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个体差异
空中漫谈
同样的食物、同样的份量,不同类型的人吃了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畜牧地区的人,饮食以肉类、乳制品为主食,身体经过长期演化已经比较适应,虽然总体癌症、骨折等慢性病比例较高,但得慢性疾病的风险比从农耕地区的人去的人低。这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农耕地区的人身体不适应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到了牧区得病风险很大。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彭鹏到蒙古国以后2年就得了胆结石回国做了手术,不久又得了卵巢癌。我有个亲属酷爱乳制品,有乳腺结节,以后眼睑上又有不明原因的肿块,医院无法确诊治疗。我的家人和亲戚中还有多个酷爱乳制品的人分别发生了髋部骨折和脚部骨折,乳腺结节、在美国无法治愈的皮肤病。我猜想这些都与他们的饮食有关。
世界上髋部骨折率最高的是北欧、北美、新西兰等牛奶消费多的国家,我身边喜欢喝牛奶的老人好几个都髋部骨折。这在50年前的中国和现在没有乳制品的地区极为罕见。夏绿特·葛森本人也未能幸免,她讲课时说可以喝有机酸奶,晚年自己也髋部骨折,卧床几年后不幸辞世。
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要避免动物性食物、油脂和人造化学物质就可以了。曾任英国地质部总工程师的简·普兰特和她的60多位病友避免乳制品以后都治好了自己的乳腺癌。我转载的上千个约翰·麦克杜格尔和乔尔·福尔曼等营养疗法医生的成功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手术和化学药物只能暂时抑制疾病症状。健康饮食可以修复全身受损的血管内膜,让已经坏死的毛细血管绕道新生,重新密如蛛网,这些在大量临床病例血管造影对比影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对抗疗法无法做到的。血液循环改善可以使被有害物质抑制、扰乱的内控系统逐步恢复正常,各种慢性疾病也可能逐步自愈。
我曾亲眼见到心肌坏死、血氧降到70%,濒临死亡的患者,避免动物性食物后第二天血氧就恢复到99%--100%,一周后能下床自主上卫生间,一个月后能到走廊上去散步。我也见过几天不能吃饭,对肉汤都难以下咽的人,喝了蔬果汁以后2个小时就能坐起来谈笑风生,原来每天吃中药、睡前用热水也烫不热的脚,当夜就温暖起来。这些也是对抗疗法无法做到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迷信现代医学,迷信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营养品,不相信植物性食物是更好的营养品,不相信营养能恢复人体自愈能力,不相信人体自愈能力是比药物、手术更有威力的治疗手段,不愿采用这样一个健康、安全、高效的方法,一直在迷雾中痛苦地挣扎,大多数不到现代医学山穷水尽之际不愿认真考虑其他选择,有的甚至至死不悟。
动物性食物在代谢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富含多种消化酶的唾液、胃液、胆汁、胰腺液、肠液等,成年人每天分泌8升左右。老年人分泌这些消化酶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如果还吃大量动物性食物,在没有足够的消化酶的情况下,这些动物性食物会从营养变成有毒有害物质,不但不能增加身体能量,反而会成为危害身体的负能量。
正常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正常分泌一氧化氮,增加血管弹性,保持血管内壁光滑,血液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这样的人吃少量动物性食物,就像在人体正常皮肤上撒上点盐,不至于对皮肤造成严重伤害。动物性食物和油脂不超过总热量的5%,不至于增加癌症风险。所以有些高龄老人经常吃点动物性食物也无碍健康。
对于血管内皮细胞已经受到几十年损害,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很多地方的血管堵塞一半,血液黏稠、血液循环不畅,毛细血管堵塞导致骨骼坏死、肌肉疼痛,血脂、血压、血糖、尿酸、肌酐、同型半胱氨酸、尿蛋白等肝肾和内分泌生化、物理指标不正常,有心脑血管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人,如果再吃动物性食物、油脂和人工化学物质,就像在已经破皮、溃疡的伤口上撒盐,哪怕一点点也会进一步损害已经伤痕累累的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液循环进一步恶化,浑身不明原因的疼痛,甚至触发中风、心脏骤停等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有慢性疾病的人好比一个装满油的瓶子,再加一滴也会溢出来。身体正常的人好比半瓶油,再加一勺也不会溢出来。如果他们看到有些高龄老人每天吃动物性食物也没事,以为自己也能象他们一样吃,只会把自己带入进一步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歧途,走进死胡同。这时候对大多数人有益的平衡饮食对他们就变成了害人饮食。埃塞斯廷的《预防和逆转心脏病》一书第5章的标题就是“适量”置人于死地。
