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女尸如何2000年不腐?墓中出土的《道德经》颠覆了道家思想
1951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来到长沙考古。抗日战争时期,因四次长沙会战的缘故,让整个长沙地表古建筑被摧毁,千年古建筑化为灰烬,但地下依旧蕴藏着大量的文物。
然而,解放前盗墓贼猖狂盗墓,使得长沙“十墓九空”,新中国后,当地政府开始了保护性挖掘。而夏鼐此次前来,正是主持1000多座古代墓葬的考古工作。
对长沙进行四处走访时,夏鼐在长沙东郊发现了2个奇怪的小土丘,凸显在平地上,如同马鞍一样。夏鼐去附近的农村进行打听,这才知道当地人称其为“马王堆”,传闻是公元9世纪2位王的墓葬。
得知这一消息后,夏鼐随即重视起来,他围绕土丘转了一圈后,判断这两座墓应该是公元前2世纪左右。不过,因见这两个古墓并没有受到破坏,夏鼐没有对其挖掘,反而是嘱咐当地政府保护好。
不过时间过去20年,1971年年底,驻军部队计划在马王堆的2个小土丘上建造地下医院,结果挖出了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其出土的湿尸辛追引来各国关注,而帛书《老子》更是引来了人们对《道德经》的真伪争论。
地洞冒出蓝色火焰
1971年12月,长沙解放军选定在马王堆2个小山坡上建造366医院地下防空洞,不过在施工过程中并不顺利,经常碰到塌方事件,起初时大家并不在意,不过当挖到地下二十多米时,此时挖出了花斑状的土壤,且越往下挖越是难挖。
包工头见状,只好指示用上钢钎试试,看看下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将钢钎打到地下钻探后,一阵阵刺鼻的气体从钻孔里溢出。一个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立马拿起了随身携带的火柴,并将其打着,紧接着蓝色火焰喷涌而出。
包工头见状,立马大喊:“快,快上去,这里危险。”就这样,施工队员慌忙逃了出来,但此时大火还在不停燃烧,似乎永无止尽一样。
366医院白副院长听闻后,立马来到施工现场,见施工人员嘴巴里不停地说:“鬼火,鬼火,这是鬼火,我要回家!”
白院长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自然不信这一套,他壮胆往深处走,结果发现蓝色的火焰不断喷涌着,如同火蛇一样扭动身体。因从来没见过这一情况,白院长只好将消息上报给军队。军队立马派出工兵前来探测,不过却没发现有什么猫腻。
无奈之下,施工队将情况反馈给省博物馆人员,副馆长侯良听闻后,连忙说道:“坏了,这应该是火洞子,这个古墓可能被破坏了。”
马王堆两个土丘下埋着什么东西,博物馆的人都心知肚明,毕竟宋代书籍《太平寰宇记》中就有描述:“双女墓,汉长沙王葬程唐二姬之冢。”长沙地方志也对其有描述,认为它应该是五代时期楚王马殷之墓。
关于墓主人是谁,多个朝代都有研究,但并没有准确的答案,因这两个土丘外形像马鞍,被当地人称之为“马鞍堆”,后来转音念成了马王堆。
侯良作为副馆长,他自然知道马王堆下面是古墓,20年前考古学者夏鼐就曾指示要保存好,别让人破坏了。但1971年366医院建造防空洞时,并没有将情况对外宣告,省博物馆并不知情,结果闹出了这一事情。
在考古界里,“火洞子”形容的是保存完整的古墓,因没有被盗过,上千年的气体外泄后,碰上火苗就会燃烧气体,从而形成蓝红色火焰。
侯良得知消息已是施工队挖掘的第3天,他连忙带着张欣如、熊传薪两人去现场调查,现场已不再继续喷火,依旧有气体冒出。侯良立马跑到门诊部借了氧气袋子,想要收集气体,不过回来时气泡很小,没有采集成功。
后来的科研中,因没有收集到这一关键性的气体,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遗憾。
3个盗洞引惊慌
侯良对这个防空洞进行了简单的探测,通过对土质分析,发现地下确实是墓葬,且有两座墓,应该是汉代大墓。因古墓已被破坏,侯良回到博物馆后,立马将情况反馈给领导。博物馆方面又立马向军区上报此事,希望停止建造医院。
不过想要发掘古墓,还需要经过中央的同意。博物馆立马联系了馆员高至喜,他正在北京筹备文物出国展览工作,馆方让高至喜立马将此消息上报给文物局。
高至喜回忆称,自己是在古董武英殿接到这一消息的,当时国家文物局局长王治秋刚好督查展览工作。高至喜见到王局长后,将此事上报,王局长听了后点头同意,说可以挖。就这样,高至喜将这一好消息上报给湖南博物馆。
当然,想要对古墓进行挖掘,必须有经费才行,博物馆方面进行了预算:购买一百把锄头、一百条扁担、防潮纸、胶卷等,再加上工人工资、适当补助资金,总计是一万两千元。
