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的太多,我们知道的太少
- 你看到了这个世界,而并非如此 -
我们知道的太多,我们知道的太少
“知道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早已经扎心了无数人,和那句“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的话一起成为了太多人口中的“经典”语录。
我们确实知道很多,可我们确实知道很少。
当我们谈及“知道”的时候,我们所认为自己知道的,是不是真的确实是我们所知道的,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否属实,或者仅仅只是我们的主观认为,如果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针见血的。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这件事,我们在接收到这个判断时,默认了前提条件是正确的,因而后面的结论会让我们对整个命题产生困惑,感到费解,可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质疑过前提条件是否客观属实,而妄加自己的判断。
如果彻底改变前提条件,原来繁杂的解释一下子就会变得简洁起来。“就是做不到”,其实说明道理并没有懂,“道理都懂”的前提条件如果换掉,才能合理解释。因为道理没有真的懂,所以也没有做到。只不过是,主观认为自己懂罢了。
我们很容易这样,总认为自己知道很多,甚至认为自己懂得很多,而一生却做不好一件事。只是,我们真的知道了什么,却很少有人去追问和凝视自己。我们确实知道很多,可我们确实也知道很少。我们并没有懂得。
我们生活在主流媒体宣传信息的社会环境当中,难免会受其影响。
传播学者埃吕尔指出,现代化把效率放在了第一位,对终极价值缺乏关心,必然导致宣传盛行。而大众社会中的普通人,虽然具有基本的文化,但是缺乏判断能力,追求标准的生活方式,追求“正常”的生活和思想。同时,宣传是有组织的群体所使用的的一系列手段,进行心理操纵,使大众中的个体达到心理上的一致。
埃吕尔所说的宣传并不是简单地使人接受某个观点或采取某个行动,而是影响人所在的环境、通过间接的方式改变整个群体,使个体不得不成为宣传的牺牲品。
很多听到的,很少做到悟到的
我们知道很多听到的道理,却知道很少做到悟到的道理。我们听到的道理基本上都来自于外界的宣传信息,寻常的情况下,我们都会接受这些信息传递给我们的东西,而鲜少质疑。当然,在宣传概念面前要保持中立是很困难的,这就像我们难以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样。
只不过,我们总是在信息流当中获取自以为正确的道理,我们,一直都在通过信息流来认识这个世界,却鲜少有自己的独立认知和思考判断。当外界充斥着各种信息的时候,我们会轻易地被影响,并且听取那些传播效果好,有影响力的话,因为那些话语听上去好像都极有道理。
而我们更会继续因为极少的认知,越来越难以去辨别而轻易听取外界的观点,埋藏自己的想法不作过多的思考。加上我们很少去为自己持续地做很多扎实的事情,没有办法在行动当中产出自己的独立认知,尽管我们听取了别人相关的道理,却依然没有真实而贴切的作用,只有在自己的行动中产生了认知和体悟,我们才能够量身取用于自己往后的生涯当中。
很多别人声明的,很少自己证明的
我们会听到很多别人的声音,在生活事无巨细的各个领域,他们给我们传播各种言论,对于人生的各种难题,也给予各种有哲理风范的警世箴言,而这些总是来于他们各自领域的成就感悟,他们在以自己的行动发声。世界很大,是他们为我们发了声,而我们往往默不作声。
我们很少能够为自己做出属于自己的行动,为探寻自己所擅长的事物而付出真诚的行动。甚至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默默地按部就班于体制化的社会,无动于衷。不曾想过为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以之证明出属于自己的行动箴言。
很多与我们无关的,很少与我们有关的
道理有很多,我们听到的也很多,而社会传递给我们的,有极大一部分信息,是浮躁风气当中的诞生物,属于虚浮的外在信息。它们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钻进我们生活的各个时间缝隙,进行潜移默化的粗暴传播,而我们在其中不知不觉地知道了很多。各种娱乐明星八卦,灵异秩事等等与我们无关紧要的信息成了生活当中比重极大的谈资······
关于我们个人成长的事物,那些真正与我们有关的事物,我们却仿如事不关己而不做丝毫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因此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历练去尝试和实践。因为那些真正和我们有关的事物,往往看上去枯燥无味,令人趣味寡然,也绝对没有及时反馈。我们,更喜欢及时行乐,哪怕与自己远远而无关······
很多虚假而无知的,很少真实而笃定的
外面的世界,如我们所见,却并非真实。
李普曼曾在《民意》中,对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世界和人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进行了区分。并指出因为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是真实的东西,只不过是利益群体利用大众媒体制造出来的虚假环境。
因为我们总是疲于生活,关于世界的真实认知,我们并没有意识去进行更新与提高,当外界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宣传信息时,我们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和能力去为自己做判别,甚至信以为真,而忽略世界背后的真相。
世界喧嚣而繁杂,什么才是应该知道的,我们需要更加明晰,才不致于被其裹挟。生活中的大量的信息,其实如同一种负担,也需要我们在意识当中进行断舍离,还自己以笃定和真实,留下真正和我们有关的重要的东西。
我想,我们更需要问问自己——你所知道的“多”是不是从你身上来的,是不是属于你自己的。
我们知道的太多,我们知道的太少,多至我们纠结迷惑一辈子,少至我们终究做不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