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失禁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肛门失禁病因概要:
包括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骶骨发育不全、外伤 同工伤、车祸或战伤所引起的失禁、肛门直肠疾病、医源性损伤、神经源性失禁。
肛门失禁详细解析:
病因:
正常的排便活动依赖肛门括约肌结构的完整,肛直角正常,肛门直肠感觉反射的存在和神经内分泌的调解以及盆腔自主神经的控制,其中任何一项遭致破坏,均可导致排便功能失常,具体因素如下。
(—)先天性因素
1.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据统计该类畸形占新生儿的万分之一,无论是高位直肠畸形,还是低位肛门畸形,仍存有括约肌组织。尤其是高位直肠闭锁,由于直肠盲端在耻尾线以上,内括约肌缺如,外括约肌发育亦不健全,加之修复手术在新生儿期施行,如果不重视括约肌处理,特别是下移直肠未经过肛门直肠环,以及手术损伤,术后发生失禁在所难免。况且此种患儿常有骶裂或骶骨发育不全.神经功能缺陷者亦不少,因而,大便失禁率可高达70%~80%。即使是低位肛门闭锁,手术后因损伤、感染等因素造成失禁的也在10%~20%。
2.神经系统发育缺陷骶骨发育不全,有的患儿缺少1~2个骶椎,有的多1个骶椎或半个骶椎,也有的腰骶部脊椎裂或合并脊膜膨出。直肠黏膜在粪便充盈时缺乏胀感,因而不能发动排便反射,内括约肌因无运动神经支配,长期松弛,故无随意控制排便的能力,并常合并有小便失禁。
(二)后天性因素
1.外伤 同工伤、车祸或战伤所引起的失禁,如刺伤,割伤,撕裂伤,灼伤,电伤,牛角撬伤,化学伤等,直接损伤括约肌,也可因肛周组织破坏,瘢痕形成而影响括约肌收缩功能,造成失禁。所以抢救肛门直肠外伤时,要考虑修复后功能恢复。
2.肛门直肠疾病 病变侵及直肠下段、肛管或括约肌均可造成维持排便的感觉和运动异常。如复杂性肛瘘炎症蔓延广泛,瘘管分支多,瘢痕化严重都能影响括约肌收缩,使肛门闭合不全。反复脱出的内痔、直肠脱垂,使括约肌松弛,均可诱发和加重肛门失禁。肛管直肠炎性疾病和肿瘤累及括约肌以及频繁稀便也会出现控制失常。
3.医源性损伤 因手术引起的失禁占多数。张庆荣报道95例肛门失禁,因手术引起的有65例(68.4%),其中肛瘘切除术和产伤占绝大多数。另有高位肛周脓肿一期切开术完全切断肛门直肠环,肛裂切除术,肛裂和内痔扩肛术,骶尾部畸胎瘤和痔环切术,盆腔放疗,全结肠直肠黏膜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Soave手术).肛门闭锁手术,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等均可导致术后肛门失禁。尤其是Dunamel手术容易引起损伤。南京市儿童医院报道此术128例,有9例遗留肛门失禁。内括约肌损伤,吻合口裂开感染所致的瘢痕,盲袋扩大积粪和闸门狭窄,术后早期排便感觉功能和内括约肌收缩功能一时未恢复,结肠切除太多,大便稀薄,均可为失禁的原因。不过这种失禁多可恢复。因这种手术未伤提肛肌及外括约肌,不会发生真性肛门失禁(肌性失禁),直肠周围乙醇及其他药物注射造成肛周感染,坏死,也可引起失禁。
4.神经源性失禁 ①精神性,常见于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等。②中枢性,如脑梗死,脑外伤,脑肿瘤,脊髓瘤等。③末梢神经性,如马尾神经炎和损伤,肛门直肠盆腔及会阴部神经损伤,特别是肛门皮肤,直肠黏膜和括约肌均存在,但无控便能力。还有肛门直肠神经症这样的心身疾病,检查并无异常。
病理:
正常直肠是空虚的,粪便潴留在乙状结肠内,当结肠发生总蠕动时,粪块进入直肠下段后,刺激直肠壁压力感受器,产生排便反射,引起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松弛而排便。如果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或传递神经和末梢神经发生障碍,或控制排便的括约肌受到损伤,即会引起排便失控。神经损伤较肌肉损伤更难修复。关于肛门失禁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