,结婚后丈夫去当了兵,退伍后就业在外地工作,不久就与朱秀花离了婚。离婚后,朱秀花一直待在娘家。据小道消息透露,没离婚前,朱秀花生过一个孩子,因是个野种,一生下来就丟弃了。如今在娘家,据说肚子又大了,急想找个人家嫁出去。
贾明得知后,告诉了张有福,张有福喜出外望,二人马上上门去看,双方都愿意,遂定了亲事。
朱秀花的父母要了点彩礼,计划给女儿拾掇几件衣服改嫁,不然太破难了。贾明和张有福只得答应,怎奈张有福身无分文,回家后可怜兮兮地看着贾明,长一声哥,短一声哥地只是抺眼泪。贾明念着旧情,只好拿出自己的一点积蓄,又求人借了些,才凑够数,娶回了朱秀花。
而那些钱,张有福至今没有还给贾明,借别人的,都是贾明替他还的。
朱秀花嫁给张有福半年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因是个野杂种,张有福视为眼中釘,有病不给医治,长到两岁,终于给病死了。后来又生下了栓锁和玉锁兄弟俩,还有一个小女儿玉凤。
在过来的多少年,张有福一家凭着与贾明的旧交情,大小事务都来找贾明,贾明也无微不至的照顾。贾明凭支书的一点权力,张有福依赖自己过硬的贫雇农成份,历年来理所当然的优先享受名种政策优惠,比如救济款,各种救济粮和救济物资,等等。
这样久了,张有福一家,把贫困当成了一种理直气壮,甚至无比荣耀的事,似乎认为自己是政府的独生子,众人的祖宗,甚至认为自己的贫穷是政府,贾明乃至众人造成的。
张有福和朱秀花本来就愚昧无知,生性私心,小气,心狠而嫉妒性强,又没家教,不会教育孩子,所以几个孩子从小都娇生惯养坏了,将二人恶劣的本性沿袭无遗,继承并发扬光大,几个孩子都不但愚钝无知,而且品性歹毒,嫉恨,私心,脸皮厚,无人情味,小偷小摸,爱占便宜,影响极坏,左邻右舍都视为祸害。贾明也经常劝说,但一家人都我行我素,死不诲改。
巧巧还在初中念书的时候,张有福夫妇曾多次在贾明夫妇跟前提说,把巧巧嫁给栓锁,贾明夫妇委婉拒绝,推说孩子还小,况且巧巧不同意。
但是说过多次之后,贾明无奈,托人给栓锁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对象。说过的有几十个,一见栓锁的面,都嫌长的太丑,头摇得拔郎鼓似的不同意。
终于在一九七七年说成了一个,长相和栓锁很般配,并且有些弱智,也只能如此,根据情况,如果再心高,栓锁就成打光棍的货了。在贾明的帮助下,栓锁总算没打光棍。
注:
注:非作者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