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的形成:尿液的过饱和及亚稳定性

尿石形成的第一驱动力是尿过饱和,其次是尿饱和度与其它各种变更因素(抑制因子、促成因子、PH值等)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紊乱。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过饱和(SS)时,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溶度积)。虽然过饱和溶液没有饱和溶液稳定,但仍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这种状态又叫介稳状态。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会建立一种特殊的动态平衡,难溶电解质尽管难溶,但还是有一部分阴阳离子进入溶液,同时进入溶液的阴阳离子又会在固体表面沉积下来,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就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量不再减少。这样的平衡状态叫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溶度积Ksp。溶质达到过饱和并形成晶体时的浓度被称作为热力学溶度积Ksp。尿液是过饱和溶液、尿中的大部分溶质处于过饱和状态;尿液中成石相关成分的过饱和状态是尿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过饱和状态是溶解盐转化为固体晶相的驱动力,除了可以通过特定溶解盐的溶解度来估算是否过饱和,还可以基于尿液中主要离子簇游离的离子浓度、pH值和不同离子对的稳定性常数计算过饱和。24h尿检的过饱和值与结石成分相关,提示过饱和在结石形成中有重要作用,过饱和值在水中易于计算,但尿液是一个更复杂的溶液,比如含有影响草酸钙和磷酸钙形成的其它物质。

Ostwald于1897年就定义了几种饱和溶液的定义,无晶核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自发析出固相的过饱和溶液称为不稳定过饱和溶液;把不能够自发析出固相的过饱和溶液称为亚稳过饱和溶液。对于恰好饱和的水溶液来说,其饱和度为1,而尿液的过饱和程度可随成石成分的不同升至2~8之间,这一范围称为“亚稳区”。溶度积到晶体形成点的过饱和范围被称作形成积Kfp,认为是亚稳定区。在亚稳区内,虽然尿液是过饱和的,但多无新的固相形成,即使正常人尿中出现晶体,也不会形成结石,这正是由于尿中各种结晶抑制因子的拮抗作用所致。然而,如果尿过饱和程度超过了亚稳区的上限(形成积),使之处于超饱和状态,尿中将会自发形成大量晶体,成为启动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

溶度积和形成积区分尿饱和度的三种主要状态:未饱和,亚稳态、非稳态。溶度积以下任何情况均不形成结晶,超过形成积的浓度,溶液为非稳定状态,将形成结晶。大多数结石组分的浓度积位于亚稳态范围,在溶度积和形成积之间,尽管尿液为超饱和,但尿中的成石物质不会发生自发成核,但原有的结晶仍可生长和聚集,可有异质性成核。抑制因子可防止和阻遏结晶形成。浓度积超过形成积时,晶核生成、结晶生长和聚集、抑制因子对其无效见表1,图1-3。

表1尿液相对过饱和对晶体/结石形成的影响

1溶解度曲线

2

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