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大考后孩子的心理建设
近两天,中考和高考成绩公布。考得好的,欢天喜地,考得不够理想的,垂头丧气。
特别要关注预估成绩与实际成绩出入大的孩子,家长肯定也非常吃惊,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内心一定极度失望。
家长在失落片刻后,要迅速转换心情,留意孩子的变化。每一次大考,对于家庭和孩子都是一道坎,都是一次严峻考验。从心理学来看,都是一次引起大的心理压力的事件。( 心理学家格拉斯通提出了会给我们带来明显的压力感受的9种类型的生活变化:就任新职、就读新的学校、搬迁新居、结婚、考试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包括对挫折的体验,不仅依赖于某种客观的标准,而且更多的依赖于个体内在的欲求水准。任何远离这一欲求水准的活动,都可能产生成功或者失败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事实体现为,取得相同的成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考试得了80分,对于60分万岁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有的是自觉没考出自己的水平,不甘心,闷闷不乐;有的是觉得成绩愧对关爱自己的老师、亲朋、为自己辛苦劳累的父母;有的觉得成绩尚可,但无奈水涨船高,可能会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而叹恨。
也有考场黑马和觉得考得还行的孩子,他们或惊喜或平淡,该没有压力吧?从上面的理论看,依然有压力存在。只要是生活中发生了重大事件,这事件不分好坏,都有压力因素。
所以,成绩公布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第一:做好心理建设,有利于填报志愿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
第二:有利于孩子在填报志愿时,做出合理选择。
第三:有利于孩子尽快从考试中走出来,去迎接新的生活。
大考后,家长从哪些方面建设孩子的心理?
首先,引导孩子接受成绩。家长自己要先接受,再和孩子谈目前的成绩如何对待。
其次,引导孩子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如何争取在填报志愿上实现最优化。
第三,给予孩子希望。高考只是进入大学的第一步,大学还有发展空间,比如通过努力,可以获得选专业、转专业的资格,以后还可以读研考博。
第四,列举高考后逆袭的典型事例,选个榜样,作为学习目标。
第五,其他路径的发展和改变。
只要有信心,肯努力,方法恰当,直面现实去奋斗,潜能无限,希望无限。
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