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附细辛汤治腰背疼痛思路

麻附细辛汤,乃汉代名医张仲景的成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缩写。它是由中药麻黄、附子(今用制附片)、细辛三味组成。其立方意义为:病人平素肾阳虚,被寒邪侵袭,故出现精神不振,想睡而睡不着,是谓少阴病。而少阴病不发热,若出现发热的表证,则视为既有太阳表寒,又有少阴里寒。方中麻黄发散太阳的表寒,细辛温散少阴里寒,附子(附片)助阳温肾,通散表里之寒——是谓发表温经。然而,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观察,加味麻附细辛汤,治老年陈旧性腰背痛(有时放射到肩臂),效果十分满意。如有一年近八旬的老妪,患腰背刺痛三十余载,曾按风湿治疗数年,无效,亦采用针灸、拔火罐等法治疗,也不见效果;西医则按脱钙、神经性疼痛治疗,亦无效。笔者以为,此由腰肌劳损、日久受风寒侵入滞留所致,加之年老素体肾阳虚,故久治不愈。有鉴于此,笔者投以加味麻附细辛汤一剂,疼痛减轻,四剂病愈。

加味麻附细辛汤由以下九味中药组成:麻黄15g,制附片60g,细辛12g,桂枝12g,川芎15g,白芍25g,干姜30g,谷芽30g,山楂15g。

方解:方中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皆辛温之品,可发散风寒,又祛风止痛,尤以辛窜之桂枝,可驱除滞留之风,取其通则不痛;川芎乃血分气分两行之药,既可活血祛瘀,又能行气止痛。而腰肌劳损,乃因血瘀气滞,加之风寒侵袭,故持久刺痛;附片大辛大热,可温散停滞的寒邪,且兼壮肾阳,再加之温守之品的干姜的配合(俗称附子无姜不热),故可收温寒止痛之功;白芍乃苦酸微寒之品,既可协调营卫,柔肝止痛,又可节制温热之性,使之祛风温寒止痛而不伤阴;山楂、谷芽则可协同川芎散瘀行滞(山楂),更可养胃护胃(谷芽),盖因辛散温热之品有损胃的副作用。以上九味中药各尽其能,又相互协调,故可解除老年人陈旧性腰背疼痛之苦。

据笔者所知,时下有不少老年人患有陈旧性腰背疼痛病,医者不妨用上方一试。服本方值得注意的是:药必须久煎(水开后用文火煎熬20~25分钟),以不麻口为度。服药时,药汁以温热为宜,否则便会影响疗效。

出自: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28a5e9b0100ocf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