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王小波有一篇文章《不新的<万历十五年>》,说他那本不新的《万历十五年》是旧的好书,比当下新的烂书好。这本书好在哪儿呢?带着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很早就在中国出版了,王小波说他的那本是1995年第4次印刷的,而我这本是2017年7月第50次印刷的。目前它是当当网历史类书籍的第1名。由此可见,这本书多么受人欢迎吧。
本书作者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南开大学,曾在报社、国民党成都军校工作和生活过,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的教授和研究员。
本书总共320页,除去每章后面3、4页的注释,也就不到200页的小书,一天闲闲散散地就读完了。
本书为什么叫《万历十五年》呢?万历十五年是1567年,是皇帝23岁这一年,这一年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作者却说历史上看似平淡的一年,恰恰是以前和以后发生的大事件的关联点,恰恰是历史的重点。所以他以这一年为定点,写了几件小事和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分别是:一个万历皇帝,三个大臣申时行、张居正、海瑞,一个将领戚继光和一个哲学家李贽。本书总共七章,主要讲了六个人,除了首辅申时行用了两个篇章,其他人一人一章。
万历皇帝8岁登基,他是个聪敏早慧的皇帝,名臣张居正是他的老师,对他要求极为严格。他在10岁的时候显露出卓越的书法才能,并自此自矜,但是张居正警示他,自古沉湎于艺术的君王如陈后主、宋徽宗等,都朝政不修,最后往往可能成为亡国之君,所以便取消了他的书法课,只留经史课。
万历帝在张居正等大臣的辅佐中,渐渐感觉到“他之所以贵为天子乃是天意,天意能否长久保持不变则在于人和”,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万圣之尊,但是并不能为所欲为。相反,自己受到的束缚很多,可以左右的微不足道。渐渐对于朝局失去兴趣,以“无为而治”为借口,28年不上朝,消极怠政。
书中的两位大臣张居正和申时行都官至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两个在为政策略上完全相反,张居正是事必躬亲,刚正不阿,但也被人诟病为独裁专断;而申时行则是个和事佬,既要照顾万历皇帝的情绪,又不想引起官员的不满,左右逢源,但也难遂众人意。两位名臣虽忠心无二,勤勉为公,但最后的下场都是身败而名裂,让我唏嘘感慨。
海瑞是一名没有争议的好官员。论公正廉洁,他人称“海青天”;论直言进谏,他堪比魏征。但黄仁宇却评价他的一生: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武将戚继光在重文轻武的明朝应该算得上位高权重了,但是,相对于他在抗倭战争中的卓著战功来说,他所获得的功勋多少有些许心酸在其中的味道。他要有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需要仰仗张居正这种掌握重权的大臣的支持,但与张居正交好,随着张居正的覆灭,他的前途命运也受到毁灭。
李贽整个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在出世和入世,唯心和唯物之间踟蹰徘徊,他遁入空门亦不得解脱,最后以剃刀自刎。哲学家不是因为看清了这个世界而心若止水,反而是因为看清了这个世界而绝望!
本书当然不仅仅在讲这些人物的宦海浮沉和命运波折,还涉及到儒学、佛教、军事、哲学等多领域的知识,而这些多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恰恰表达了作者的“大历史观”,那就是用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非道德的角度。
而作为读者的我,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看历史的要有多角度。
前不久,我看妮妮历史卷子上有一道题,问的是从三国到西晋再到南北朝这段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我想的是,魏晋南北朝只有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经历了这么多朝代的更叠,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少不了战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得出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问历史老师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历史老师说我这样答算一种角度,也可以答“天下形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豁然开朗:我是文学角度,历史老师是历史角度!