尽管今天来看,一万多元并不多,可当时那个年代,万元户可就是富翁了,不过省政府回了句:“这是什么年代,哪里有钱?”最后,省里只批了六千元,传奇的考古之路就这么开始了。
1972年1月16日早上七点,省博物馆的十多名工作人员,每人扛着扁担、簸箕,朝着马王堆墓走去。不过这点人还是太少,博物馆又请来附近二十位民工,大家一同聚集在马王堆墓,商量着如何挖墓。
第一步是挖土、挑土工作,考古队每天从上午八点半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半,中午吃饭一个小时,休息四十分钟。将大量的封土清理出去后,一座大墓呈现在众人面前,其东西长为十七点八米,南北长为十九点五米,深为二十点五米,属于大型古墓,且从上到下呈现出漏斗形,预计土方量为一万多立方米。
熊传薪
考虑人手太少,但资金紧张,馆方只好选择向社会求助,那些高中生、大专生正值年轻力强,且充满好奇心,也不需要花多少钱,管顿饭就行。果然,很多学生纷纷踊跃报名,加入挖土挑土工作中,挖掘工作快了很多。
不过没多久,专家就发现了3个盗洞,这让大家不由得揪心,难道古墓被盗了?其中一个盗洞距地面2-3米,在其中还捡到了回力鞋,可见应该是新中国前盗墓人留下的。第二个盗洞距地表5-6米,考古人员挖出了唐代油灯以及“开元通宝”这一古钱币,说明古墓是在唐代前就形成了。
在古墓中央还有一个半径一米、直通地下的盗洞,经过一番测量,发现这个盗洞长达十七米。这让考古专家心惊了一下,这个盗洞位置如此精准,难道古墓真的被盗了?
然而,专家发现,再距离棺椁3米时盗洞偏离了方向,并没有挖到棺椁,这让专家再次兴奋起来。此时,专家挖到了白膏泥,它在古墓中通常是用于保护墓葬的,封闭性比较强,一般古墓才几厘米,不过马王堆一号墓却足足一米三这么厚。
工人在清理白膏泥时,在其中发现了绿色的叶子,起初考古人员以为是外面飘进来的,但转念一想,如今正处在冬季,哪有绿色的叶子?继续往下挖,大家又挖出了翠绿色的竹枝和黄绿色的竹筐,这才知道是古墓中的,考古专家很是兴奋,大家猜测墓葬中应该会有惊人的发现。
白膏泥下是厚厚的黑色木炭,清理出来的木炭装了4卡车,总量超五千公斤,一些被考古人员拿来煮饭,一些被附近的村民捡回家“治病”。
清理完后,紧接着露出了一张竹席,将其掀开,椁室完美展现在大家面前,没有遭到任何破坏,这让考古工作者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震惊世界的发现
这个椁室长为6.72米,宽为4.88米,高为2.8米,不管是省博物馆专家,还是北京支援的学者,从来没见过保存如此完好的椁墓。椁室由数十块整木制作的椁板拼合而成,单块椁板重达一千多斤。
因椁室体积比较大,想将其直接从墓坑移出来并不容易,只能先将椁板撬开。当椁板打开的一瞬间,考古人员就意识到多日来的辛苦没有白费。
原来,这椁室竟然是一个地下藏宝库,在棺材四周埋葬着大量文物,看上去焕然一新,经过一番考古,挖出了1000多件文物,包括漆器、竹木器、丝织品、乐器、标本等,均为西汉时期产物,证实了古墓为汉墓。不可思议的是,在椁室东面的墙角摆放着一个漆器,将盒子打开后,专家无不惊讶。
原来,在这个漆器里漂着一层藕片,专家王矛矛激动喊道:“呀,这是两千年前的藕片啊!”大家听到后,纷纷前来围观拍照,但轻轻晃两下,藕片就剩几块了,等拿到汽车里就成一锅汤了。
在这其中,专家还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用篆书写着“妾辛追”,妾是古人对妇女的美称,而“辛追”就是墓主人。
不过在众多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素纱襌衣,其重量为四十九克,可装到火柴盒内。80年代时,研究所决定复制素纱襌衣,但复制品重量为80克,和正品重量偏差很大。专家不服,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输给古人。
研究后发现,汉代养殖的为三眠蚕,吐丝更细,而如今养殖的为四眠蚕,吐丝更粗一些。后来,专家给蚕喂上了特殊食材,让蚕得以吐出细丝,从而复原出49.5g的素纱襌衣,而这经历了十三年之久,之后无法再继续减重,可见古人自然有特殊的纺织技术。
如今素纱襌衣已成为禁止出国的一级国宝。其实当时出土了两件,只不过其中一件被盗走了,这件重量才47克,1983年10月,17岁的学生趁夜进入博物馆,接连偷走了31件文物,素纱襌衣就在其中,在警方追捕文物时,此人将素纱襌衣等文物销毁,造成了巨大损失。
紧接着考古专家又对辛追棺材进行了发掘,没想棺材竟然有4层,女尸出自内棺第4层,盖板上覆盖着2米长的“T”型帛画,其内棺长为2.02米,宽为0.69米,高为0.63米,由棺盖、棺身两部分组成。
古书上记载天子棺材可用4层,诸公3层,诸侯2层,大夫1层,士不层。可见,唯有皇帝才可用上4层棺材安葬,辛追女尸到底是何身份?
