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者仰视,傲者俯视,智者平视

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否定自己,比如说:

我很差、我不行、我做不到、我很糟糕……

这一切的根源,都缘于他们的“心”不够硬,内心不够强大。

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生活处处是惊涛骇浪,再小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

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心中永远缺乏安全感,情绪起伏大,容易受外界影响;

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要么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要么就活在别人的眼目口舌之中。

当然,内心强大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能力,而是在后天的经历中慢慢磨练出来的。

人这一生,只要手中有了茧,心中有了剑,就无需害怕。

人只有先内心强大,才能立于人群。

你可以不优秀,但一定要让自己内心强大。

内心强大的人,总在逆境中锤炼自己。

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能够承受什么。

就像孔子所言:“真正的内心强大,不是困斗之勇,而是适于时势临大难且不惧的圣人之勇。”

一个人强大的内心,源于他深谙天命之奥秘,能修得心静如水的淡然。

著名作家杨绛先生便是如此。

她历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依然能平静、充实、乐观又不卑不亢地生活着。

文革期间,杨绛被革命群众打压,被划为“牛鬼蛇神”,受尽各种羞辱,但她依然坚强面对,用强大的内心为自己撑起一片天。

被公然剃了“阴阳头”,杨绛就连夜赶制假发,跟往日一样生活;

被派去洗厕所,杨绛不为此羞愧,反而尽心尽力地将厕所清洁得一尘不染,闲暇时候还坐在马桶上看书,自得其乐。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是自带光芒,哪怕遭遇挫折,恍似坠入黑暗,他们依然能慢慢找到方向。

想起《菜根谭》的一句话:“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能直面困境,战胜心底的恐惧,学会尽人事听天命。

身处逆境低谷,依然保持乐观、平和和自信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荣不惊,闲看门前花开花落。

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

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会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证明自己,更不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就像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说的那样:“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喜欢你,就必定就一些人不喜欢你;有一些人理解你,就必定有一些人无法理解你。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又何必为了别人委屈自己呢?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女主角松子53年就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为讨好别人而活着。

从讨好父亲的小女孩,到以令人嘘唏方式死去的老太婆,松子的一生实在令人愕然。

学会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实乃一种智慧。

还记得庄子《逍遥游》里的那只大鹏吗?

大鹏要飞往万里远的南海,蝉和学鸠讥笑它说:

“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到地上就好了,何必要飞到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别人的尺度不是你的尺度, 每个人的世界不一样,追求自然不尽相同。

故此,千万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你的人生从来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自己活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害怕孤独。

民国才女林徽因曾说:“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能够承受孤独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内心需要。

在中国的功夫里面,有一种人尽皆知的修炼方式——“闭关”。

像是武林前辈张三丰,通过闭关修炼,悟出了太极剑、太极拳;达摩祖师也曾面壁独自修炼九年,最终得悟大道。

就像一位作家说的:“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传闻诸葛亮十五岁的时候,曾跟师父一起去襄阳探望刘表,但是刘表相当昏庸无能。

诸葛亮看在眼里,明白刘表并非命世之主,便选择隐居独处,躬耕苦读。

才华得不到施展的诸葛亮,隐居了十年,在这期间他广结江南名士,密切关注天下形势的发展。

后来在徐庶的引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才得以大展抱负。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无谓孤独,甘于寂寞,善于在独处中修炼自己。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生活实苦,但我们只要内心强大,便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也许我们不可能成为伟人,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内心强大的人,可以稀释一切痛苦和悲伤,可以直面自身的不足并勇往直前。

可以说一个人快乐的所有源泉,皆来自于他强大的内心。

所以,去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吧。

要相信你的内心有多强大,你的世界就有多美好。

古语有云:“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也。”

意思是说,与位置高于自己的人来往,不谄媚逢迎;与位置低于自己的人来往,不目空一切,如此才可以有所作为。

地球没了谁都一样的转,太阳照常升空,做人千万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须先自重,千万别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太轻。

一个人终将学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

庸者仰视

李白《将进酒》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不要妄自菲薄,轻易否定自己的人生,只会仰视他人的成就。

“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

这句话是三毛在给一个“不快乐的女孩”回信上写的。

这位女孩曾向三毛倾诉:“自己29岁未婚,只是一个小办事员,长相平凡,工作能力有限,没有异性对她感兴趣,内心黯淡,非常自卑。”

她还说:像我这么卑微的人,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一边仰视着他人的风光辉煌,一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活得患得患失。

但,只仰望别人的长处,再来苛求自己完美是不公平的,是庸者所为。

你在自我否定上多花一分钟的时间,就等于少了一分钟的时间去提升自己。

才女李清照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不看轻自己,不仰视他人,懂得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当我们不再仰视所有人时,瞧得起自己时,方能活出自我,赢得自由。

傲者俯视

王阳明先生说:人生大病,在于一“傲”字。

傲慢的人,俯视众生,脸上写满优越感,非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北宋大学士苏东坡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少年时得志,是个傲气十足的人,轻易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有一天,苏东坡出门郊游,看到有很多农夫在挑河塘淤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了一条田间小道上,却迎面碰到一个挑着泥担的农妇。

两人狭路相逢,互不相让,苏东坡见状便狂妄自大地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是读书人,你应该给我让路。”

农妇听后大笑,说:“你既然是读书人,可会对对子?”苏东坡自是答道:“我学富五车,当然可以。”

于是农妇不假思索地说:“一担重泥挡子路。”

苏东坡半晌无言以对,田埂两旁的农夫都望着他的窘态,捧腹大笑。

情急之下,苏东坡回了一句:“两行夫子笑颜回。”

此时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惭愧,自觉地走到一旁让路。

《礼记》有云:“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家财万贯也好,才华横溢也罢,都别骄傲自满,心中有谦卑,世界才会对你友好。

人生一世,太把自己当回事用傲慢心俯视众生,看红尘万丈,难免为世相所迷。

君子从不居高临下俯视他人,持一颗谦卑心,看世间万物,才能简单明了。

智者平视

杨绛先生有句话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行走于世间,风云变幻无穷,上坡时别瞧不起山下的人,站在山顶也别看不起正在上坡的人。

真正的智者,从不高看自己,也并不低估他人,平视才是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的真谛。

杨绛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如此做的。

她的一生,起起落落,却依旧能坦然自处,不卑不亢的活着。

早先杨绛被划为“牛鬼蛇神”,剃了“阴阳头”,她只连夜赶制假发,像往常那般生活。

被安排去洗厕所,杨绛亦不为此抬不起头,反倒是尽心尽力打扫干净,人到闲时,还坐在马桶上读书写字,自得其乐。

晚年时,杨绛德高望重,声名斐然,却始终有一颗恬淡自如的心。

《杨绛文集》出版时,恰逢杨绛创作70周年,出版商原想邀请杨绛出山隆重宣传,遭到婉拒。

有一次,某人想借钱钟书100年诞辰之际,请杨绛参加活动,她也毅然回绝。

杨绛先生这一生,遭过许多罪,得过许多奖,但从来没有什么能让她自惭形秽和心生傲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活到极致,是平视。

低谷时不沮丧,因为会过去;成功时不自傲,因为也会过去。

漫漫人生路,唯有平视看人和事,才能不被外界左右,在起伏无序的人生中,保有淡定和从容,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仰视者庸,低三下四诚惶诚恐,贬低了自己;

俯视者傲,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看轻了别人;

平视者智,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既尊重了别人,也尊重了自己。

曾看过一句话:生活的真谛,正在于不卑不亢地欣赏它的跌宕起伏。

人生潮起潮落,愿你都能以平视的目光,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