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6073- 二战期间,日军那些窒息操作,完美诠释什么叫一流士兵末流战略

一直以来日本士兵给人的形象都是战术素养高,顽强拼搏,血战不退的顽固分子。而且在战场上的战术指挥,特别是连排战术上,确实是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英国人也常说的日军中的日军是“一流的士兵,二流的战术”,不过骄傲的英国人却也在后面添加了一句话——“三流的将军”,无独有偶和日本长期作战的盟军将领们对于日军的将军们都是在及格线以下,而相反则是对远在欧洲的德军赞赏有加。

二战中的日本武士CG

日军的高级将领们在二战中的被评价很低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作为战败国肯定是要通过的他们的无能来衬托盟军们的英勇,但其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自己,二战战场上日军以及战略战术上蹩脚的战场表现则是充分的印证了评价。

日军中少数被盟军称为名将的栗林忠道

看看他们在二战中那些窒息的操作吧~

辣眼操作

42年的南太平洋争夺战中,日军精心经营瓜岛被美国人占领之后,立刻组织了以步兵28联队为基干的一木支队对瓜岛进行反攻。一木清直此人一生罪恶满满,在37年的时候还是大队长的一木清直打响了进攻卢沟桥的第一枪。凭借在关内战场的万岁冲锋,一木在关内战场鲜有敌手。因此到了瓜岛,一木也想将这个“成功的案例”再次运用。

电影《七七事变》中的一木清直(右一)

于是刚登陆不久的一木支队(先遣队)1200人对美陆战第一师发起进攻,1200人冲击一个师估计一木在关内战场也经常这么干。但没有经过侦查和情报工作的日军却碰上了美军严密的火力网,在缺乏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套用进攻国军时采用猪突战术的昭和武士,在美军的机枪火力下很快就被全歼在滩头上。一木本人也被机枪打成了筛子,这一战也成就了美军机枪手巴斯隆创造了美军单兵杀敌记录。

美军机枪手巴斯隆剧照

一木如此,他的老长官牟田口廉也更是如此。(一木担任大队长的时候,其联队长正是牟田口廉也)

43年的时候的升任缅甸方面军15军的牟田口廉也为了“捞战绩”集结了3个师团加上1个飞行师团合计8.5万人,向英帕尔方向的英军进攻,企图入侵印度。不过长途奔袭的日军并未考虑后勤的因素,仅仅带了不足2周的补给,沿途甚至还学成吉思汗——驱赶牛羊作为军队中的补给,一边放羊一边行军。不过战役开始后丧失制空权的日军,在盟军的轰炸下带来的牛羊受到惊吓夺路而逃。没有了补给的牟田口廉也为了自己的大将梦,鼓吹精神战胜法“一个皇军士兵可以打赢十个英军”,好不容易到了英帕尔,但在数倍于己的英军面前日军大败而归,甚至出现了15军三个师团长集体抗命擅自让军队回撤的事件。

被动画恶搞的牟田口廉也

这一仗牟田口廉也的辣眼指挥,不仅让日本损失了数万精锐,更丧失缅甸战场的主动权,甚至于在日军私下里还将牟田口廉也称为“鬼畜”,可以说这一仗的失败牟田口廉也要负50%以上责任。

当然不仅陆军的作战辣眼睛,海军也是一样

除了海军航空兵们在二战末期资源耗尽之下的“菊”特攻(自杀式飞机攻击)和各种回天鱼雷之外等战术之外。在海军建设上,军舰的剑桥一个赛过个一个,争先当违章建筑,美其名曰建的高,看得远,打的准。而为了看得远他们还摒弃的技术不可靠的雷达,专门培养海军观测兵,站在舰桥的最高位置,在晚间用肉眼观测敌人舰队(这得吃多少胡萝卜啊~)。

被称为高级违章建筑的扶桑级战列舰

辣眼源头在日军体制

二战中的日军是战术天才,战略矮子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他们的军制上面

日军之所以的在战术上领先的原因——在于他们广大的士兵都是武士阶层出身,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琢磨打架,因此他们的中下层军官都是很有自主性的,作战勇猛,不畏生死,日军内部也是崇尚“以下克上”。还有一点就是的日军的征兵体制都是以联队区为单位,每一个联队区仅在本地招兵,因此这些士兵都是同村和同乡人组成,凝聚力强。在作战中能相互配合,因而在联队及以下作战,其战术素养极高。

训练中的日军炮兵

那为何这么勇猛的士兵,指挥官们在作战时却这么辣眼睛呢?

制约指挥官们指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日军的军事参谋体制还停留在20年代占领东亚阶段,而东亚战场的强度仅和一战相当,因而低强度的对抗让日军缺乏和高手过招的机会,加之日本军部的晋升制度较为古板,扼杀中高级军官积极性,军阀林立相互夺权,反而导致日军的作战思想不仅停留在的一战时期。而且长时间的军人参政根本就没能很好的重视日军理论和参谋建设,在很多军人眼里,成为政客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军制上二元军制(海陆分权)让日本的海陆单独指挥,双方在和平年代都斗得你死我活,在战场上都不指望的对方,以至于日军的兵种之间联合作战形同虚设,而在太平洋的战场上的战场形态,决定了其主流作战方式是海陆空协调的两栖作战。

日被战败前的陆海军将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