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丨口气重 挑食孩子脾虚的10大症状,每位家长都应了解一下!

脾胃虚弱的含义比较笼统,具体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等等。导致孩子脾虚的原因很多,比如经常积食会导致脾虚,脾虚之后反过来还会加重积食;还有就是经常使用抗生素,寒凉的中药等也会导致脾胃受损,通俗的讲就是抗生素杀灭了肠道的有益菌,导致食物消化吸收出现问题。

——

有口气,爱流口水,睡时露睛

早晨起来,孩子嘴里有味儿,口臭,通常都是积食导致的,而积食又是导致孩子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孩子睡觉流口水,也是脾虚的缘故。因为中医说“脾主固摄”,脾气可以帮助我们固摄体内的津液。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一样,如果睡觉经常流口水,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最近脾胃虚弱了。

同时,根据五轮学说,上眼睑属于脾,下眼睑属胃,当脾虚的时候,眼睛总是闭合不严,半睁着眼睛,这也是脾虚的表现。中医儿科的奠基人——宋代的名医钱乙称此为“睡露睛”

——

头发萎黄没有光泽,而且翘起来

为什么还在头发总是翘起来?这是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又主皮毛。如果孩子脾胃虚弱,肺就得不到充分的滋养,毛发就容易出问题。

养小动物时间久了你好发现,如果小动物吃得好,消化好,那么他的毛发看起来就光亮顺泽,如果营养不良,毛发就容易竖起来,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手感也不好,在这方面,人与动物是有一些共性的。

——

面色黄,老是喊累,老是求抱抱,体型瘦弱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主四肢”。因此脾胃虚弱的孩子,会四肢瘦肉无力,发育迟缓,一岁左右的孩子好贫血。

脾五色属黄,如果脾虚,土色则会泛于体表,所以脾虚的孩子脸色黄,没有光泽,甚至手脚都是黄的。实际上,我们亚洲人是黄皮肤,健康发肤色应该呈现淡淡的红,隐隐的黄,而不应该是土黄、萎黄。

脾虚的孩子还会导致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小,家长似乎也知道这个问题,于是使劲的给孩子做各种美食,补各种营养品。

这就是家长不懂中医知识的缘故——孩子脾已经很虚弱了,这个时候吃的越多,脾胃越受伤,结果就是食物堆积在胃里,形成积滞。

正确的做法应该先调补脾胃,令其强健,然后再吃营养的东西,这样才能被身体吸收。

——

动则多汗,夜里盗汗,磨牙

中医认为,气具有固摄的作用,可以固摄津液,脾气虚,则肺气也虚,气虚则无论固摄津液。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通过刨腹产出生,没有经过产道挤压,肺部缺少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很多刨腹产的孩子出生后,都有一个很大缺点就是稍微一动就出汗多,这就是肺气不足的表现。

另外,脾虚日久,肾气肾精失养,出现阴虚盗汗,就是夜里入睡2个小时之后开始多汗(注意不是刚一入睡汗多)这是盗汗。

小儿推拿有一个治疗孩子多汗的特效穴位叫——揉肾顶,如果阴虚盗汗加揉二马。

——

情绪无常,或者容易急躁,或者比较内向胆小

中医讲情绪和人肝有很多关系,但脾虚严重影响到肝的疏泄。肝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当脾(土)虚,肝(木)也容易出现问题,这叫“土虚木摇”

现在,我们看因为脾胃虚弱,导致孩子情绪疏泄出现问题的情况非常多,而很多患有抽动症的孩子,调理脾胃后,病情得到很大改善。

另外情志也影响脾胃,七情之中“忧思”伤脾,比如孩子过早的入托儿所,家庭父母离异,婆媳关系紧张等都影响孩子脾胃吸收。

——

体内湿气重,皮肤长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如果孩子脾胃虚弱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吸收慢,无力排出废物,长期堆积在体内,则非常容易形成痰湿。

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处于虚胖的状态,就是看上去很胖,但一运动就喘,就出汗。

除此之外,湿气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湿疹等 各种皮肤问题,这也是困扰家长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根源在于脾胃。

——

咳嗽缠绵不愈、体质差、易感冒

当脾(土)不足时,肺(金)自然也出问题。肺的抗邪能力就差,往往风一吹,天气稍凉,孩子就感冒,接着往下走,开始咳嗽,咳嗽缠绵不愈,甚至持续两三个月。

这个时候,家长往往特别着急,买各种所谓的“止咳药”,拼命的给孩子服用,其实,你要知道,脾胃虚弱才是导致孩子咳嗽好得慢根本原因。

乱用药也伤了孩子脾胃,导致孩子没有胃口,吃下去吸收不好,没有营养没有抵抗力。

脾胃虚弱的孩子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8是孩子大便不好,或稀或干,一阵腹泻,一阵便秘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还有脾虚的孩子吃饭不好,挑食,对某些食物特殊喜好,比如甜食、奶油等,其实也是脾虚的特点,中医认为脾五味对应的是甘,甘味是一种淡淡的甜,但绝不等于甜食,甜食吃多了滋生痰湿更容易困脾,所以脾虚的喜甜只是一种错觉。

以上文字摘自《罗大伦育儿》

最后就是脾虚 的孩子没有胃口,主要是味觉丢失,吃什么都味同嚼蜡,吃什么都不香,即使你做再好的食物,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喂食,不要在孩子脾虚的时候,做一桌子丰盛的大餐,只会让你很伤心,情绪不好也影响孩子。

说了这么多,孩子脾胃虚弱,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正确认识孩子脾胃是好的开始的第一步,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某几条,就可以判断孩子脾虚,在平时喂养时坚持少食喜原则,循序渐进,不可追着喂食,也不可给孩子大补。

关于孩子喂养,最近引起巨大争论的是关于孩子能不能喝粥,这个丞林已经写过文章对张某宏进行了反驳:张文宏丨不建议孩子喝粥,在饮食上,我们不是太“左”就是太“右”!

其实对脾胃虚弱的孩子建议喝粥养胃,因为你进补没用,小米粥最养脾气,待孩子脾气养起来,再适当进补,当然喝粥并不一定只喝白粥,可以加点健脾益气的食材比如莲子、芡实、山药等根据滋补脾胃。

丞林按:其实脾胃虚弱是最适合推拿调理的,但目前小儿推拿比较鱼龙混杂,许多家长不能掌握其手法要领,推拿手法太重,往往起不到补的效果,反而是在泻正气,另外穴位直接讲究配伍,千万不要认为推推某个穴位就治什么病,没有这么简单,家长可以选择专业推拿馆调理,或者关注本公众号,学习专业小儿推拿育儿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