为此,专家更是迫不及待,想要尽快将内棺打开,不过棺身用上大量漆胶密封,且有丝麻织物缠绕,无法打开,专家只好将其运到博物馆清理,花上了一整天才撬开棺盖。
然而打开后,整个房间里很快就弥漫强烈的酸臭味,然而在场的专家十分兴奋,如果尸体化为遗骸,又如何有这种怪味?不过女尸被用上20层丝织品包裹,棺材里还有发红液体,考古人员对丝织品进行清理,花费了一周时间。
剥开了外层丝织物,最后出现了一具女尸,其保存十分完整,皮肤淡黄、按下去有弹性,留有黑色真发,口中保存十九颗牙齿,其身高为1.54米,体重为三十四千克。
为避免其腐败,专家为其注射防腐剂,并放在7℃的冷水中浸泡,没想注入后尸体软组织很快鼓起来,让防腐剂就此扩散出去,和新鲜尸体一样,这成了全球考古史、防腐史上的奇迹。
为何2000年不腐?
从辛追女尸的打扮来看,她必然是一个贵妇人,不过专家陷入了沉思,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因什么而死?其尸体为何历经两千年仍能不腐?
很快马王堆女尸引来了全球关注的目光,周总理也高度关注,他立马指示:“在2000多年前科技落后的背景下,古尸尚能够保存完整,大家研究研究,看以今天的条件,能否再让古尸继续保存200年,让后人也能看到。”
针对周总理的指示,医学专家认为,只有对女尸解剖,将其内脏取出,并将药物覆盖在尸体各部,才能让女尸继续保存下去。
就这样,湖南省医师专家被考古队请来解刨,主刀医生是彭隆祥,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女尸的死因和病变情况,当时各临床科室都参加了解刨工作,且均是国内著名的医学专家。
解剖后发现,女尸不仅外形保存完好,就连内脏也没有半点腐坏。不过女尸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血吸虫病、胆结石、右臂骨折,且有过生育,五十岁左右死去。
从尸体的马王堆古墓来看,辛追夫人并没有忍受太长久的疾病折磨,应该是猝死,但也有人认为自杀,不过X光照射并没有发现颈部骨头断裂痕迹。
在女尸体内发现少量汞的成分,西汉贵族热衷于服用“仙丹”,但其中汞元素超标,对身体有害无益,但就女尸来说汞的含量不足以致死。
同时,女尸肠胃中有138粒没消化完的甜瓜瓜子,也就是说死前她应该吃了不少甜瓜,此女人生前应该喜欢吃甜食。再加上古墓中还发现很多动物骨骼,它们均是陪葬品,可见辛追夫人在吃喝上很讲究,可能是营养过剩得了冠心病。
彭隆祥分析称:辛追可能是食用太多甜瓜导致胆绞痛,且她的冠心病比较严重,70%主动脉堵塞,应该是因胆绞痛诱发的冠心病而死。
保存如此完好的女尸,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为何辛追女尸保存两千多年不腐呢?
