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稿 | 淡薄的年味——关于春节的文化沉思
近些年来的春节,除了家人团聚的温馨、亲情友情的惬意,总还能收获一些感慨。例如,似乎常听到有人抱怨,年味怎么越来越淡薄了呢?至少在二十年前这样的抱怨并不多。作为最隆重的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新年的味道淡薄下来,大概不仅仅是少数人的直观感觉,恐怕也是反映出这个节日所给予人们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感在减少,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人为什么要过节日呢?当然节日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关系。但是从更深的根源上说,大概是因为人的生活在无限的时间中流逝,在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的单调重复,因而需要一种人为的特殊行动来打破和划分这种无限的混沌,并赋予其特殊的意义。这种人为行动大概相当于传统儒家所说的“节文”。先秦儒家将“礼”诠释为“因人之性情而为之节文”,那么节日当然也是因为人性无法忍受这种无限流逝的重复,从而为这种日常生活“节文”。虽然不知道古代“节”作“节日”讲是起源于何时,但是节日确应该有为日常生活“节文”的含义。
按《说文》“节”(節,从竹)初义当为“竹节”,以此可以有打破无限、单调的时间之流,而从中彰显一种特殊意义的引申义;而“文”的含义则更为丰富,孔子之盛赞周文“郁郁乎文哉”,赞帝尧“焕乎!其有文章”,《周易·贲卦》的传文也记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文的重要性和丰富内涵,其核心的理念无非是一种在文化中传承和传达的人文精神。
“节日”既是为日常生活“节文”,那么也就是让特殊的文化形式打破日常生活的单调性,而赋予生活一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一方面要在历史文化中传承,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形式所传达的意义又是不同的。因此,节日所具有的特殊的文化形式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从这个方面来反思“年味淡薄”的抱怨,似乎可以明白春节文化形式的单调、缺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大概是二十年之前,一方面传统的年俗还有一些遗存,另一方面,在生活资料相对缺乏的年代,一顿丰盛的节日大餐、节日新装、交通和通讯困难时期中的聚会,包括在媒体娱乐贫乏时代的一场联欢晚会,都会赋予和彰显出节日的特殊意义。
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相对丰富和传统年俗逐渐消失的今日,物质生活方面的一次改善显然不足以彰显节日的特殊性了;电视、网络媒体的兴盛和娱乐文化的泛滥,使得联欢晚会的特殊性也大打折扣了。节日里本来期待的意义收获也就落空了,因此,年味就这样淡薄了下来了。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依然记得爷爷奶奶在腊月二十三供灶神、年三十祭祖宗等情形。虽然当时和现在这些活动常被冠以“迷信”之名而贬斥,但是也正是这些活动从根本上将节日和日常生活区分开来,而彰显出节日的特殊意义。且,殊不知这些看似朴素而简陋的仪式里,表达的恰是国人敬畏天地、慎终追远的文化信仰呀。这种文化表达虽然朴素,但确实安顿着国人心中对神圣和永恒的追求。
在年复一年最特殊的日子里,要关联那最高的精神追求,这本身就是人之常情。但是现在,因为很多原因,这些传统礼仪却慢慢流失了。姑且对这些传统的礼仪形式本身的优劣存而不论,但是节日特殊的文化形式的弱化甚至缺失确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当然,在近大约二三十年中我们也有意无意地形成新的年俗,比如“春晚”等,春晚以新的文化样式赋予春节更多社会化的意义,但似乎依然无法代替传统礼俗来安顿人的终极关怀。
实际上,我们很难刻意地创造民俗,真正的民俗一定是有历史的积淀,一定是社会集体“潜意识”的形成。孔子论及三代的礼仪制度说:“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中强调的正是一种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让传统的年俗因革损益,让文化在生活中的发展有其连续性,这才是民俗文化的延续的常规,只有如此,才能彰显节日所赋予生活以特殊意义,才能将人们从日常生活的沉沦中暂时提拔上来,以达到“人文化成”的目的。
(作者:董卫国,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西南政法大学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主任)
责编 / 西子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