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⑧春秋霸政的情况
《史记》所称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是五位武功强盛的君主。其中宋襄公昙花一现,武功不彰;秦穆公称霸西戎,东向为晋所阻,对中原事务少有影响;楚庄王则始终是诸夏之敌。就政治上来讲,霸政是一种国际体系,其依托在一领袖国家而非一领袖君主,所以春秋霸国只有齐、晋。霸政源自当时恢复政治秩序的普遍愿望,其本质是重建一个有威望的领袖以应付时艰,所以霸政的号召是“尊王、攘夷、禁篡弑、止兼并”,这也可以看做周朝国道的复活与延续。
进入春秋之后,第一个起来谋霸的是齐桓公。齐国初封即是周朝在东方的重要支柱,其地位临海又得鱼盐之利,所以国势一直不衰。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同年用管仲为相大兴改革,齐国国势遂大张。前681年,宋国内乱,齐桓公邀宋、陈、蔡、邾五国在北杏,即今山东东阿盟会,以商议平乱。在北杏之会上齐桓公被推为盟主,春秋霸政自此始。本来只有天子有资格发起诸侯盟会,也只有天子有资格做盟主,现在天子的位置就由霸主所继承,西周的王道遂变为春秋的霸道。齐桓公称霸后,先后发起会盟15次,组成了以齐、鲁、宋、卫、曹、郑为核心的诸侯联盟。齐桓公率领此联盟,北向攻山戎救燕,南向攻楚救郑,重建被戎狄攻灭的邢、卫两国,武功事业皆为后人所称道。
齐桓公一生功业可称,惜其暮年昏聩,信用宵小,死后齐国即爆发内乱。前642年,宋襄公会盟诸侯拥立齐孝公,然后亦图称霸,至前638年,泓水一战为楚所败,霸业遂成泡影。在齐桓公称霸东方之时,中原的晋国亦开始兴起,至晋献公时国势已大张。献公死后,晋国亦内乱,晋公子重耳流亡外国,很得齐桓公、宋襄公的礼遇。前636年,重耳借秦国之助返晋夺权,是为晋文公,次年即伐戎狄,平宗周内乱。至前632年,晋击楚救宋,大败楚军于城濮,文公遂称霸。晋国居四战之地,北有戎狄、南有强楚,非谋霸不足以自存。文公以后,襄、灵、成、景、厉、悼、平七世晋君皆曾会盟诸侯,久居霸主之位。晋国南向遏止楚国扩张,北逐戎狄,领土向北、东北扩张,至与齐国隔河相望。
楚国虽败于城濮,但争霸之心未泯。前597年,楚庄王败晋于邲,楚国声威大振。此后中原地区就形成晋、楚争霸的形势,至前575年,晋国败楚于鄢陵,楚国声势始衰。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与晋、楚两国执政友善,遂约各国掌权大夫于商丘会盟,议定晋、楚两国平分中原霸权,史称“弭兵之会”。弭兵会后,楚国始融入到华夏诸国的政治体系中来。而其时吴国亦渐强盛,至前506年,吴王阖闾攻克楚都郢。楚昭王虽借秦国之助复国,而楚国元气亦大伤。前496年,阖闾伐越败死,至前494年,阖闾子夫差遂灭越。越王勾践被俘,卧薪尝胆,至前473年灭吴,复越国,此已在战国之世。
在春秋之初,华夏诸国的政治秩序陷入混乱之时,戎狄势力的威胁是很大的,所以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春秋霸政的最大意义就是存续了中国的农业文化,而且还更使其向外传播。在春秋之初,所谓中原华夏之地,不过是西起渭水,东到海滨,北抵太行,南至淮汉,沿黄河的一条狭长区域。到了春秋末页,华夏诸国的政治圈南已至长江流域,北及河北、山西北部,西达甘肃。在此区域之内,农业区陆续扩大、充实,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日渐广泛,为春秋至战国的社会转变奠定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