首先是后人对其进行尸殓,如先用美酒洗尸消毒,再给尸体穿上二十多层衣服,额头、鼻子上也用丝织物覆盖,隔绝空气、昆虫入内。并在棺材内放入中草药棺液,以起到抑酶、抑菌、杀菌作用,棺材内还塞满了丝织物,从而不让空气留存。
内棺棺盖和棺身合口处再用上漆胶进行密封,这样尸体早期的腐败过程和其他物质氧化,很快就将氧气耗掉,形成缺氧环境。
对辛追女尸进行切片研究发现,尸体肌肉组织、神经细胞几乎全部自溶、消失不见,但胶原纤维保存完好,这说明尸体曾出现早期腐败、自溶现象,其脂肪、丝蛋白、蛋白质的分解中形成了不少有机酸,从而让棺材内环境形成酸性,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致使尸体腐败过程戛然而止。
同时,在安放女尸的内棺外,还包括三层套棺,每层均用上漆胶密封起来,这也阻隔尸体的腐败变质。当然,存放女尸的椁室周围,用上了巨大木板隔开,且东南西北四个边箱也垫了2层厚厚的底板和3层厚厚的盖板,边箱四周又有二十多厘米厚的挡板,从而形成了和外界空气隔绝的椁室。
椁室周围均放上木炭,底部还有三十多厘米厚的木炭,它们均起到了吸收椁室内氧气的效果。而在木炭外部又被厚厚的白膏泥包裹起来,从而隔绝了椁室和外界空气的接触,让其处于封闭状态。
而椁室内随葬的鱼、肉、蛋等在腐败时也耗尽了氧气,让椁室内处于缺氧状态,嗜氧菌受抑制。因椁室内氧气缺失,厌氧菌的繁殖又产生了大量甲烷,它们又消耗剩余的氧气,从而让椁室内出现无氧状态,厌氧菌也因新陈代谢而停止繁殖并死亡,从而为保存尸体和丝织物创造了条件。
因这具女尸是按照古代丧礼安葬,再加上采取深埋、密封等多个手段,因而让女尸尸体埋葬在地下2000多年而未腐,展现了西汉时期对防腐技术的深刻认知。
不过女尸辛追类似的防腐方法,南方墓葬中广泛使用,但都没有像马王堆女尸一样有如此好的效果,大家猜测还有其他防腐技术,如保存女尸的棺液就引来了人们的好奇。
对其检验发现,里面含有乙酸乙醇两种成分,pH值为5.18,也就是弱酸性,确实可抑制细菌的繁殖。不过解刨小组进行了试验,发现并没有任何防腐效果。
有人认为,棺液没有保存好,不是原始棺液,但实验并不能说明什么。如丝绸制品成分是蛋白质,按理说不怕酸,可考古发掘却发现其坏掉了。而麻布是纤维怕酸,但专家发现,在棺液中浸泡2000年的麻布仍然坚固,这让很多专家意外。
后来,专家在二号墓里挖出了3枚印章,上面分别刻着“长沙丞相”、“利仓”、“ 轪侯之印”,如此来看,辛追夫人可能是利仓之妻,但辛追墓葬规格比利仓还出很多。更何况,利仓只是轪侯,但辛追夫人的墓葬规格却是王侯级别,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古代,这说不过去。
《道德经》遭篡改了?
随后,专家又发现了三号墓,相比二号墓遭盗墓贼洗劫的不同,3号墓完整保存下来,通过考证发现,墓主人应该是利仓、辛追的儿子利豨,其中挖出了大量帛书、竹简如《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共二十八种、十二万字,有着超高的研究价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专家发掘出了帛书《老子》,其抄写年份为公元168年,因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因而又被称为《德道经》,从先秦记载来看,战国史《老子》就分为两个版本,如法家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流传的帛书应该是法家版本,它和世间流传的《道德经》大不相同,后者是汉末学者改编版本,可见前者应该接近老子的原著。
例如当代版本“大器晚成”,但帛书《老子》却是“大器免成”,你是大器不需要刻意努力就可成功。至于为何内容会被篡改,还因汉武帝独尊儒术,原本被追捧的《道德经》拉下神坛,且遭到了儒家学者的抨击,并篡改了道德经的内容,以迎合儒家学说。
同时,没篡改前,《道德经》内容有些激进,不利于统治者维护统治,但只要稍微篡改,就可巩固统治,万民也都能读懂这一书籍。不过马王堆《德道经》的出土,颠覆了道家思想,为勘校古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马王堆汉墓的出土,为研究汉初墓葬制度、手工业、科技、长沙国历史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当然,辛追女尸的出土,也展现了古代卓越的防腐技术,为今后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希望接下来考古人员能一一解开那些不解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