双盲实验的假设前提是人体没有个体差异,前提有缺陷所以难以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果。医院领导负有医院经济效益的责任,经济利益会影响医院的动机。利益关系也会影响学术单位研究的公正性。
虽然坎贝尔营养学关于过量动物性食物是产生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植物性食物最有利于人类健康的论断已经得到科学界有识之士的公认,但还远没有形成社会共识,产业利益集团对此表态谨慎。象查尔斯王子、克林顿、米歇尔·奥巴马那样公开支持的政治家屈指可数。社会上出现笼统宣传“牛奶、鸡蛋富含优质蛋白,有利健康”,以及“猪油可以冲碎胆固醇,治疗心脏病”等违背客观实际,误导大众消费的现象也不足为怪。
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比很小。不同饮食习惯是导致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85%以上的人血脂超过2.1—3.7这个最有利于健康的水平。在朝鲜死亡的年轻士兵尸检发现,90%的人都有动脉粥样硬化显现。过量动物性食物、油脂、合成或提纯的化学物质身体无法代谢,会扰乱和破坏身体的内控系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我觉得个体差异主要是内控系统紊乱程度、新陈代谢能力差异和血管内皮损伤差异。
已经有慢性疾病的人,说明身体已经没有能力进一步代谢动物性食物、油脂和人造化学物质,全身的血管内皮细胞已经伤痕累累,疼痛是它们发出的无声抗议和呐喊,在提醒我们警觉,这时千万不要再在伤口上撒盐,做进一步危害自己身体的傻事。
很多老人常年浑身疼痛,有的甚至痛不欲生,终年四处求医,无法确诊,只能用安眠药、止疼药。很多人得了红斑狼疮等皮肤病、过敏性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自体免疫性疾病,还有免疫风暴,只能用激素抑制剂降低人体免疫功功能,这些措施可以救急于危难之时,不可长期使用,因为它们本质上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饮鸠止渴,不但不能消除病因,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新的伤害,增加骨骼坏死、癌症等风险。
大量案例证明,营养疗法可以使身体紊乱的内控系统恢复正常,各种慢性疾病都可能自愈,身体健康可以得到整体改善。让痛苦的症状消失是目的,确诊不确症是次要的,可以留待以后慢慢研究。一定要精确确诊才能治疗是医学削足适履、本末倒置的思想方法。
尝试饮食疗法没有什么可损失的,不会对身体造成新的伤害。如果避免了动物性食物、油脂和化学药物以后,不适症状明显改善,整体健康明显好转,可以增强进一步坚持下去的信心,直到彻底改善,把健康饮食从一种疗法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没有效果,也可以随时恢复原来的饮食。在医院治愈无望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一个拯救自己的机会呢。
对抗疗法和生活方式疗法本质上都是实验科学。葛森用逐个排除法以身试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食物,排除了不适合自己的食物,治好了自己的偏头疼。李宁先患严重心脏病,在医院无奈之际按照《医宗金鉴》的指导,逐个尝试各种植物对自己身体的影响,经过两年终于把自己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可能不同,加上三餐饮食、心态信念、情绪睡眠、运动休息等只有自己才能掌控,医生和其他人都无法代劳,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能由每个人自己承担。
韩启德说,各种疾病的《诊疗指南》是在大规模经验数据基础上建立的,只有概率性的指导意义。具体每个人是在这个概率之内还是在概率之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其他因素来综合分析决定。不问具体情况,不做多因素综合模糊分析,机械地按诊疗指南办,本质上是不敢承担责任、不负责任的行为。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陈云同志归纳的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是在大量经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开放的复杂系统的科学方法。
交换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一项输入参数。
比较是观察改变一项系统输入参数后,系统输出得出的不同结果。这里主要不是研究系统内部复杂的相互关系和微观上的直接因果关系。单因素细分精确定量分析法并不适合应用于复杂系统。
反复的本质是伟人在实践论中提出的,认识和实践检验的多次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研究开放的复杂系统的科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科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